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铁血军阀_574981【完结】(162)

  所以,从开始准备到围剿开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而一个月以后,辽东已经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在大雪封山情况下,部队根本没有可能进行作战。

  所以,尼古拉维奇上将直接就把出兵时间定在来年的三月份,也就是日俄战争爆发前的两个月时间。

  第一百三十五章 恶劣局面

  杨兴国没有想到,东北恶劣的天气,此时此刻,竟然给自己带来至少三个月的修整和练兵时间。

  当然,送走日本人以后,杨兴国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

  刚刚休息不到两条时间,周中举就再一次找了过来。

  这一次过来的,除了周中举,还有自己半个多月前刚刚任命的几个镇长。

  和几个镇长的拘谨相比,一进司令部,周中举就开口道:“司令,这些留洋归来的学生果然不错……做起事来,比那些死读圣贤书的书生要快太多了……”

  “这才半个月时间,就把各镇的人口数量和土地数量给统计完了……”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所在的辽中,还真是一块宝地……”

  “司令……你看看吧,这是他们几个镇长统计出来的最新数据……”

  杨兴国赶紧接过清单,开始浏览起来。

  “54862人……除去老人和小孩,一共有青壮37158人,其中包括青壮男丁18942人……”

  “五个镇一共有良田十九万八千余亩……十三万五千余亩掌握在地主士绅手里,生物六万三千余亩为普通百姓所有……”

  看完清单数据,杨兴国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

  因为,清单上的数据,完全颠覆了自己对东北的认知。

  在自己想法中,东北在被大开发之前,一直都是地广人稀。只要肯来东北,就不可能没有地种。

  但是,眼前手里拿着的数据,却跟自己想象中的有着天壤之别。

  五万多人口,只有不到二十万亩良田。

  除去地主士绅占有的,普通百姓竟然只能平均到一人两亩不到。

  可是,按照后世对辽中的记载,整个辽中可以开垦的良田足有两百万亩之多……

  这么多良田,为什么宁愿饿肚子都不开垦出来,是东北的百姓都太懒了吗?

  再次看了遍手中数据后,杨兴国忍不住开口问道:“土地怎么这么少……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人连两亩地都分不到……”

  “这几个镇子我都去过,镇子周围都是大片大片的荒原,为什么不把这些土地给开垦出来,种上粮食……”

  周中举赶紧摇头回答:“司令,不是不开垦,而是不能开垦……”

  “司令你不要忘了,东北一直都是朝廷口里的龙兴之地……为了保护他们所谓的龙兴之地,朝廷设立了很多禁区……宁愿这些禁区长草,也不愿意我们汉人拿来耕种……”

  “另外,东北一直都是满人发源地,大片大片土地都掌握在满人手中,那些满人可不管我们这些汉人的死活,宁愿土地荒着放马放牧,也不肯拿出来耕种粮食……”

  直到这个时候,杨兴国才猛然反应过来。

  现在还是满人的天下,而不是中原百姓向东北移民最高发的民国。

  在民国,什么龙兴之地,什么满人特却,都变成历史。

  如此一来,东北才出现地广人稀,土地多得开垦不完的画面。

  而就是因为如此,民国才会出现闯关东一说,大批大批中原百姓,为了土地,开始源源不断向东北移民。

  “看来,辽中局面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眉头紧皱的杨兴国,忍不住开口道。

  随后,直接对面前几个镇长说道……

  “必须想办法解决土地问题……有了土地,普通百姓才能安稳下来,种粮食……”

  “而只有有了粮食,我辽东军才能在这里继续立足下去,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说到这里,杨兴国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开口问道:“我好像记得,四营占领辽中时,消灭不少投靠老毛子的地主士绅……这些人的土地应该还在我们手里……你们有没有统计,一共有多少……”

  “一共有五万多亩……”周中举想也没有想就回答道。

  “分下去,全部分下去……”杨兴国果断决定道。

  随后,在几个人目瞪口呆目光的注视下,继续说道:“五万多亩,加上原来的七万多就是十多万亩良田……先保证每个百姓有两亩良田可种……等有条件了,再达到每个百姓有五亩良田可种……”

  周中举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司令,你真决定把这些土地免费分出去……按照现在的地价,五万多亩良田可是几十万两白银……就这么免费分出去,是不是有点太……”

  看着周中举脸上的心痛表情,杨兴国非常果断决定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