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扬州都督府长史房仁裕听到属下来报,扬州码头外出现了一支舰队,他忙带上属官来到了码头观看,当看到随风招展的狄字大旗,不用说房仁裕也知道是狄风来了。
上次张晓光来扬州把漕运班子建了起来,房仁裕借机一纸上书可是没少得到圣人的赞誉,漕运的主意是狄风想的,功劳却被自己抢了,房仁裕对狄风除了满意之外还多少有些感到愧疚。
他早有想结识狄风当面致谢的意思,如今的机会正好合适,房仁裕忙命人,驱散码头的闲杂船只,准备了酒宴以迎接狄风的到来。
狄风的舰队船只众多,扬州码头是没办法全部停靠的,狄风只好把舰队留在了江面,自己带着田阳明等人,坐了斗舰靠近了扬州码头。
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算
豆青色的江水拍打着码头的条石,条石之上那被缆绳磨出的深痕显示着岁月的久远,虽然房仁裕已经驱离了码头附近的商船一击岸上的商贾、挑夫,但刚刚靠近码头狄风就听到了远处集市传来的叫卖声,人声鼎沸嘈杂异常,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久闻狄刺史青年才俊可称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所传非虚……”房仁裕说着场面话抢先一步迎了上来。
面对这个实权人物狄风自然不能托大,他也忙紧走两步迎了上去,抱拳道:“房伯伯言过了,小侄早想拜见房伯伯但路途遥远加上繁务缠身一只不能如愿,今日此去辽东更好路过房伯伯的治所,便借了这个机会冒昧靠岸,未能提前约报倒是小侄失礼了”,论起官职狄风要低出房仁裕许多,所以狄风在靠岸之前就换了便装,一见面就以子侄自居,为的就是避开官员身份见面的尴尬。
房仁裕出迎本就不合规矩,要不是感激狄风送给自己一份功劳,还附带着重礼,他一个堂堂正三品怎会迎接这个四品的下州刺史,此时一见狄风一身便装口称小侄,心道:“此子如此会做人,还知道给老夫留个台阶下,不错!不错!”,他便也换了口气道:“贤侄不要多礼,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到府衙一叙”。
狄风随着房仁裕一路去往都督府,沿途所见让狄风赞叹不已,隋炀帝建造的大运河给扬州带来的巨大的商机,“十里长街市井连”果然名不虚传,扬州的集市就沿街布设,并与十三处里坊贯通相连,具有异域风情的胡人商馆比比皆是,其繁荣程度不在长安之下。城内水道纵横青砖绿瓦的建筑影印在水面上比长安更多了一丝江南风韵。
一只都以为宁州发展的不错,如见一看到这真正的富饶之地,狄风这才知道自己有些夜郎自大了,随行的石头和五虎已经被街上时不时见到的碧眼胡姬看花了眼。光顾着左盼右顾的看人了,几次都差点踩到狄风的后脚跟,被狄风回头狠狠瞪了一眼这才有所收敛,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没见识。就连一项自持见多识广的田阳明都忍不住不顾仪态的四下张望。
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跟村妇进城似的,狄风对着房仁裕尴尬的一笑,房仁裕不以为意的笑着道:“无妨,别说你们,就是老夫初到扬州也是这般模样。←百度搜索→要不是老夫年纪大了需要落叶归根,这扬州看不够的风景老夫都想埋骨于此。”
一听房仁裕话里有话,狄风担心漕运有变忙问了一句“房伯伯老当益壮在这扬州任上再****个十几年不成问题何来落叶归根一说?”
“唉!老了,老夫自知命不久矣,这致仕的折子已经递了上去”,房仁裕说着看到狄风面带忧色,知道他是担心自己走了漕运的事会出枝节,便补充道:“你莫要担心,关于漕运已经过了三省,老夫为此还受到了圣人的赞誉。还有老夫保举了你接任扬州刺史,不过能不能成还待商榷”。
“小侄谢过房伯伯的保举之恩!”狄风忙施礼言谢,心里却暗暗琢磨“这么大的事,自己却毫不知情,看来有必要在长安打通些关节才好,省的以后有什么变故自己却还蒙在鼓里,不过这扬州是不奢望了,能来这里为官的不是挂着宰相就是任满之后准备提宰相的,自己这年纪是不可能走到那一步的,房仁裕应该也看到了这一点。保举自己不过是卖个好而已,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最后说出还待商榷这样的话来”。
“莫谢,老夫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不过你要真的想来扬州。老夫给你指条明路,你可以找英国公李绩提前打个招呼;
扬州大都督的职位一直空缺,据老夫推断应给就是留给英国公的;
此次征讨高句丽只要英国公不出差池,这个扬州大都督应该就是他的了,英国公受圣人器重,你与他只要打好关系。求个都督府长史应该不难。
能来扬州在依托大运河的便利,这漕运就万无一失了,贤侄啊!老夫此番所说不完全是为了你,也是为了老夫自己,漕运一成如此利国兴民之举,老夫就算死了也能被史官记上一笔”。
没想到房仁裕说的如此直接,当时让张晓光把漕运的计划告诉房仁裕,一是为了卖好给房仁裕,把他和自己的漕帮拴在一起;还有就是狄风不想让自己在庙堂诸公和李治、武则天的眼中占据重要位置,因为不管哪一方拉拢自己,自己投靠或者不投靠都会得罪一大堆人,狄仁杰说的对,现在局势不明自己还是置身事外的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