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航行,张爱萍感慨万千,当即写下了一首纪事诗:
东方破晓,
起锚航行旱,
乌云骤起飓风啸,
浪打千丈天地倒,
水泼舷台透戎衣,
座舰浪抛。
同心力保,
腾空顺势导,
骑鲸战斗狂涛,
临危不乱舵稳操,
人民海军首巡航,
胆壮技高。
1.关于“鸡蛋碰石头”的辩论
陈雪江率领10 艘炮艇,来到舟山群岛定海码头的第二天,又接到华东军区海
军“南下海门,配合21 军执行任务”的命令。
艇队靠上海门码头,陈雪江和政治处主任廖云台刚上岸, 21 军62 师周纯麟
师长、孙云卿副师长带着机关人员已经在等候了。他们驱车来到62师师部,走进了
会议室。
正副师长介绍了当前敌我斗争形势,以及解放大陈岛岛的任务。
海门镇外面,是台州湾;台州湾的东南海区,有几个叫做台州列岛的岛屿;台
州列岛主要由上大陈和下大陈两岛组成,通常又叫大陈岛。大陈岛上驻着国民党海
军的“温台巡防处”和一个陆战营,加上其它海匪部队,约7000多人。
“除了7000 多人外,”孙副师长接下去说:“还有3 艘军舰和5 艘大型炮艇,
其中有1 艘是1000 多吨的‘太’字号护卫舰。”孙副师长继续介绍解放大陈岛的
设想:用50 至60 艘机帆船,装载4 个加强营,约5000 人,进行突然袭击。为
了使陈雪江和廖云台放心,正、副师长还作了解释,我军的5000 人对敌人的7000
人,是完全有把握的。因为敌人有两个致命弱点:第一,敌军没有作长期守岛的准
备,因此,没有严密设防;第二,敌军有8 个司令、8 个系统,没有统一的指挥。
周师长接着强调了解放大陈岛的意义:大陈岛是敌人反攻大陆的浙江“根据地”,
驻军最多,力量最强,打掉了这个根据地,其它外围岛屿上的敌人就容易收拾了。
“我们的最大顾虑,是部队能不能登上大陈岛,登上去了又能不能站住脚?”
孙副师长坦诚地说:“如果我们部队去登岛,敌人的舰艇必定要进行拦击;如果我
们部队登上了岛,他们也必定要从海上轰击我们。”“我们所以要等你们来了才行
动,”周师长深有感触地说:“是鉴于我们海上作战的教训,特别是鉴于金门失利
的教训。以我看,在金门战斗中我军所以损失几千人,就是吃了没有海军掩护和支
援的亏,再加上没有估计到水文、气象的恶化,登上去的部队被敌人吃掉了,这个
教训可深刻呀!”陈雪江听了,心情感到十分沉重。
“周师长、孙副师长,”陈雪江是个有一说一的人,办不到的事情,从不说大
话:“你们对我们炮艇大队的估计过高了。”陈雪江接着也介绍了炮艇大队的情况。
这个大队成立不久,目前的10艘炮艇,其中有6 艘是日本巡逻艇,4 艘是经过美国
改装的登陆艇,排水量都只有25 吨,航速都在12 节左右;巡逻艇上装有13 毫
米双联装机关枪1 挺,重机枪2 挺;登陆艇装有12,7 毫米机关枪2 挺……
周师长边听边数: 10 艘炮艇加起来才250 吨,人家1 艘“太”字号护卫舰就
有1000 多吨,他们1 艘炮艇的吨位就大大超过了我们10 艘炮艇的总和!
周师长担心地问:“你们能吃得消吗?”“要说摆开阵势同他们打,”陈雪江
毫不隐讳地说:“正像有些人说的,只是‘鸡蛋碰石头’。”“你们是不是向上级
发个报,提个建议,叫张司令员派一艘大一点的军舰来也好!”周师长提议:“我
们也发个报,请浙江军区与华东军区海军联系派军舰来。”两家都分头向各自的领
导机关发了报。62 师向浙江军区发报的内容,如实地分析了敌我海军兵力,反映
了自己的担心,要求尽快派军舰来配合作战。陈雪江向华东军区海军发出的电报,
没有分析敌我双方的兵力,也没有反映自己的担心。因为他知道,大舰多数没有修
好,又没有空中掩护,根本不可能派军舰南下。他发报的内容主要是作战方案的基
本部署。
两家发出去的电报都很快得到了答复。浙江军区说,目前派不出军舰,要他们
和海军炮艇大队想办法克服困难。华东军区海军给陈雪江的电报是:
发扬勇敢战斗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军舰派不出来,只有自己想办法。
办法越想越具体。海军炮艇大队的任务主要有两条:一是掩护陆军登陆部队在
航渡中不受敌人舰艇袭击;二是陆军部队登陆时,不受敌人舰艇阻击。
为了加强掩护火力,在每艘炮艇上派四五个陆军战士,准备扔集束手榴弹和小
炸药包;同时,陆军部队拨出机帆船,装上山炮,编入炮艇大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