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张毅所说的那样,关键点便是在于人心。
一旦有一个人在藏獒这件事情上尝到了甜头,那么就会有第二个人效仿,有了第二个人那么第三个,第四个,甚至千千万万人都会加入到其中。
毕竟吐蕃吐蕃严格上来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地并不出产粮食,就算是种植青稞,在远远落后中原种植技术的条件下其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他们还可以放牧,但是一旦出现天灾,那么他们对灾害的抵抗力相对大唐更加没有丝毫抵抗力,而这个时候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便是依仗地利和他们身为高原人在那种苦寒之地磨砺出来的强健体格对周边地区进行掠夺。
可是,掠夺是需要用生命去进行的,无论是对方还是己方都会死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往往游牧民族一直以来战力比中原之地的士兵战力略高,悍不畏死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能抢到食物就会饿死,与其饿死还不如抢劫!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再强求
而当吐蕃人突然发现,即使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劫,只需要在帐篷里养养狗、喝喝奶茶,如此轻松写意般便能过上富足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谁还会去拼命?
更何况,性命这东西无论身份高低贵贱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拥有,更何况当贪婪和懒惰一旦在他们身上生长,那么种植青稞的人便会渐渐的消失,牛羊也会随之慢慢减少,最后变成藏獒养殖基地。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吐蕃高层反应过来又能怎样?
李纲非常清楚,能明白这些东西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因为利益的原因,其中的一些既得利益者甚至即便是看见,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他们也会选择沉默。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不仅是对于大唐,事实上吐蕃采用的也是这样的方式来管理百姓。
百姓只会认为能够吃饱肚子就是好事,因为他们并没有远大的目标,也不具备分辨险恶的学识,所以他们永远能够看到的只是眼前能够看到的东西。
所以,李纲觉得张毅的法子非常可行,无论是对于人心的把握,还是人性的把握,都已经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脸上却充满了担忧。
一个少年俊才,却如此深入人心之道,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样的人要么成为一代枭雄,要么便会成为权臣,可是无论成为哪一样,利用人心来达到目的的人在他看来都非常危险。
“正是人心啊!初期或许只是阴谋,到了后期便成为了阳谋!”李纲深深的看了张毅一眼,沉重道:“张毅,起初老夫刚刚知道你名字的时候是因为你在岭南的海水过滤制盐之法。那个时候老夫还在欣喜,因为我大唐终于不再受缺盐之苦,并且我大唐也多了一个能为实务的少年俊才!”
“第二次听到你的名字是因为你的耕牛铜环穿鼻之法,仅此一法便可谓是解决了百姓一半的劳作之苦,耕作一亩地的时间硬是被你变成了能够耕作三亩!你知道吗?当时老夫心情是何等的畅快?因为老夫看到了我大唐的土地不再荒芜,因为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牲畜来代替人力的劳作。”
“第三次听见你的名字则是在太庙,是你被陛下亲封为泾阳县伯的时候。农药一出,蝗虫湮灭,其功之高老夫甚至以为不下孔孟!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陛下一句天下再无蝗虫之忧便尽数道出了农药对我大唐百姓的重要性。你知不知道?老夫当时甚至激动地快要发疯,因为挡着我们的恶魔又被人征服了一个!”
“老夫就这么独自一个人,在院子里准备了满桌的酒菜,为我大唐贺,为陛下贺,也为你贺!因为我看到了大唐兴盛的希望,没有了天灾,没有了人祸,我泱泱大唐必将兴盛!”
说到这儿,李纲整张脸就洋溢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激动,甚至整个人也因为兴奋变成不住的颤抖起来。
李二更是如此,因为李纲的话同时也是他心中所想,豪迈间当即道:“不错,正是如此,朕才对你百般的容忍,你以为朕的旨意谁都可以违背?让你入宫进学,作太子伴读,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朕天大的恩宠,可是你却迟迟各种理由拒绝!”
说到这儿,李二就对张毅一肚子气。
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帝王,他已经做到了几乎一名帝王能够容忍的极致!
可是张毅这家伙楞是仿佛一切都不在乎的样子更是让他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可是这样的一个懒得要命,想钱想的发疯的人脑子里居然有着如此众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都非常有用。
这无疑便让李二生出了爱才之心!
张毅有些不好意思,经过几次接触他对李二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在众人看来李二其实就是一个抠门与大气,还非常霸道的帝王,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
因为结合李二目前的情况,李二之所以抠门是因为目前大唐缺钱,大气是针对有功之臣同时也是为了扶持新兴贵族牵制老牌世家,而霸道则是李二的本性使然。
如果抛却一切外在因素,在张毅心目中李二有勇有谋,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勋贵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是心里却隐隐有种本能上的抗拒,让他不愿意深入相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