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铁血军阀_574981【完结】(761)

  可是,在绝对实力面前,脑子里想出来的办法最后都被自己给一一否决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他果断决定道:“既然拖不住那就不拖。我们一万多人已经损失过半,别最后没有把日军拖住反而被他们反咬一口。”

  “我马上写一封信给司令,讲清楚理由。如果司令最后要怪罪下来,全部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东港方向的日军主动撤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杨兴国也非常不理解。

  但看完李智龙给自己的信后,杨兴国马上就反应过来。

  对杨兴国来说,日军主动撤退时最后的结果。如果不是朝廷逼自己太紧,必须给朝廷演一场大戏,这场战争杨兴国根本不想发动。

  毕竟,辽东军才刚从几个月前结束的那场反围剿作战中恢复过来。

  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没有达到可以发动一场大规模决战的地步。

  想到这里,杨兴国马上命令道:“参谋长,既然日军跑了,那我们以后再收拾他们。马上通知李智龙,我同意改变计划。让他抓紧时间打扫战场,然后做好防御,以防万一!”

  被辽东军一个警卫营快送出辽东后,钦差一行就快马加鞭回答京城。

  在他们看来,辽东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自己不快点把这个消息送回去,让朝廷和老佛爷知道,那自己就是朝廷罪人。

  钦差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所以,他一回京就打算去面圣。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辽东军运气好,他回京的时正是朝廷早朝的时候。

  当着慈禧和所有大臣的面,钦差足足用了十分钟时间,才把自己在辽东的所见所闻全部讲出来。

  “你说日军集结了十万精锐进攻辽东军,仗打得很惨烈,辽东军已经损失过半,很可能挡不住日军进攻,丢掉辽东!”慈禧皱着眉头对钦差追问道。

  钦差赶紧回答:“臣刚才所说全部属实,没有任何虚言。王将军和张将军都是禁军出身,战场上只需要一眼就能看出战场形式,他们可以给老臣作证!”

  因为没有上战场,为了增加自己判断的真实性,两个将军在汇报时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夸大了一些。

  两三千人的重伤员被他们说成三四千人,什么禁军都没有装备的重炮,或是很少装备的轻重机枪,都被他们给讲了出来,就好像他们亲自上过战场一样。

  他们的夸张很有效果,说完后,包括慈禧在内,朝堂上超过八成的人都相信了钦差所说,刚才还是疑惑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当一个大臣开口,希望朝廷支援辽东军,一定要守住辽东时。其他大臣纷纷开口附议。

  站在朝堂上,还打算通过这个机会让朝廷把辽东军列为叛军,并且消灭辽东军的袁世凯。这时候一脸凝重的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袁世凯很想从钦差的汇报中找到一些漏洞,可是,最后都因为没有证据而放弃了。

  最后,袁世凯只能冒着朝堂失礼的风险,把目光转移到自己安插在钦差队伍中的一个副将身上。

  副将这时候也发现了袁世凯看向自己的目光,作为袁世凯心腹,副将很清楚袁世凯再想什么。

  钦差所说的内容,他在辽东都看到了,最后只能在袁世凯一双期待目光的注视下点点头,表示自己认可钦差所说。

  国家受到侵略和自己私人恩怨,孰轻孰重袁世凯还是能分清楚。

  第六百一十八章 哭穷

  正皱着眉头的慈禧,看到朝堂上的文官,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全部一边倒希望朝廷支持辽东军。让辽东军在前面挡着,不要把战火烧出辽东。

  慈禧打心底已经同意了这个提议。

  毕竟,辽东军不是朝廷花银子组建的,死再多人朝廷都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

  这对于财政窘迫的朝廷来说,绝对是最佳选择。

  但武将的想法慈禧也不能不顾,眯着一双眼睛的慈禧迅速把目光定格在一脸凝重的袁世凯身上,然后皱着眉头追问道。

  “袁爱卿,你的想法是!”

  一番犹豫后,袁世凯不得不违心的回答:“老臣的想法是支持辽东军把战争规模控制在辽东,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战火再一次烧到奉天。”

  “如果辽东军实在是顶不住,老臣愿意亲自带领北洋军出关,同日军进行作战,保护奉天。”

  北洋新军从组建开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防御京畿。

  作为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军队,袁世凯早就把北洋新军看成自己的私军。

  作为自己在朝廷立足的本钱,袁世凯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北洋新军被消耗在关在战场。

  既然如此,袁世凯为什么要主动提出带兵出关同日本人作战呢?

  这就是袁世凯再关键时刻耍的一个小心思。

  北洋新军对京畿的重要性慈禧不可能不清楚,除非真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否则慈禧绝对不可能动用北洋新军,即使是自己亲口提出来。

  这种情况下,袁世凯代表北洋新军请战,不仅向慈禧表明了自己立场,让慈禧看到自己是个忠臣,北洋新军不是外面传言那样是自己私军,只要朝廷愿意,随时可能抽调到关外作战,不再猜忌自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