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提议,还在为家里劳动力不足发愁的比拉的母亲欣然同意,她对于这些救了她全家,又给予他们新家和舒适生活的“异界人”一直保持着最大限度的信任。尤其是村支书的许诺——让孩子们读好书,识字后,将来甚至有机会可以去大城市甚至是大门另一边的中国工作和生活。
读书识字这些本来就和山村村民一词毫无关系的内容,是只有富人和贵族阶级才能享受到的东西,现在免费赠送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摆脱自己终日面朝黄土背靠天劳作的命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何况知识带来的好处,他们都已经见到了——村里的施工队的挖掘机,农业队的拖拉机,播种机等等,原先无数劳动力劳动数日的工作量,这机械玩意儿只要几个小时就解决了。
“这些机械都是只有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能建造和操作的。”
——新村村支书
于是,村人对于孩子们上学免费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再无意见。村支书也感叹——比起国内来说,这里的村民实在是太听话了,非常好管理。
在现代化商品社会的冲击下,这些有了点钱的村民最终还是没能忍住诱惑,开始从小卖部购买各种产品,从零食到一些台灯之类的小家电,不过,他们自己的收入也成了制约的因素之一,看着那些标价10个金币的平板电视机,所有人都望洋兴叹。
当然,这座村子远远没有建成,村民们自己所占据的建筑不过是整个村子所有建筑三分之一的空间,另外一半的建设也始终没停下,只是,劳动力还是需要村里来出。
在农业技术员和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下,村子里大量的劳动力也闲置了下来,于是村支书像个包工头一样将一摞合约放在村民们面前,表示接下来的建筑工作,是雇佣制了,由施工方提供报酬,让村民去工作。而且有他这个村支书在,没有人敢拖欠工资,只有一点,必须遵守纪律,不能迟到早退,否则就会扣钱。当然,这对这些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月的村民们来说,参加建筑工作已经是一种比较习惯的事情了,于是他们就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穿上了那套蓝色工作服,带上了黄色的帽子,成为“新村”第一批农民工,开赴隔壁的建设工地。
有了这些额外的收入,村民们的生活开始更加丰富起来,小卖部的东西也开始不再积压,甚至当某一天,第一台电视机被卖出去,几乎成了全村的节日,在第一户人家安装好了电视天线后,几乎全村的人都来这里一起看电视,尽管只有一个频道。
随着这个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开始广播汉语新闻,播放大门两边的实地消息,那些已经学了很长时间汉语的孩子们充当翻译,村民们也是第一次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看着原来的卡洛城,现在的天启城那个热火朝天的工地,飞速行进的列车,天空中遮天蔽日的飞艇,帝国传说中的那些大贵族,在中国官员面前一副如坐针毡的样子,引得村民们一阵发笑。
全村人在电视机前面几乎站了一整天还不愿意离去,直到村支书气的跑过来提醒他们上工……
其他的建筑修建也很顺利,这座“新村度假村”很快就开始投入使用了,第一批住进来的都是老人,他们大部分是在这里工作的战士和工人的家属,作为养老福利,开始在度假村定居下来。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老人,对于大城市的拥挤和污染很不适应,但是到了这块恬静的度假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环绕的地方,反而感觉十分适应。在专门划出来的采摘林里,这些老人吃着这里纯天然没有任何基因改良和使用激素化肥的“健康水果”,纷纷表示——这玩意儿咋那么难吃呢?
度假村也立即招募了村里的妇女来担任清扫卫生等工作,让村子里每一个人都劳动起来,提高他们的收入,让第二台,第三台电视机进入村民家中。
转眼时间过去了1年半,村民们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一天都过得很新鲜,每一天都有新东西进入他们的生活。
比拉也在看着这一切的变化,此刻他正身穿浙江义乌产的运动裤和运动服坐在教室里,兜里还藏着巧克力和糖果,生活质量的提高,让这些人一个个都满面红光,精神饱满。比起一年多前,中国人来到前的那些吃不饱饭,骨肉如柴的孩子们,简直是判若两人。
只是今天上课后,比拉和另外几个孩子被叫到了老师办公室,在这里,老师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天启大学附属小学开办了,新村小学则选择了他们几个学习最好的学生去那里继续“进修”。
得到了消息的比拉异常兴奋,但是也很矛盾,这是他第二次外出——上一次是被帝国军押着离开的,只是想起要抛下母亲,远赴千里之外的城市求学又有点犹豫了。
当他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发现村支书也正在他家做他母亲的工作,而他的母亲,一位度假村的清洁工,毅然同意了比拉的“进修。”——没有母亲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的。当天晚上,一家人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在全村人的送行下,比拉和3个小伙伴就在村支书的陪伴下坐上定期班车,离开了“新村。”前往a03车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