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_[英] 尤金·罗根【完结】(153)

  三天里,土耳其人一直在抵御埃及远征军的骑兵和步兵攻击。恶劣天气不但对进攻的英军造成了影响,也令土耳其人遭受重大伤亡,军队士气低落。为了防止失败情绪在前线蔓延,利曼·冯·桑德斯下令部队“无论如何也要死守阵地至最后一秒”。他提醒部下将领,每天都有从大马士革和马安赶来的援军前来帮他们渡过难关。[14]

  虽然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情况危急,但英军的状况比他们还要糟糕。由于连日雨淋和露宿,澳新骑兵患上严重的感冒。路面湿滑,英军的马和骆驼都几乎无法行走,更别提为先头部队提供弹药和配给了。此外,伤员撤离也越来越难。经过数日的激战,土耳其人没有一丝投降的迹象,而且土耳其骑兵骚扰英军在约旦河与萨尔特的阵地,威胁他们的撤退线路。到3月30日下午3时许,英军指挥官承认无法攻占安曼,遂下令全线撤退。

  奥斯曼军乘胜追击,从安曼一直追至萨尔特。当英军开始将伤员和储备物资撤离萨尔特时,当地百姓陷入恐慌。洗劫一空的政府大楼象征着他们对奥斯曼帝国的背叛,他们也知道,一旦土耳其人归来,报复必然会发生。因此,5500名基督徒和300名穆斯林背井离乡,随英军撤到耶路撒冷。一名英军士兵在日记中记下民众在英军撤退的混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一名青年驮着他的爷爷,驮了整整13英里!男女老少都被沉重的包袱压弯了腰,头上还顶着一个炖锅或洗菜盆。挡道的小公牛被装甲车压死,载重过多的驴子又被骆驼践踏。”[15]

  英国报纸宣称英军“突袭”安曼成功,但在实际作战中前线士兵共死亡200人,受伤1000人,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正如一名新西兰骑兵总结的:“英军对敌军造成的损害远不足以抵消其自身遭受的重大伤亡。”虚传捷报的各大头条“让报道在真相面前显得多少有些滑稽”。[16]

  正当英军撤离外约旦之际,费塞尔的军队对马安重新发动了进攻。近期奥斯曼军调派部队前往安曼加强防御,马安的奥斯曼守军兵力因此减弱,这给了阿拉伯部队一个机会,突破这座几乎固若金汤的城镇。

  这次的计划也是先从北面和南面切断马安与外界的联系,再对城中心发动直接进攻。4月12日,阿拉伯部队参谋长贾法尔·阿斯克里率领一个步兵营、一门大炮以及400名贝都因骑兵,攻击北面的雅尔都那(Jarduna)火车站。他们于黎明时分抵达火车站,开始用18磅重野战炮发动炮击。步兵在推进中遭到奥斯曼守军猛烈的火力反击。阿斯克里一直等待贝都因骑兵发起攻击来缓解步兵的压力,可他发现这些部落兵“漫无目的地来回转悠”,只得用“感情激烈的长篇训斥让他们明白,如若他们不发起进攻牵制住敌军,自己的同伴将会被屠杀殆尽”,促使他们展开行动。随后,部落兵冲向火车站,迫使站内200名守军投降。他们把火车站洗劫一空,缴获了那里的武器、弹药和军用补给。当天晚上,T. E. 劳伦斯和休伯特·扬赶到,将雅尔都那以南的铁路桥炸毁,切断马安北面的通道。[17]

  同一天晚上,努里·赛义德率军对马安南部的盖迪尔哈吉火车站发动进攻。穆罕默德·阿里·阿杰卢尼指挥一个步兵连攻打该火车站。由于两名军官之间的个人恩怨,部队内讧,阿杰卢尼只得和阿斯克里一样,用“激情的训斥”重整秩序。一支法国炮兵连和一队机枪手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支持,另外还有由霍威特部落赫赫有名的奥达·阿布·塔伊率领的几百名贝都因骑手助阵。和攻打雅尔都那火车站时一样,他们在黎明时分发动进攻,炮击盖迪尔哈吉火车站长达两小时。大多数奥斯曼守军一早就投降了,但有一个战壕里的士兵顽强抵抗了数小时才束手就缚。

  阿拉伯起义埋下的深仇大恨在盖迪尔哈吉暴露。一位阿拉伯指挥官手下曾有一位上尉,据传被土耳其士兵俘获后饱受折磨,最终被活活烧死。这位指挥官就此事质问了300名奥斯曼战俘,并命令他们在自己的队伍中选出四人处以死刑,以慰该惨死上尉的在天之灵。不过,他还未来得及采取任何行动,就有其他阿拉伯军官介入,确保战俘们得到人道的对待。随后,部队继续展开行动,破坏五处桥梁和900余码铁轨,由此切断马安南面的交通线路。[18]

  马安与外界的联络断绝,阿拉伯部队便对城内的奥斯曼驻军发动正面进攻。4月13日,他们占领了马安以西一处名叫锡姆纳(Simna)的高地。两天后他们攻打火车站,这一仗打了整整四天,双方死伤惨重,成为阿拉伯起义中最血腥的一次战斗。贾法尔·阿斯克里强烈谴责了法国炮兵连,这支队伍由法国驻汉志使团的罗萨里奥·皮萨尼上尉率领,在战斗的第一天就用光了弹药(据阿斯克里称,事实上是战斗的第一个小时)。

  这位阿拉伯指挥官对他的法国盟友毫不信任,他指控他们支持法国在《赛克斯—皮克特协定》的既定利益多过支持阿拉伯战事。“皮萨尼上尉曾反复提醒我们,他只能陪我们到叙利亚边境,法国不会为阿拉伯人在边境以外的行动提供帮助,”阿斯克里回忆称,“皮萨尼的这种表态无疑是法国居心叵测的印证。”不过,见证马安战争的T. E. 劳伦斯姑且相信皮萨尼。“我们发现每打一发炮弹,皮萨尼就绝望地攥一次拳头,”劳伦斯写道,“他说他曾恳求努里不要在他缺少弹药的这时候发起进攻。”之后,埃米尔费塞尔给法国战争部拍电,感谢法军在马安的“良好表现”,并希望“所有的炮兵都受到奖赏”。身为阿拉伯起义领导者的他,比其他阿拉伯军官更懂得外交手腕。[19]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