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眯了眯眼,又说:毛泽东同志,你们中国的潜艇也可以使用我们摩尔
曼斯克基地。
不要!毛泽东淡淡一笑,换了一种慢条斯理的声音说:我们不想去,也不希望
你们到我们这里搞名堂。
赫鲁晓夫摊摊手,长时间望着毛泽东,好像在说:我没法理解你,也没法跟你
谈话。
毛泽东象给赫鲁晓夫上课似地说:英国人、日本人、还有别的许多外国人曾经
在我们国土上呆了很久,被我们赶走了。赫鲁晓夫同志,我想最后再说一遍:我们
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赫鲁晓夫似乎也不服气,他也给毛泽东上起课来,大讲苏联如何援助了中国,
还讲到提前25 年归还大连旅顺港。
毛泽东用柔和的声音说:这是另一个问题!
第一次会谈就这样结束,赫鲁晓夫跟尤金一样,自己也说不清,在毛泽东跟前
碰了钉子。
第二天,毛泽东又在游泳池里会见赫鲁晓夫。只谈政治形势,不谈长波台建设
问题。
8 月3 日,赫鲁晓夫回莫斯科。送行时,没有搞什么仪式,毛泽东和赫鲁晓夫
也没有拥抱。
中国方面对长波台建设提出三条原则:第一,超长波台由中国负责建设,主权
属中国所有。第二,苏联在设计和建筑等技术方面给予中国帮助和指导。
装备器材凡中国不能解决的请苏联援助,通过订货解决。苏联所供的资料、器
材、来华专家以及其一切费用由中国通过贸易账户偿付。第三,苏联需要使用中国
超长波台问题,由双方再另行谈判。
这就是“八·三协定”。它维护了我国主权,不再是“苏联国防部的需要”。
8 月3 日这一天,苏方只好同意了这一协定,中国第一座超长波台就这样上马了。
2.风云突变“老大哥”翻脸
1959 年9 月,在高原的一片盐咸地上,突然沸腾起来,千军万马在那里安营
扎寨,草棚加帐篷,像草原上的蘑菇一样多,在枯草和盐咸地上被风刮得抖动。一
个军事巨婴,将在这片荒野中诞生,这儿就是未来中国长波台台的母腹。
周恩来总理调兵遣将,由海军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总参通信部组成超长波台
建设委员会。建委主任为海军副司令员周希汉,建委副主任为国家经委副主席谢北
一、国家计委副主任范慕韩、海军工程部部长赵一萍、海司通信兵部部长徐明德。
周总理点将,要北京市第一工业建筑设计院承担工程土建设计,土建施工由建
筑工程部第二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担任,这个公司是由朝鲜归国的志愿军一个师集
体转业而组成。由中央广播事业局设备制造厂承担铁塔加工和架设。海军承担技术
设计的工艺、安装调试和地网的设计。各路建设大军听从周总理调动,派调出最强
人员和装备,浩浩荡荡开赴荒原,轰轰烈烈拉开了长波台创建的帷幕。
但是, 1960 年6 月,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妄图控制中国和指挥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中国坚决反对。“老大哥”翻脸,并指挥一些共产党国家围攻中国代表团,
掀起了一场政治风云。这就是所谓“布加拉斯达会议”。最后赫鲁晓夫恼怒了,想
要报复毛泽东,压毛泽东屈服。他下令撤回派往中国的所有苏联专家,苏联援建的
超长波台的协定被撕毁,8 名专家紧急招回,带走了部分图纸。长波台工程突然间
瘫了。中国长波台建设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一天,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把海军周希汉副司令员找到办公室,问着:
“海军长波台怎么办?是上马还是下马?依靠我们自己力量能不能搞?”周希
汉愣了一阵,他知道工程宏大,技术复杂,这可不是光靠拍拍胸脯说个“行或不行”
所能决断的。他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我还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罗瑞卿看
了周希汉一眼,心情沉重地说:“有把握就干,没有把握就算!”周希汉离开罗瑞
卿办公室之后,马上把通信部长徐明德叫来,对他说:
“你们讨论一次,分析分析,到底依靠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力量能不能把超长
波台建起来。上马或下马,你们都要给我说出理由来。”一副千斤重担一下子压到
徐明德身上,这个红军时代就抓通信的老兵,非常懂得通信是战斗中的神经。特别
是超长波台,潜水艇没有它只能呆在家里,不敢出家门口,要想在更广阔海域里隐
蔽地打击敌人,就相当困难。人民海军目前的兵器中,只有潜艇能离岛岸在较远海
域独立作战,没有长波,潜艇一到远海就会变成瞎子、聋子。大概赫鲁晓夫看中了
这一点,要给中国海军一个难题啊!甩掉“洋拐棍”,中国人能不能独立走自己的
路?
这天下午,徐明德召集有关人员在会议室开会,研究和分析长波台上马或下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