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医院,有战友,我放心,我能去!”其实,周克林他也不愿把王鸿喜
从妻子跟前拉走,可是王鸿喜曾击落击伤美制蒋机F —86 各一架,有空战经验;
他的飞行技术全团数一数二,改装歼六之后,他是飞得最好的。RF—101 飞贼老奸
巨猾,没有技术精、战术巧、有空战经验的一流飞行员,是很难把它敲掉的。他分
析来,分析去,还是王鸿喜带小组出击为最佳入选。
“我们飞歼六时间短,虽经改装,速度等方面,还是不如RF-101,因此要把困
难想得足一些。”“师长请放心,只要我们细致地准备,严格训练,再对打法作些
研究,我看敲掉敌机是有把握的。”“那你就跟妻子做做工作,作准备吧!”“好
的。”王鸿喜点头走了,他心里很开心,毛主席点将,我妻子能不“放飞”吗?
1964 年12 月2 日,王鸿喜妻子生孩子的第二天,他跟政委李建和,飞行员
王相一、高绍英要从北方转场去浙江路桥。
这一天转场少有的隆重,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副司令员刘道生,专程乘飞机来
到青岛机场,为十团尖刀分队送行,祝贺他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王鸿喜率领小分队,登上战鹰,庄重地举手向肖劲光、刘道生敬礼,然后拉上
舱盖,发动机器,进入跑道,像两支利箭一样直插蓝天。
为了隐蔽,他们保持无线电静默,而且不飞高速,跟歼五保持同等速度,在他
们上方,一群歼五战鹰为他们掩护,以便迷惑敌人。
王鸿喜驾着歼六,朝舱外一看,美丽的城市,哈达似的河流,江南的田野,绿
油油的麦田,……有些激动。他心里默默地喊着:“祖国!你的儿子去为你出征了!”
是日下午,尖刀分队在路桥机场着落,降落时没有打开减速伞,而且落地后迅速拉
到机库隐蔽起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出敌不意。
3 日上午,台湾RF—101 就出来了。路桥机场立即发出战斗警报,王鸿喜和高
绍英双机升空。可惜雷达判断不准,升空晚了,让敌机溜掉了。
3 日下午天气不好,阴雨绵绵,敌机起不来,我机也飞不了。周克林和王鸿喜
集中有关人员,一边备战,一边研究战法。
RF—101 是台湾的“王牌”飞机,最大时速1800 公里,实用升限15500 米,
美国人使用以来,还没有被击落过。台湾自称:“高炮够不着,导弹瞄不准,飞机
迫不上”,简直吹得神乎其神。那么用国产歼六战斗机,到底能不能把它敲掉呢?
用什么办法把它敲掉呢?
周克林师长把9 张飞行图摊在大家面前,指着图说:“这是1964 年以来RF—
101 窜犯路桥和浙江一带留下的航迹图,我们首先要从这些航迹中,找出敌机的规
律和弱点,然后再研究我们歼六的长处,才能做到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嘛!”战前的
训练就这样开始了。尖刀分队日夜守在战鹰边,琢磨战法。数十次的研究、分析、
计算,终于从这9 张图上,发现重大机密。他们把敌RF—101 窜犯的时间、方向、
航线、高度、侦照方法等情况,归纳成四个方面, 26 个专题, 2000 多个数据,
通过分析发现敌机在爬高、转向、改平、拍照时速度快不起来,是我歼六飞机攻击
的最佳时机。虽然这些阶段时间很短,是一瞬间的,但只要我快速抓住,稳准狠地
攻击,就有可能把敌机击落。
王鸿喜分队训练的重点抓住了,针对敌机速度快、爬高快的优势,怎样趁它快
不起来时打掉它?
经过反复研究,找出要过好“三关”:第一关是发现关,主要由地面雷达负责
;第二关是引导关,主要由指挥所人员负责;第三关是攻击关,主要由小分队飞行
员负责,只要领航员把我机引导到有利攻击位置,就有可能干脆利索地歼灭敌机。
这三关环环紧扣,那一环出毛病,也不能击落敌机。
为了过好攻击关,王鸿喜小分队在“快、准、狠”三个字上苦练功夫,经过一
段时间摸索,群策群力,根据战斗需要和以往经验,小分队总结出“上飞机快、起
飞快、发现敌机快、战斗动作快和战术快”等等要领口诀:
“上飞机快的口诀:先穿伞,后挂勾,两带扣好接插头。”“发现敌机快,瞄
准快的口诀:听引导,看方向,压坡度,找下方。下决心,朝前靠,标志清,光环
套,光点稳准就开炮……”这些口诀大家背得滚瓜烂熟,半个月的白天黑夜,都在
算、记、练,一点不放松,时时刻刻等待着RF—101 的光临。
5.王鸿喜击落RF—101
12 月18 日,天气晴朗,台湾天高云淡。RF—101 的飞行员谢翔鹤,正在拥
抱妻子,亲吻女儿,突然电话铃响了,要他立即驾机升空去窜犯大陆。这是个曾经
获得“宣威”、“彤弓”、“飞虎”、“云龙”多枚奖章的少校飞行员。他感到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