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技术困难多。另一个是人与政治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原海军人员身上。他们的
长处是文化程度较高,懂海军技术和科学知识,有海上经验;短处是没有确立革命
人生观,缺乏为人民服务思想。张爱萍把这两种人,都叫做“跛子”,是“残疾人”。
如何迅速治好这两种“跛子”呢?张爱萍经过反复考虑,把自己的想法提交给
党委会上讨论,决定采取两项措施。
措施之一,成立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这是一个高级咨询机构,研
究委员会由17 人组成,成员都是原国民党海军高级军官,由曾以鼎任主任,郭寿
生、金声为副主任。曾以鼎原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郭寿生原是国民
党海军杂志《中国海军》月刊社上校社长,早年曾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组织驻沪
国民党海军参加上海第二次武装起义,后又受党的委派策动林遵率部起义;金声原
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少将主任,曾在南京地区策动国民党海军人员起义。
他们都是国民党海军“元老”,各有专长,是军区海军首长机关的“智囊团”,协
助决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措施之二,成立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学校校址设在南京挹江门原国民党海军总
司令部旧址。校长和政治委员都由张爱萍兼任,孙克骥任校务处主任,冯文华任教
务处主任。当时学校不对外招生,主要任务是解决两个“跛子”。
学校下辖5 个大队、1 个直属中队。第1 、2 、3 、4 大队为原国民党海军尉
官以下人员,直属中队为原国民党海军校级军官,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由陆军来
的师团干部任教员;5 大队是陆军调来的干部,为他们进行海军基础技术教育,聘
请原海军人员当教员。全校共3800 人。
张爱萍考虑最多的是海军学校技术教育科科长的人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
个职位比校长还重要。请谁来当科长呢?张爱萍很自然地想到了徐时辅。想到徐时
辅,张爱萍就记起他当过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桂永清的结拜兄弟,
为招聘不招聘他,党委会曾引起争论。但是,张爱萍至今仍然认为,只要是爱国的
人才就得用,有一技之长的,更要用。问题是徐时辅能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张爱
萍决定同他面谈一次,再做决定。
天色已黑,张爱萍驱车来到重庆南路182 号的服务社。这里过去是国民党海军
娱乐场所,设有舞厅、酒吧,还有卧室,主要是供给一些军官住的。
张爱萍走上二楼,敲开了徐时辅住所的门。
“张司令员,你夜到寒舍,一定有什么指教!”徐时辅激动地请张爱萍坐下,
又端上一杯茶。
“不,我是来向你请教的。”“张司令员过歉了。”“我是真的来向你请教的,”
张爱萍坦诚地说:“我今天向你请教的主要问题是:陆军来的工农干部,文化水平
低,能不能学会开船及其它各项专业?”“难,很难!”徐时辅也很坦率地回答:
“海军装备技术的确很复杂,根据西方国家及国民党海军的经验,没有高中文化程
度,不经过9 至15 年时间,是很难培养出一个海军中级军官的。”“可是,目前
的情况是,换一批高中生来当前是根本行不通。”张爱萍肯定地说:“我们只有一
个办法:怎样尽快地把这些人培养成能够独立操纵的指战员。”“……”徐时辅一
时不知怎样回答好。
张爱萍站起来,走近电灯开关。
“电灯原理很复杂,电灯的用法却很简单。”张爱萍做了一个比喻,说:
“只要教会他们:往上,是开灯;往下,是关灯。目前学到这个程度就行了。
至于它的原理,留在后面再慢慢学。这样能不能做到?”张爱萍的鲜明比喻,
打开了徐时辅的思路。
二次大战时期,美国海军建造了很多护航驱逐舰、猎潜舰、扫雷舰,为使它们
能及时服役,美国海军采取了一种速成的训练方法。参加训练的舰艇,先按编制配
齐人员,各部门人员分别在陆上学习本职业务技术,然后分配到舰艇上,用以老带
新的方式,进行实际操纵训练,最后远航一次就开始服役了。
1945 年,美国给国民党海军的8 艘军舰,回国前在美国海军迈阿密训练中心
也采用了这种速成训练方法。当时,徐时辅在中国驻美国迈阿密办事处任职,还参
加了这项训练工作。
1947 年,徐时辅率领国民党海军98 人去美国新奥尔良接收“兴安”号修理
舰,出国前在青岛也是采用这种速成训练法进行训练的。新上舰的士兵百分之八十
以上是刚入伍的,经过这样速成训练后,在横渡太平洋航行中,都能胜任自己的工
作,所需训练时间不超过6 个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