ⅩⅩⅩ.在元老院拒绝干涉,而反对派又反对在国家大事上作任何妥协之后,恺撒进入山南高卢。在结束了所有巡回审判之后,他停留在拉文那。如果元老院对代表他利益进行否决的保民官采取严厉行动的话,他打算以战争达到目的。
当然,这在他只不过是内战的借口;但人们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格涅乌斯?庞培常说,恺撒用自己的资财是不足以完成他所制定的计划的,他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他返回后的期望,他所希望的是天下大乱。另有一些人说,他害怕,不得不解释第一次任执政官期间自己无视占卜、法律和否决所干的一切。因为,马尔库斯?加图常常发誓说,一旦恺撒解散自己的军队,他就立刻控告他。人们已预言:如果恺撒只身返回罗马,那么他就会像米洛一样,不得不在武装人员包围的法庭上受审了。阿西尼乌斯?波里奥的解释可以证明,最后这种说法较为可信。在法萨卢战役中,恺撒看着敌人或被杀或逃跑,一字一板地说:“他们希望这样,如果我盖乌斯?恺撒①不求助于我的军队,那么,在立了这么多的大功之后还会被控告有罪。”有些人认为,恺撒已习惯于抓权,在权衡了自己和敌人的力量之后,他不失时机地夺取了君主的权力,对于这种权力,他是从小就一心向往的。西塞罗似乎也有这种看法,他在《论责任》第3卷中写道:恺撒曾经常把欧里庇得斯的诗句挂在嘴上。西塞罗是这样翻译这两行诗的:
因为,如果人必须做坏事,那么为了王权而做坏事是最好的;
其他的事才要尊重神意。②
①罗马人名通常由3个名字组成,第一个是本人的名字,如这里的“盖乌斯”;第二个是氏族名,如“朱里乌斯”;第三个是家族名,如“恺撒”。一般简单地称家族名。
②《论责任》第3卷,82。原诗见欧里庇得斯;《腓尼基妇女》524行以下。此处借用周启明直接从希腊文译的汉文译文。
ⅩⅩⅩⅠ.因此,当消息传来,保民官的否决权被搁置(49B.C.),他们本人也已离开罗马之后,恺撒立即偷偷地派出几个大队。为了不使人怀疑和注意他的真正意图,他出席公共宴会,审查打算建立的角斗学校方案,还照样参加宾客众多的宴会。太阳落山之后,他把从附近磨房弄来的骡子套上大车,带上少数随从,极秘密地启程。由于火把熄灭了,他迷了路,走了不少时间,至黎明,终于找到向导,步行走小路,走出迷途。至卢比孔河(这条河是他的行省边界),他追上了大部队。在这里,他停了一会儿反复考虑,应该如何行动。他转身对身边的人说:“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往回走,但是,一旦我们过了小桥,一切将决定于武器。”
ⅩⅩⅩⅡ.正当恺撒犹豫不决之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突然,附近出现了一个身材魁伟、容貌俊秀的神奇人物。他坐在那里吹着芦笛;许多人跑过来听他吹笛,其中不仅有牧人,也有离开岗位的士兵,其中还有几个号手。这神奇人物猛然从一个号手手中夺过一把号角,跳进河中,在吹响嘹亮的战斗号角之后,向对岸扑去。这时恺撒喊道:“前进!向神的信号和敌人的倒行逆施所指的方向!命豁出去了!”
ⅩⅩⅩⅢ.就这样,他带军队过了河。他欢迎被逐出罗马投奔他而来的平民保民官。他对士兵声泪俱下地发表了演说,他撕破胸前的衣襟,恳求他们的忠诚。这种举动曾被理解为答应给每个人以骑士地位。然而这是误会,因为,当他向他们发表演说和激励他们前进的时候,他经常指着自己左手手指,宣布为了让所有维护他荣誉的人满意,摘下自己的指环他都甘心情愿。这时那些站在会场边缘地方的人容易看见他的动作,却不那么容易听清他说的话。他们猜测他的话是在解释自己手势的含义。于是小道消息传开了,说恺撒答应授予他们指环和40万塞斯特尔提乌斯的权利。①
①骑士(元老亦然)有戴金戒指的特权,他们还必须拥有40万塞斯特尔提乌斯的财产。——英译者
ⅩⅩⅩⅣ.此后,他所做的全部事情,依次简述如下:他占领了皮塞努姆、温布利亚和伊达拉里亚。他俘虏了鲁基乌斯?多密提乌斯,又把他释放了。此人已被非法地指定为恺撒的接任者,并带了一支驻军控制着科尔菲涅乌姆。然后,恺撒沿亚得里亚海岸向布鲁迪辛乌姆进发,庞培和执政官们已逃避在那里,打算尽快渡海①。恺撒用各种办法阻止他们出走无效,于是离开这里进军罗马。在召集元老讨论了国事之后,他便去进攻驻扎在西班牙的庞培最大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由庞培的3个副将②马尔库斯?彼特勒乌斯、鲁基乌斯?阿夫拉涅乌斯和马尔库斯?瓦罗指挥。临行前,恺撒对自己的朋友说,他现在是对付一支没有主帅的军队,然后,他将回来对付一个没有军队的主帅。虽然由于途中围攻紧闭城门的马西里亚和粮食供应极端匮乏而使进军受阻,但是很快他就大获全胜。
①布鲁迪辛乌姆(Brundisium)是意大利东南部的海港。通常从这里出发渡海去希腊和东方。现名布林迪西(Brindisi)。
②副将(legatus)是罗马的高级军职,执政官在军团中的助手。共和后期常供职于行省总督的司令部,也可以受命单独指挥一个军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