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铁血军阀_574981【完结】(707)

  “至于炮兵,那就不用说了。北洋新军一个镇绝对比不上我们一个师!”

  “那就这么定了!”杨兴国一脸坚定说道。

  完了后,继续对孙列臣命令道:“火力配置变了,各连,营,团的兵力配置肯定也会变。具体怎么变,参谋部来定。”

  孙列臣想想后回答:“没问题,两天以后给你结果!”

  这时,孙列臣继续问道:“那守备部队呢?各县的守备团虽然很少参加战斗,但一些剿匪的战斗他们还是躲不过去!”

  “炮守备团就不要了,风以后迫击炮出来,一个守备团装备一个迫击炮排三门迫击炮!”

  “重机枪要装备一些,不然遇到一般的剿匪战斗,守备团连压制火力都没有。”

  “全军的轻机枪数量不多,但也要配备。不然守备部队进主力部队,连轻机枪见都没见过。所以,守备部队必须给主力训练出一批合格的轻机枪手。”

  “这样,每个守备团暂定一个迫击炮排三门迫击炮,一个重机枪排三挺重机枪和一个轻机枪班一挺轻机枪!”

  “虽然重武器不多,但这三个班排必须达到满编,有可能的话,各守备团可以训练出两倍数量的轻重机枪手!”

  “最后就还有一个骑兵师和一个重炮师:骑兵师现在的编制不变,但必须用缴获日军骑兵的战马给每个师都组建一个一百人的骑兵连!”

  “重炮师取消旅一级编制,缩编为四个重炮团。多出来的重炮储备起来,另外,重炮师再成立一个警卫图案和一个辎重运输团!”

  第五百七十二章 迁移计划

  辽东军全军在参谋部组织下开始进行整编和整训时,被副司令周中举堵了好几次门的杨兴国只能把目光转移到民政上。

  因为杨兴国被朝廷加封为辽东巡府,辽东境内本来还对辽东军安排地方官有些不满的那一小撮人,直接就闭上嘴巴。

  至于那些匆匆回答辽东,掌柜官复原位的原朝廷官员,杨兴国对它们只有一个态度。想要继续当官那就去京城找朝廷,辽东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凭借辽中十多个县城给自己培养出的大量文官,再加上京城之行从朝廷要到手的那些留学生。一天不到,杨兴国就把辽东所有县城的文官全部安排掉。

  完了后,这些人并没有直接去上任。因为,营口还聚集了他们治下的两百多万移民。

  “司令,移民太多了,很难一次性全部送到各县城!你看,我们要不要一批一批的送!”提起营口的两百多万移民周中举就脑袋痛。

  现在东北还没冷下来,自己只需要给移民提供粮食,保证它们不饿死。

  可以,人太多了,在饿不死的情况下,就算一个移民一天只分到半斤粮食,两百多万移民全部加起来也是一万多担粮食。

  更重要的是,因为移民全部集中在营口,几乎没有事情可做。

  这就意味着辽东军每天用一万多担粮食白白养着他们,没有任何收获。

  杨兴国想想后摇头否决道:“不行,这样速度太慢!”

  “据我所知,凤城周边十多个县城的土地,因为战乱全部荒废了,而且土地也很少,需要大量开垦才能满足营口的两百多万移民!”

  “凤城周边十几个县城在战前全部加起来也只有四五十万百姓,现在一下子涌进来四五倍数量的移民。如果没有足够可以中粮食的土地,就算移民到了地方,那也会被饿死,成为我辽东军的累赘。”

  “所以,我们必须要赶在大雪封山之前让两百多万移民全部到位,并且开垦出足够养活他们的土地。只有如此,明年这些移民才能给我们带来税收!”

  周中举摇摇头一脸无奈回答:“了两百多万移民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沿途补给还是次序,都很有压力。除非有军队跟着,否则很难完成。”

  “主力不能动,他们正在整训,恢复战斗力,动弹不得!”这个提议杨兴国想没想就拒绝了。

  留在周中举皱着眉头,思考自己还没想到的解决办法时。

  杨兴国的回答就好像救命稻草一样传到他耳朵。

  “主力动不了,守备部队可以动。我马上让参谋长给凤城周边十几个县城已经整编好的守备团下令,各守备团抽调一个营的兵力,迅速向营口集结!”

  “另外,营口的两百多万移民也不能这样乱哄哄的去凤城,没有组织!”

  周中举猛然一愣反问道:“组织,司令你的意思是!”

  “按照你们的意思,两百多万移民一个县分二十万,那我们留在营口把这些移民分好。每个县二十万移民分十个镇,每个镇负责管理两万移民。等守备部队到了后,一个镇的两万移民由守备团一个排进行护送和维持次序!”

  “另外,每个镇的二万移民再分成十个村,每个村两千人,让我们的人去当村长。再从两千人中间抽一百青壮组建临时护村队,政府方面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补偿,让他们协助村长负责全村两千移民的迁移!”

  “村有护村队进行组织,镇有守备部队一个排来回巡逻警戒。县有县长和一众县府官员负责协调,一定可以用最短时间把移民送到目的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