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风则回了一个无辜的眼神给李绩,表示不是自己安排的,但狄风紧接着就醒悟过来,这还是李治的江山,如此大喊有点“喧宾夺主”了,他忙一提气,高喊了一声“大唐万胜,陛下万胜”。
随着狄风的喊声,风火军这才跟着改口“大唐万胜,陛下万胜”。
李绩看到这一幕满意的点点头,两人眼神的交流虽然隐秘,但陪在李绩身旁的沛王李贤和右相许敬宗却不由的齐齐扭头看向狄风,心里同时暗道“此子不凡!”
因为狄风的这一嗓子,让某处酒楼之上一个与狄风有故的纨绔一眼看到了他,忍不住惊呼“这不是狄家老二吗?前年还和弟兄们留恋于平康坊呢,现如见怎么成了将军了?”
这纨绔嗓门甚大,惹得周围人忍不住侧目,更有好事的靠近问道:“兄弟快讲讲这是怎么一个典故?”
纨绔刚要借机吹嘘一番自己与“雪魔”统帅狄老二的故事,却看到狄风身边的石头瞪着牛眼,杀气腾腾的看了过来,顿时被石头凶煞的眼神吓的退到了人群之后,再不敢多发一言。
而人群之中还有一人,看着狄风,心里百味杂陈,“想当初你不过是一白丁,现如今你贵为一地封疆,而我薛易却只能在户部苟且,这真是造化弄人啊!”
大军没有进朱雀门,到皇宫外而是转向了太庙,长安南郊高宗李治已经等在了那里,别看李治身为皇帝,但这战俘和开疆扩土的功绩还是要先进献神明和先祖的,献虏,拜郊祭天,祈求神灵、李氏先祖护佑大唐。这些礼节完成,才轮到高宗在含元殿接受献俘。
高藏没有被杀,因高藏并不掌握国家实权,所以唐高宗赦免了他的罪行,并任命他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
任命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人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唐将自李绩以下,都各有不同第次的封赏。而狄风的宁州人马里,田阳明升了黔州都督府长史,归德大将军,不日返回黔州主持大局、江中石成了水军都督,开府设衙带领宁州水师被安排到了泉州、石头因为识字不多大老粗一个,没有给实职,而是封了游骑将军的虚职,留在了狄风身边。至于燕青、苏痕和五虎等人虽然留在了元山,但也是皆有封赏,而且品级不低。
泉男建抵抗到底,本是要斩首示众的,但高藏和泉男生苦苦哀求,高宗为了传扬兄弟仁义,便把泉男建流放黔中。这倒好,田阳明算是抓的泉男建,结果泉男建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他掌管的黔州了。
百济的扶余丰因为参与高句丽侵占新罗也被流放岭南。
又将高丽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全境,选拔有功的高丽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共同治理。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镇守安抚安东。
至于狄风,谁也没有想到,狄风居然只是给了一个户部郎中的职位,五品还没有宁州刺史的品阶高,权力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虽然没有列数狄风功绩,但风火军的事迹早已经被传开,谁还不知道狄风大名,更加上以前狄风大作临江仙被人翻了出来,这样文武全才与这封赏完全不成对等。就在众人大跌眼镜等待着下文的时候,关于狄风的封赏才真正到了关键;“开国元山县候”中书刚一宣读出口,殿内就响起了一片惊讶声。
“县侯,食邑千户,虽然不是实封,食邑在高句丽,但那也是实打实的三品爵位,要知道自从高宗继位后爵位就很少再有分封了,此等荣耀羡煞旁人,不过这实职与勋官差距太大,不知道圣人此等安排是为何意?”
拜将封侯,功成名就众人羡慕狄风,但狄风心里却是老大的不乐意,要这虚无的爵位对他来说没什么用,食邑千户还赶不上他的济州岛呢,除了侯爷的名字好听以外,即无实权又无封地,看似风光但背后却是夺了他的权,也不知道这李治是那里搭错了线,竟然对自己如此不公?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封赏已经结束,狄风只好压下心中不快跟着大家去参加高宗赐下的廊下饮宴了。
第二章 庆功宴
高宗李治在酒宴进行到一半就因为身体不适先一步离开了,在经过代掌酒宴的沛王李贤一番敬酒后,狄风缩在角落看着殿中众人,此时才算是见识了大唐的中枢官员,满堂朱紫,狄风虽然成了候爷,也能身居前列,可在紫袍诸公里他还是被安排在了靠近柱子的角落;在狄风眼里这些大员很有意思,由于高宗退席,酒宴的气氛少了一丝拘谨,官员们三五成群的上前为李绩敬酒。年轻一代一般都是与相熟之人结伴上前,能很明显的看出谁与谁相交不错;而老一辈的官员则单身前去,又相熟的甚至遥遥举杯并不上前,还有一些根本就不去敬酒,而是大声说笑李绩走了****运才落了如此大的功劳,这样的表现让外人很难看出谁和谁的交情怎样。
“结党,在初唐并不是很严重,都是开国功臣,大家一起从死人堆里不但挣出了功勋也挣出了友谊,就算政见不合也只是堂上争吵堂下合,这也许就是后世所说的三大铁里的一起扛过枪吧。所以这帮老家伙根本不需要也不屑去结党,但他们也有亲疏远近,只是隐藏的比较深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