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所有反抗辽东军势力被清洗一空,而且还凭空得到大量良田。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直接就出现在杨兴国脑海。
“提前分田,让辽中百姓彻底接受辽东军,拥护辽东军,为辽东军接下来的扩军,争取更多兵源。”
距离司令部不到二十里的周家庄,周家被赶出辽东军这件事,给周家庄每个人都带来了很大震撼。
有高兴得,有激动的,当然也有担心的……
高兴和激动就不用多说了,周家作为一方恶霸。平时欺男霸女的事情一定没有少做。
现在周家被赶出辽中,也就以为周家庄周围百姓,再也不回遭到周家欺辱。
至于那些担心的,则是周边完全依靠周家才能活下去的佃户。
在他们看来,周家没有了,他们租种周家的土地也就没有了。对于没有任何资产的佃户来说,没有土地,就意味着他们来年没有收入,没有活下去的粮食。
就在大家开始为第二年生计担心的时候,一个消息。迅在村子里传开。
“辽东军履行承诺,将在两天以后,提前给大家分田。按照约定,凡周家庄百姓。不分老幼,一人五亩良田。分田前三年,按照五五比例征收粮税。三年以后,按照二八比例进行征税。如家中有人加入辽东军,五亩良田免征粮税……”
“两天以后,各家当家人带上户籍。到村口集中,准备进行分田……”
消息传开,整个周家庄都沸腾了……
张大宝,一个租种了周家十亩良田的佃户。
因为他在周家庄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田产,再加上全家上下有四张最等着自己去养活。
当他得到周家因为勾结老毛子被赶出辽中的消息后。
张大宝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有高兴,也有担心。
高兴就不用多说,作为周家佃户,张大宝一家上下没有少受周家欺辱。
再加上张家宝属于外来户,周家其它佃户地租只要交七成的情况下,他张大宝一家却要交收入的八成。
十亩良田,一年辛苦劳作,最后落到自己手里的粮食,竟然只有五六百斤。
五六百斤粮食怎么够家里五张嘴吃,为了不让家人饿肚子,张大宝不得不把田里收获的细粮换成粗粮。
粗粮虽然难吃,但是,全家老小一年下来,至少不需要饿肚子。
所以,张大宝带着全家从关内逃荒到关外,整整两年时间,都没能吃上一口细粮,可以说,这都是败周家所赐。
现在欺辱自己的周家没有了,张大宝是打心底里高兴。
但是,周家没有了,高兴归高兴,还有一个问题,张大宝就不得不面对。
没有了周家,自己一直租种周家的十亩良田,还会给自己租种吗?
就在张大宝开始为这件事感到忧心忡忡的时候,辽东军准备分田的消息,直接传到张大宝耳朵。
“当家的,你说辽东军真会给我们分田,而且前三年只收五成的粮税……”妻子既怀疑而又期待的问道。
张大宝摇摇头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张大宝活了几十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好事?”
“不过,我相信辽东军不会骗我们这些没钱没地的穷苦人家……”
说到这里,妻子脸上也露出一副认同表情:“我也相信辽东军……”
“就拿我们开荒来说……辽东军说开荒一亩良田有二十斤粮食就有二十斤粮食……这才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就从辽东军手里领了两百斤粮食……”
“你是没看到三孩子这一个多月有多高兴……我们出关两年虽然没有饿过肚子,但是,几乎没有吃过细粮。而这一个月,我们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细粮熬成的粥……”
张大宝似乎下定了决心,对着妻子,果断决定道:“既然相信辽东军,那我们就去……”
“一人五亩良田,我们全家就可以分到二十五亩良田……就算上交五成收入作为粮税,我们也能剩下三千多斤粮食,而且还都是细粮。”
“三千多斤细粮,留下两千斤自己吃,还能剩下一千多斤……到时候,我们全家都可以换上一身新衣服,还能时不时买点肉回来吃,甚至还能存点银子,留着给几个孩子取媳妇……”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来解忧
两天后,张大宝如愿以偿的分到二十五亩良田。
整个辽中境内,千千万万同张大宝一样的百姓,全部分到属于自己的良田。
一时间,整个辽中都被欢声笑语给笼罩,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民心归附……司令,辽中数万百姓,从今以后,算是彻底站在我们这一边了。”看了几个镇长送来的好消息后,周中举马上找到杨兴国,一脸激动的说道。
杨兴国一脸满意得回答:“这几个镇长干得不错,等过了年,该升官的一定要给他们升官。都是流洋归来的学生,让他们当镇长,太屈才了……”
周中举点了点头回答:“司令放心,近期我就会拿出一份名单出来……”
“还有就是,既然民心已经归附,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在辽中进行大规模招兵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