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扑灭了,张爱萍心中的怒火却越烧越旺。一定要使江南造船所尽快恢复生产。他
想,白天,敌机可能还要来轰炸,能否让工人夜里抢修。张爱萍正想着,只见老工
人郝立清带着一群工人走过来。
“首长,为了对付敌机轰炸,我们想利用夜间进行抢修!”工人的意见说到了
张爱萍的心里,但作为指挥员,应该考虑得更深一些。
“这样你们就太辛苦了!”“再苦,也比国民党逼我们修船要好得多,我们是
自愿的!”张爱萍见工人群众的积极性那么高,心里更是高兴,就逐一征求陈玉生、
张元培、曾国晟的意见:“你们看呢?”陈玉生、张元培和曾国晟都一致支持。
“对我们海军来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个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我们
一定要爱护他们的身体。”张爱萍嘱咐张元培:“白天防空不能干活时,要安排好
休息;夜里工作时间也不要太长,中间要加餐,茶水要充足,洗澡水不能中断。”
张爱萍继续说:“这个办法先在江南造船所试验,如果可行,可以推广到其它各厂。”
情况果然不错:白天,敌机常来骚扰,工人们就抓紧时间休息;夜间,敌机不能起
飞,工人们就组织抢修。这个办法很快推广开了,一到夜间,黄浦江两岸就灯火闪
闪,人声四起,好一派繁忙景象!
看了这景象,张爱萍高兴,曾国晟更高兴。他是舰艇调查修装委员会主任,眼
看着一座座船厂恢复生产能力,工人们奋力修装舰艇,心里不仅高兴,更多的是对
共产党和工人师傅的钦佩之情。
开始,曾国晟办事有点拘谨,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后勤司令部,有时还来找张爱
萍。
“你是主任,又是专家,要放开手脚干,一般问题你自己决定就行了!”张爱
萍怕他还不放心,又强调说:“如果你决定错了,只要总结经验,接受教训,至于
责任有我司令员承担!”曾国晟干劲更足,不顾年大体弱,整天跑工厂,上舰艇,
还常常“夜不归营”。
一天,曾国晟发现技术人员被陆炮如何装在舰上难住了。这的确是海军史上独
一无二的事情。本来,舰艇上安装火炮,都是根据各型舰艇性能而特制的专用舰炮。
可是,要在商船上装炮,把商船改为军舰,目前没有这种舰炮,只好安装陆军用的
加农炮和榴弹炮。这就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但是,这难不倒曾国晟。他组织工
人很快把陆军大炮装上商船。一试,成功了。工人们把这种技术叫作“陆炮装舰术”,
曾国晟成了发明这种技术的鼻祖;水兵把这称作“水陆两用炮”,说曾国晟是这种
“水陆两用炮”的专家。更主要的,是找到了一批军舰,并在只有几个月的短时间
内,就在134 艘舰艇上,装上了799 门火炮,解决了没有舰炮的大难题,还培养了
一大批掌握技术的干部战士。
这是中外海军史上的奇迹!
张爱萍为创造这个奇迹的曾国晟记了头功!没有多久,华东军区海军党委又报
请华东军区党委批准,任命曾国晟为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兼技术部部长。
3.只有请工人来想办法
自张爱萍放权以后,曾国晟就很少直接去找他,只是通了几次电话。
可是这次,曾国晟又不得不去找张爱萍了。
事情是这样的:华东军区海军的这些舰艇,所需的零部件奇缺;曾国晟计算过,
如果要修复一艘舰艇,必须要拆卸5 至6 艘舰艇上的零部件。这怎么行呢!为此,
曾国晟和陈玉生曾到市物资局、机械局去商量,跑了几天,弄回来的零部件,还不
够用一天的!这不是技术上所能解决的难题,所以,曾国晟不得不来找张爱萍。
张爱萍听了曾国晟的汇报,也感到是个大难题。这个难题不解决,许多舰艇仍
然开不动,还是“一堆废铁”!但是怎么解决?张爱萍也想不出办法。
再向市委去要?怎么也开不出口。地方许多工厂也正因缺少零部件而停产呢!
从国外进口?西方国家对我国早已实施禁运。苏联能进口,但没有我们所需要的那
种零部件。张爱萍想来想去,还是找不到办法!
张爱萍突然想到了指挥打仗用的老办法。战斗中,常常遇到打不掉的碉堡,或
是攻不下的城镇,张爱萍总爱说:“到战士中去!”现在是修理、改装舰艇,应该
到工人中去。工人群众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张爱萍也没有把握,但是他相信,这
总比坐在办公室里强!
张爱萍立即与陈玉生和曾国晟来到江南造船所,来到工人中间。
在与老工人谈话中,得知桂永清在撤离上海、强行搬走设备时,许多工人进行
抵制,把一些重要的搬得动的器材藏起来了。……
“对,对!我在福州时也听到一位老同事谈起过这回事!”曾国晟突然高兴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