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布鲁曼对自己的船有信心,这是美利坚军事科技的结晶,虽然不像老毛子那样,使用分层分段的双层壳体保持结构强度,但是特别研制的潜艇钢和结构组件,绝对能够保证内华达号的安全。
“驾驶舱,报告情况。”布鲁曼按动了舱壁上的紧急通话按钮。
红色的警报灯在房间中闪烁了起来。
布鲁曼知道,这种灯分布在全艇所有的有人区,会根据不同情况,发出不同色度和转动速度的示警灯光,提示艇员们有情况出现。
为了防止被敌人声呐发现的可能,潜艇上装备的报警装置,都是无声的,据专家们说,这种设计还有一种功能,能够降低水兵们的慌乱感。
但布鲁曼认为,这些在静谧中安静旋转的红色灯光,在深海四百米的闭塞环境下,反而更让人毛骨悚然。
“遭遇了一个变温层,一切正常。”
驾驶室的汇报很快返了回来,那是大副加西亚·凯恩斯的声音。
布鲁曼决定过去看看,这种情况下,他肯定是睡不着了,必须再次进行一次全艇安全巡查。
“嘎吱——”
刚刚走出舱门的布鲁曼,被又一次巨大的金属形变声震倒在地。
出事了!
这是布鲁曼的第一个反应,舱壁上的红色灯光闪的更频繁了。
布鲁曼只是微微一瞟,就发现那是全体就位,一级危险情况的转动频率。
他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冲进了驾驶舱,一路上都能听到微微的金属呻吟声。
一定是出事了。
“长官,是连续两个变温层,7号导弹发射井减压盖受损,尾部壳体检测到微小形变。”大副加西亚凯恩斯仍然比较镇定。
“水密门怎么样了?井内有没有进水?”布鲁曼直接问了最关键的问题,如果这次连续两个变温层的横向压力导致潜艇某个导弹发射井的水密门和减压盖同时受损,那意味着海水很有可能会进入对应的发射井。
虽然现在的三叉戟已经装备了固态燃料导弹,不会像1981年苏联潜艇那样,因为导弹的有毒液体燃料泄露,差点艇毁人亡。但是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也是需要中断任务,立刻返航的。
一枚装了八个十万吨当量核弹头的导弹,被泡在四百米深的海水中,只要有一点点差错,布鲁曼就可以考虑在军事监狱中度过下半生了。
“武器室,情况怎么样了?”布鲁曼抓起了通话器。
“不太好,这边能检测到气压下降,估计有海水进井了。”
“船长,声纳室听到了密集气泡的声音,在我们艇的上方大概5米处。
“那是七号导弹井泄漏的气泡,这次麻烦大了。”
布鲁曼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声,对着操舵员喊了一句,“准备上浮,定深150米,定时十五分钟。”
内华达号巨大的身形微微一颤,带着艇身中部不断上浮的气泡,艇身两侧的减压孔喷出了一阵急流,那是高压气体在用最大的功率挤出舷侧浮力室的海水。
内华达号像一个倾斜的雪茄一样,开始由慢到快的上浮。
“各舱室,报告损失情况!”布鲁曼进入了一个美利坚海军最优秀艇长的状态,这种隐藏在洋流中的,连续变温层的堆叠,非常罕见,但是对潜艇的影响显而易见,他必须确认其他的地方没有出现异常。
听着各舱室陆陆续续的回复,布鲁曼感觉着刚刚潜艇剧烈的运动变得平息,知道潜艇已经基本到达了预定深度。
“导弹室,报告情况!”布鲁曼知道,现在7号导弹井是彻底废了,虽然各个导弹发射井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他仍然需要再次确认一遍。
“7号井进水83%,我们已经切断了能源供应,关掉了发射保险,根据操作流程,与7号井毗邻的发射井,也已经进入安全戒备状态。”
布鲁曼知道,这一下子,内华达号的24枚三叉戟,一次性废了九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任务,而且,因为出了这种意料外的状况,布鲁曼已经在考虑直接回航了。
“驾驶舱,发现6号,8号发射井进水!怀疑发射井纵膈有应力裂痕!”
听着导弹室最新的报告,布鲁曼心里一惊,他不知道这个可能的的纵向裂痕,是因为连续变温层引起的,还是因为刚刚的快速上浮引起的。
但是,无论如何,布鲁曼都不打算在深水区呆着了,在艇壳受损的情况下,不管是呆在四百米还是一百五十米深的海底,几乎等于自杀。
“紧急上浮,一分钟后开始。”布鲁曼下了新命令。
“准备投放光电浮标,到达安全深度后,向基地发送E级预案请求。”
布鲁曼觉得,是时候回家了。
2014年9月16日,04:03,太行山下,共和国第一作战指挥部。
距离融合结束还有21小时23分钟。
红色的警报灯和刺耳的警报声,头一次在这个安静了数年的岩石大厅中,响了起来。
蛛网系统操作员刘大伟,几乎是用最大的嗓门在喊:
“北太平洋NW39805112区域发现美军俄亥俄级核潜艇光电浮标!一级警报!一级警报!”
浮在空中的大屏幕立刻把从对应蛛网节点传来的图像映在了所有人的头顶,一个被放大了三百倍的,写着US.NAVY字样的蓝色筒状物,正在深蓝色的洋面上随波漂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