而完颜长之脸上到没有露出任何的喜悦之色,而是背对着土山,趁着这个机会,仔细观察着火炮的特点和杀伤力,同时还再计算火炮的发射数量。
等金军全都逃离了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后,宋军才停止了炮击。完颜长之又命众人再等一会儿,因此又过了近半个时辰,才命人从土山背后转过头去,果然城墙上的宋军都以收兵了。而连架在城垛口的粗大铁筒也都收了回去。
这时完颜长之才下令,众人一起离开了土山背后,返回金军的大营,同时在路上又认真观察火炮打到最远的地方。
回到大营之中,完颜长之到没有责备逃跑的士兵,反而对他们好言安憵,只留下守卫的士兵,让其他人去休息。同时又立刻命人去查点损失。按照不少金兵金将的想法,这一次只怕是损失惨重了,少说也会有大几千,甚致上万也不是不可能,那知一去查点,竟然发现全军的伤亡还不到两千,只有一千七百二十三个人。
查点损失的人还以为是自己算错了,然后又认真的再复察了一遍,结果竟是千真万确,只有一千七百二十三个人。
当计查损失的人员把这个数字告诉完颜长之的时候。完颜长之到没有显出任何的怀疑表情。因为他当当时在土山背后以经看得十分清楚,这种“喷火铁筒”的实际杀伤力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而且在回营的路上也观察过炮击之后的痕迹,杀伤范围也就在二三仗之间。
同时完颜长之也计算过,从自己下到土山之后,宋军一共对金军的阵列炮击了三十七次,再加上先前没有统计的炮击,大约在七十至八十次左右,这样算起来,一炮也就只能打死二十人左右,这还是在人员密集的情况下,如果士兵们散开之后,损失还要小一些,因此宋军的这种“喷火铁筒”除了距离打得极远之外,其余的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怕。
但怎样才能让士兵们消除对“喷火铁筒”的恐惧呢?完颜长之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第64章 火炮的弱点
“什么,只死了这么少的人?这是真的吗?”当完颜长之将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出示给众将看的时候,果然众将的第一反应就是难以置信。但最终的结果就摆在眼前了,又让人不能不信。因此整个大帐中立时响起了一片议论的声音。
完颜长之伸手在空中作了一个向下虚按的姿式,示意众将都安静下来。很快大帐中就又静了下来,完颜长之这才继续说道:“诸位想想,昨天一战,我军的实际伤亡只有这么少,这说明什么问题?”
听了皇帝的问话,大帐中立时又是一阵沉默,每个人心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又都不敢轻易发言。好在完颜长之也没让他们久想,立刻自己接了下去,道:“这说明,宋军的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并不大。”
他这句话一说,整个大帐中又再度响起了一遍小声议论的声音,尽管刚才完颜长之列举的伤亡数字是事实,但毕竟昨天每个人都亲眼目暏了那惊天动地的动静,这种震憾还留在毎个人的心理,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并不大这个观点,谁都转还过这个弯来。
其实完颜长之心里也清楚,想让将士们一下子就消除了对火炮的恐惧并不现实,但总不能任由这种恐惧就这么蔓延下去,只有一天的时间,在军营中以经有“宋军有‘喷火铁筒’我们根本不可能打蠃宋军”,“这次南征一定会失败”等等流言传开,虽然还只是一开始,但如果放任不管,过不了几天,就会传遍全军了。
完颜长之虽然是大金的皇帝,但毕竟是武将出身,深知军队不同于其他,面对这种情况,靠皇帝的权威来强行压制,只能适得其反,弄不好还会酿成兵变,只能慢慢疏导。因此才首先招集众将,希望首先能够消除他们对火炮的恐惧,然后再慢慢去开导下面的士兵们。
完颜长之接着又道:“朕的意思,并不是这种武器只是徒有虚表,而且朕也承认,这种武器的打击范围远,破坏力也不小,可以打塌土山,打开城门,从这几方面来看,它确定要比过去的三床弩、轰天雷、霹雳弹这些武器都要强得多。但这并不表示,它就是不能战胜。你们想想,昨天我们一共才阵亡不到一千八百人,但是那一次攻城战,我们在靠进城墙之前,不会损失近千的兵力,如果我们能够顶住这些损失,推进到城边,展开攻城战的话,这种武器也和其他的远程武器一样,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你们不要被它巨大的声响和破坏力吓住,就以为宋军只要有了这种武器,我们就必败无疑了。”
顿了一顿,完颜长之又道:“你们想一想,如果这种‘喷火铁筒’真的是不可抵抗,那么在我们南征开始,江淮战场上也一直没有使用,直到杨炎去救援江淮,在进攻安丰军时,宋军才第一次使用这种‘喷火铁筒’,而宋军有了这样的利器,那么南宋又为什么不主动进攻我大金,而是被动的等着我大金南征呢?”
在场的众将也都是身经百战的人,还有不少都是会宁寺的弟子,见识和心智都要比一般的士兵强得多,同时也有比较明智的判断力,而且完颜长之并没有刻意去贬低火炮的威力,而是在正确的分析火炮的特点,肯定火炮的优势,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再加上昨天在战场上完颜长之正定自若的表现,也增加了他的说服力,因此在听了完颜长之的分析之后,众将这才觉得非常有道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