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唐风月_府天【完结】(1823)

  “阿父离开夏州十几年,阿娘也等了十几年,还有弟弟们,阿父回夏州去和他们团聚,难道不好?”仆固怀恩毫不掩饰将来对父亲的安置,见乙李啜拔讥诮地瞪着自己,他也不生气,而是沉声说道,“阿父能够统合仆固部,在纷乱的漠北站住脚跟,然后逐渐壮大,确实是阿父自己的手腕,可立足之初,陈司马的辅佐之功不可磨灭,还有大帅给你的明里暗里的支持。至于我就更不用说了,我仆固怀恩是最讲恩义的,用一句汉人的古话来说,大帅以国士待我,我也当以国士报之。如果阿父不愿意的话,那么,恕我这个儿子不讲孝道了,因为忠义比孝道更重要!”

  仆固玢张了张嘴想说话,可却在这种沉重的气氛下憋得有些透过气来,只能轻轻拉了拉领口。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祖父竟是突然看向了他。

  “阿玚是你的长孙,即将迎娶的又是郭子仪的女儿,即便他曾经在千军万马中左突右杀,勇不可挡,可对于仆固部来说,他身上的唐人烙印实在是太深刻了。我且问你,阿玢的婚事定下来没有?”

  仆固怀恩有些意外地瞥了一眼两个儿子,随即实言相告道:“已经和李光弼家十二岁的女儿定下了婚事。”

  虽说他不喜欢李光弼,可杜士仪亲自做媒,他也只好答应了!

  杜士仪没有适婚子女,所以麾下军将当中大多互相联姻,一来增进关系和交情,二来也是因为彼此知根知底,不怕将来的女婿抑或是儿媳不称心。乙李啜拔耳听得仆固玢的婚事也定下了,原本有些失望,随即突然想起了什么:“李光弼?就是那个父亲乃是契丹降将李楷洛,此次率奇兵突击敌后的李光弼?”

  得到了仆固怀恩肯定的回答后,乙李啜拔就当机立断地说道:“好,把仆固部之主的位子传给你,我也不用担心了!就让阿玢留下,可我不能立刻就回夏州,即便他是你的儿子,我的孙子,也不可能轻易掌控住仆固部上下,我需要半年时间!”

  “三个月。”

  没想到长子连这种事都要和自己讨价还价,乙李啜拔不禁冷哼了一声:“三个月就三个月!”

  父亲和祖父顷刻之间就达成了协议,仆固玚是大吃一惊,仆固玢则是在讶异之外,还有某种隐约的欣喜。

  他武艺胜不过兄长,胆色也有所不及,常常被父亲训斥,若是能在仆固部过上不用担心随时挨骂的日子,却也不坏!

  第1048章 两桩婚事

  当仆固怀恩只带了仆固玚回来,禀报了此行仆固部牙帐的经过之后,杜士仪当即猜到了仆固怀恩的想法。仆固怀恩这两个最年长的儿子中,仆固玚匹夫之勇直追其父,而仆固玢则是性子犹疑,小聪明有点多。如果是仆固玚代仆固怀恩入主牙帐,乙李啜拔一定会担心仆固部就此沦为安北牙帐城的附庸,而换成仆固玢,这种可能性就要小一些。当然,这其中也有仆固玢的未婚妻子是李光弼之女的关系。

  只可惜乙李啜拔还是料错了一点,仆固怀恩一个铁勒人能够为了他,为了安北牙帐城拼死搏杀,李光弼亦是如此。这位契丹后裔的身上固然有契丹人的武勇和胆略,可却还兼具儒家士大夫的忠义,据说其母家教极严,其女长年在长安城跟着这位祖母长大,脾性可想而知。

  “大帅……”

  见仆固怀恩显然有些忐忑,杜士仪便收回遐思,笑着说道:“你不用胡思乱想,我还不至于连三个月都等不起。对了,你留下了多少人给你家二郎?”

  仆固怀恩没想到杜士仪猜中了自己那点小心思,当即尴尬地说道:“留下了二百亲兵,都是随我多年,能干而又忠诚的。虽说阿父已经服软,可总要以防万一。”

  “你说得没错,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便那是你父亲。留下充足的人给你家二郎调度,也可以避免某些谁都不想看到的状况。至于你家阿玚,年纪轻轻就已经进左卫郎将,正好可以风风光光在这安北牙帐城办一场婚事。之前季珍是在长安成的婚,虽前前后后也有些人在此地成亲生子,可终究及不上你和郭子仪联姻的意义。借着此次大捷的后劲,我会亲自主婚,让人好好操办一场!”

  “那我就代阿玚谢过大帅了。”

  仆固怀恩知道杜士仪不需要自己的客气,而他也确实想用这样一场婚事来冲淡连日来这些烦心事,故而谢过之后,他就告退出了镇北堂,径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长子仆固玚。听到杜士仪亲自主婚,从小就把朔方节度使府,或是安北大都护府当自己家的仆固玚顿时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见父亲突然用某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自己,他转瞬又有些尴尬,一溜烟就跑去和自己的弟妹们说话了,哪里还看得出有战阵上骁勇无匹的样子?

  大捷之后本就人心振奋,当这消息倏然传开之际,安北牙帐城上下顿时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一直被人誉为朔方双璧,了如今一个留在朔方,一个镇守安北牙帐城,眼下终于联姻,自然是一桩人人津津乐道的喜事。等到传出杜士仪将亲自主婚,上上下下自是更加热议纷纷,底下军将全都商量着届时该怎么去参加婚礼,怎么预备贺礼,战时的阴郁一扫而空。

  而在数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中,太子李亨却是整日愁眉不展,心情郁结。他当然知道自请和韦妃离婚,会把韦氏一族推到何等深渊,更何况韦妃还给他生育了两男两女,可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他只能忍痛做出了决断。可他万万没想到,李林甫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在收拾了韦氏一族之后,将矛头又对准了东宫杜良娣。大约是因为杜有邻亦是出自京兆杜氏,尽管和杜士仪没有半分的关联,李林甫却仍有意牵连,以谶纬之说激得天子痛下杀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