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娘话音刚落,一名护卫匆匆赶来,护卫到了十三娘面前,躬身施礼后就凑到十三娘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十三娘听完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忍不住追问了一句“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侍卫回答。
十三娘从新看向海面远方,喃喃自语“耽罗!他去了耽罗!哼哼~~那,我也去耽罗!”十三娘说完,回头对着管家模样的人再次说道:“我不但要码头,还要打造自己的船队,这些你马上去安排,不管花多少银子也在所不惜。”
管家走了,十三娘又转向护卫道:“你马上派人回宁州把这个消息通知赵灵儿,并告诉她船厂的新式战船要抓紧打造,银子不够我来出,船打造好了,就让林之欢派人送到这里来。”
看到护卫转身就要离开,十三娘想了想又叫住护卫“等等,还有一事,你再把咱们的人撒出去打听一下,看看附近海域可有海盗出没,有多少、他们的据点在哪里都要给我打听清楚”。
………………
再说宁州的赵灵儿接到十三娘的消息时已经是五天之后了,看了信鸽带来的关于狄风的消息,赵灵儿高兴的同时又不由的担忧起来,高兴的是狄风平安,担忧的是宁州有了变化,不知道狄风知道了会怎么样。
前些日子朝廷突然下了旨意,黔州大都督李子和病逝,周王李显封黔州大都督遥领黔州,而自己的大哥赵宇出任宁州刺史。
大哥赵宁抢了郎君的位置,这让赵灵儿既是生气又是无奈,虽然赵摩已经跟赵灵儿解释过了,这样的安排很有可能是等狄风从辽东回来会回长安另有重用,但赵灵儿还是希望狄风能留在宁州,这里毕竟还有狄风的产业,最关键的是这里是自己的家乡,她可不想远离父母跟着狄风去长安。
更何况赵灵儿经过这一年的磨练早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她心里清楚得很大哥能来宁州上任,必定是自己阿爹赵摩打通了关节的结果。
于是赵宁来了宁州后,赵灵儿就没给大哥好脸子;宁州别驾吴大友和县令吴潭都是狄风的人,如今狄风不在,他们就以赵灵儿马首是瞻;宁州的主要产业又都攥在赵灵儿的手里,如今宁州的赵灵儿就是幕后的土皇帝,刺史赵宁被完全架空了。
面对使小性子的妹妹,赵宁是满心的无奈,他又不好真的去从妹妹手里抢权,于是赵宁干脆就做起了逍遥刺史,权力全部下放,大小事务都由下面的人做主,反正妹妹打理的宁州井井有条,有妹妹在何必自己亲力亲为?赵宁倒是落得个轻闲,每日不是游山玩水就是请客饮宴,生活倒也滋润。
而赵灵儿却忙的脚不沾地,狄风的生意需要她来打理,宁州官府的大事小情会来找她请示,个个商行也认她做了盟主,可以说除了漕帮,宁州都是赵灵儿说了算,赵灵儿已经接替了狄风成了宁州百姓口中的新任“董事长”,这倒也让赵灵儿越来越有了女强人的风范。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乱
宁州百姓公认的狄风有两个老婆,一个是丑儿姑娘。一个是赵灵儿姑娘。他们每年都会从宁州产业中拿到不菲的分红,狄风、丑儿、赵灵儿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现在的宁州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对着宁州百姓说你认识宁州刺史,他们会毫不在乎,宁州刺史在百姓眼里狗屁不是;但你要说你认识宁州集团赵灵儿董事长,百姓会肃然起敬对你高看三分。
“董事长,听说咱们还要赶造大船,这是真的吗?”船厂管事带着一帮工匠围住了正赶来船厂视察的赵灵儿七嘴八舌的问着。
粮食收完了,租赋也交过了,现在正是农闲的季节,如果又要赶造大船,那就会有一比客观的“加班费”,这是狄风立下的规矩,加班就要给钱,谁不想多点收入呢?
“嗯~”赵灵儿点头称是,然后对着众人说道:“这次工期紧,需要的材料也多,船厂需要大量的木材和工匠,你们赶紧去通知亲朋,让他都来送物资或者出工力,价格还是老规矩。”
众人一听大喜,谢过赵灵儿后就纷纷散去,忙着找门路,往工厂里送料送人了。看着散去的众人赵灵儿暗暗猜想“十三娘姐姐怎么突然要新型海船了?难道她也要出海去找狄风吗?”………………
长安的庙堂之上,除了狄仁杰没人关心宁州的工商正在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在庙堂诸公看来工商还只是下九流,他们不会去关心这种低贱的产业,更不会想到工商业对着一个时代的影响有多么可怕。
圣人和朝堂诸公不关心,并不等于狄仁杰看不出宁州的不同,宁州的租赋正在飞速增长,规模化的砖厂、养殖场、船厂、农业基地、房地产等等这些新鲜的产物,不但解决农闲时百姓的收入问题,也刺激了茶楼酒肆,以及农副产品的利润,虽然狄风在刻意掩盖宁州的富足,但狄仁杰相信若单论起百姓的富足,宁州已经做到了国内一甲。可他不敢也不能把这一发现公诸于世,太可拍了!鼓励士农工商牟利,这与圣人的教义不合;士人放弃文政、农人要是放弃了农事,去追逐利益,那仁义一道就会废弃,利字当头礼坏乐崩这可是大忌。
但狄仁杰又不得不承认狄风的办法可行,宁州就是实例;可该怎么去平衡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呢?他很想和狄风就这问题详谈一番,在没有明确的答案以前,狄仁杰决定不能让别的州县去模仿宁州的发展模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