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军师啊,咱们先不讨论能不能突出去的问题,就算咱们顺利地突出去了,那万一六爷在这个档口回来了,该怎么办?那不是把六爷逼到绝路上去了?不行,坚决不能这么做!六爷在二郎山差点死过一回了,咱们弟兄们不能看着他再次遭遇危险。”冯忠梁的口气非常强硬,瞪着闫希文又说道:“现在贸然突围,那就失去了天时地利,成功的把握性太小了,即便能突出去,那队伍的伤亡……”
胡小舟被调走后,闫希文出任了这支抗日武装的政委,冯忠梁则是大队长。虽说大队长是军事主官,但在共产党的队伍中,历来都是********,所以在原则性问题上,政委说话的分量要比队长重许多。
换一个层面来理解,说话分量重许多的政委,他担负的责任也要比队长大许多。
做为兄弟,闫希文认同冯忠梁的想法。但是做为政委,闫希文必须抛开个人情感,他要为这支队伍的命运而担责。
闫希文也拉长了脸:“现在突围,可能伤亡会很大,但是毕竟还有突出去的希望和可能,在这么耽搁下去,等小日本布置好了阵势,那我们就一点突出去的希望也没了。冯大队长,说句心里话,我也很想留在这儿等着叶老弟,可是,我们现在是革命的队伍,要……”
冯忠梁粗暴地打断了闫希文:“正因为咱们是一支革命队伍,就更应该讲究诚信,叶六爷一心为了咱们,可咱们却只为着自己的利益而置六爷于不顾,这种事,咱冯忠梁做不出来,咱相信,二郎山这支队伍上上下下千余弟兄也都做不出来!”
二人争论不下,依照共产党的习惯,那就要召开一个党组会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这支二郎山抗日武装的党组成员有五人,除了闫希文和卫向东这两名老党员之外,还有卫向东手下的老兵石黑子,以及从灵璧山调来帮忙就没能回去的赵梓斌,最后一个便是才入党没多久的大队长冯忠梁。
闫希文很自信,他认为党组会上他一定能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
冯忠梁天生是个厚道人,虽说他知道这党组成员的构成对他很不利,但党的规矩摆在面前,他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闫希文的建议。
党组会开的很简洁,闫希文只是说了一下局势,然后就突围还是等下去进行了投票。
凤凰顶上,五个人围成了一个小圈,闫希文率先举起了手:“我坚持立即突围,同意我的意见的同志请举手。”
闫希文没想到,除了他孤零零地举起了一只手外,再也没见到举起来的第二只手。
心里一惊的闫希文将目光先投向了卫向东,卫向东则报以歉意地笑了笑,然后就归于平静。闫希文再把目光投向了赵梓斌,赵梓斌犹豫了片刻,颇有些不情愿地举起了手来。
关键就要看石黑子的态度了。
石黑子却直接嚷道:“政委你不用看俺,俺听大队长的。”
闫希文叹了口气,刚想对石黑子说些大局上的利弊分析道理,就听到赵梓斌的表态:“政委,我要重新决定,我认为大队长的选择是对的,现在突围,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咱们还是固守凤凰顶吧,说不准叶六爷会带兵过来,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突围的机会也会大一些。”
四比一,闫希文属于少数,不得不服从了代表多数意见的冯忠梁。
冯忠梁环视了大家一圈,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平缓的语调分析道:“军师……哦不,闫政委,各位同志,咱承认,选择原地防御的策略是带有一点个人情感,但是,咱们也得认真地分析一下小日本,这么大规模地行动,显然不是要偷袭,而是要强攻,这种态势下,小日本就不会想到咱们要突围吗?还有,小日本的阵势已经摆好了,却迟迟不肯攻击,这还说明不了问题么?”
冯忠梁这么一分析,闫希文倒吸了一口冷气:“你的意思是说小日本就等着咱们突围?”
赵梓斌曾是吕尧所部的作战科长,其战术思想得到了吕尧的真传,冯忠梁所说的可能性他早有考虑,只是夹在政委和大队长之间不好直接表达观点。现在冯忠梁把问题说开了,赵梓斌也就没有了顾虑。
“大队长的分析是对的,从我们侦察得来的情报看,小日本这次集结了至少三个大队的步兵,还有两个大队的炮兵,另外,胡小舟投敌,一定把咱们二郎山的家底子都交代了。小日本是有备而来,之所以迟迟未发起攻击,很有可能就是在引诱我们突围。”
闫希文终于被说服了:“好吧,我接受你们的意见,坚守凤凰顶,等待援兵!”
说到了等待援兵,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苦笑。吕尧所部的处境并不比二郎山好多少,能不能自保都很难说,支援二郎山就更没有可能了。
自从叶途飞离开二郎山之后,韩鸿勋和二郎山的关系也疏远了,这小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没什么联系,二郎山遇到了险境,也曾给韩鸿勋所部发过电报,但是,对方却一直沉默,没有丝毫回音。
援兵?
只能寄希望与叶途飞了。
“咱相信六爷!”冯忠梁率先抹去了苦笑,“咱相信六爷一定会来,只要六爷来了,就一定有办法对付这些小日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