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济委员会的3 艘运粮船,由坡贝港去海门;台州的900 多艘渔船,由舟山群岛
经石浦回海门。这份生产通报,陈雪江越看越有兴趣。鱼要上钩了!他一面叫作战
参谋魏垣武通知艇以上干部开会,一面走进作战指挥室。
陈雪江看着海图,紧张地思索着。他想,3 艘运粮船和900 多艘渔船,起航港
虽然不同,但是,都要经过台州湾到海门;而台州湾外面的几个岛,如大陈、一江
山、头门山,都被敌人占领。运粮船队装的是敌人最缺乏的粮食,渔船中也有许多
敌人扩军所必须要的机帆船。两支船队到了台州湾,敌人很有可能出来抢劫。想到
这里,陈雪江决定由一分队派炮艇411 、413 、414 、416 号4 艘去护航。根据以
往护航情况,两支船队的安全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陈雪江的目标还想趁机歼敌一
部。
2.选择最佳待机点
如何在护航中歼敌一部呢?是像过去那样跟着船队大摇大摆地伴随护航?不行,
那样肯定会被敌人发现,陈雪江习惯地展开手指,在海图上量来量去,又陷入了深
深的思考……
“陈大队长,艇以上干部已经到齐!”魏垣武进门报告说。
陈雪江被这突然的报告声“惊醒”,跟着魏垣武来到会议室。
陈雪江向大家分析了以往敌人在台州湾活动的规律。
“这次护航,估计有三种可能。”陈雪江分析说:“第一,我护航艇队在三门
湾就有可能与敌人遭遇;第二,我艇队到南、北泽隐蔽,给企图前来抢劫的敌人以
突然袭击;第三,在头门山和白沙山两岛之间同敌人打上。大家想一想,争取哪种
可能更好!”干部们顿时小声议论起来,并且逐步取得一致意见:争取第二种可能,
即在南、北泽隐蔽伏击。
“我赞成争取第二种可能。”一分队分队长张家麟支持说:“关键是如何使我
们的艇队能隐蔽地进入南、北泽这个地方。但是,海上是茫茫一片,虽有南、北泽
两岛,但要做到隐蔽,很困难。”陈雪江好像早就料到有人会提出这个问题,马上
肯定地说:“海上也有‘青纱帐’……”一位原海军人员还没有等陈雪江说完,就
急着问道:“海上‘青纱帐’在哪里?”陈雪江笑笑,马上回答:“海上‘青纱帐
’多着呢!夜幕、雾幕、岛礁、还有海浪,这些都是海上‘青纱帐’,你们放心吧!”
在大队里,谁都知道陈雪江是个处处研究利用地形地物的人。在陆军打仗,战场上
的一丘、一沟、一草、一木,都是他利用指挥部队打败敌人的有利条件。到了海上,
一岛一礁,以及天气变化又成了他经常研究的对象,现在听了陈雪江的讲话,都放
心地回码头去做出航准备了。
但是,陈雪江自己反而不放心了。他想,艇以下干部对战术要求是不是都弄清
楚了?水兵们的看法又怎么样?陈雪江一向认为,任何一次战斗,不管规模大小,
都是一个整体;参加战斗的人,不管干部战士,都是其中一分子。个人的行动如果
越出规定要求,都会影响战斗的胜利。想到这里,陈雪江就带着参谋,来到码头。
这已是陈雪江的老习惯了。平时,特别是业余时间,陈雪江最喜欢往码头上跑。对
此,陈雪江有着深刻的体会:可以与指战员建立感情,从而达到互相信任的目的;
可以更好地指挥部队打仗,指战员们了解了陈雪江的一言一行,能够更好地执行他
的命令。所以,谁要是在大队部找不到陈雪江,到码头去,到艇上去,十有八九能
找到。
陈雪江到了码头,对出航的4 艇逐个作了检查。检查完,陈雪江下了艇,在码
头上的一群水兵马上围了上来。陈雪江按按手,叫大家就地盘腿坐下。
他习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技白粉笔,在甲板上划了一幅“伏击图”。
“李长友,你这个装弹手来讲讲。”陈雪江接着又叫炮手杨同根、炊事员陈锦
堂讲了讲。顿时,码头上成了讨论战术的课堂。陈雪江从大家的发言中,发现有些
水兵对自己的作战任务、要求,以及应遵守的纪律还不是十分清楚。于是,他又把
如何隐蔽航渡和待机,艇与艇之间协同,以及各个战位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一
直到太阳落山,陈雪江才回大队部。
“大队长、大队长!”一个水兵急步奔上码头。当他发现陈雪江已经远去,听
不见了,才无可奈何地坐在码头上生闷气。
“王维福,你坐在这里干什么?”王维福, 1930 年2 月出生于苏北如东海边
沙滩上的一个渔民家庭。父亲和叔叔合用一条渔船,以打鱼为生。王维福10 岁跟
着父亲打鱼,13 岁就抵上一个正式船工。1944 年,两家的命根子——渔船,被
日本鬼子布设的水雷炸毁了。他的叔叔和堂兄也被炸死。父亲又恨又愁,不久也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