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闻言只是默然地点了点头。
绕来绕去地说了这么多,陆仁自己都觉得累。看看也差不多了终于开始露出狐狸尾巴。沉声道:“阿琦,你不觉得你后母蔡氏与蔡瑁他们已经越来越容不下你了吗?”
刘琦长叹道:“我深有感触啊!”
陆仁道:“其实我方才给你出地那一策只是能解你的一时之忧而已,但我另有一计保你日后平安。”
刘琦大喜道:“陆大哥果然对我关心倍至!快快请讲!”
陆仁道:“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你不要再呆在令尊身边了。岂不闻‘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你的情况就与之相差无几。”
刘琦低头想了一会儿道:“陆大哥你说得有理!可是我又能去哪里?”
陆仁笑道:“你好像还不知道我今日为何会去拜访令尊吧?我现在告诉你,数日前我收到消息,江东孙权正在整顿兵马战船,随时可能会进犯江夏,我今日就是去向令尊示警的。”
刘琦大惊道:“江东孙权就要犯我荆州?那我这就回去请家父早作准备!”
说完正欲起身,陆仁急忙伸手拦住道:“你着急些什么?此事令尊已经从我口中得知,你急急的赶回去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
刘琦道:“那家父可有问及应对之策?”
陆仁摇头道:“令尊一向性缓,不善军略,并未在我面前有所提及。此外我又是什么身份?令尊本来就疑忌于我,那就断然不会轻易信我,今日临别之时也只是说明日会召集幕僚商议。但我计不过上个三、五日令尊病体稍安,或是自派往江东的细作回来报知此事,绝不会升庭理事。到时只怕我这点警示早就已经无甚用处。”
刘琦道:“那陆大哥之意,是要我适时地提醒家父?”
陆仁接着摇头道:“那到不必,我已经安排了人手下去,在襄阳市井之间流传此讯,相信三五天内襄阳便会人尽皆知,那时不用你、我这两个在令尊面前说不上话的人费口舌,自会有人明报于令尊知道。你这几天还是先静一静的好,别忘了你明日起还要安心养几天的伤。”
陆琦迟疑道:“陆大哥你似乎早就计较已定,却不知到底要我做些什么?而且方才谈论的话中丝毫没有与我安危有关之事。”
“好好好,终于上钩了!好累!”
陆仁阴阴地笑道:“怎么会与你无关呢?我先问你一句。当年孙坚跨江来袭,荆州兵将与其正面交锋可是他对手?当时的你虽说年幼,但也应该晓些事理了吧?”
刘琦道:“惭愧!荆州兵将无一人是其对手,当时若不是用蒯良之计侥幸击杀孙坚,只怕荆州早已尽失。”
陆仁道:“我去年到过柴桑,曾特意亲眼去看过鄱阳湖那里的三万江东水军,敢断言今日地江东兵势远在昔日孙坚之上。可反观一下荆州这数年来又如何?阿琦,你也别怪你陆大哥说话不留情面。荆州兵这些年一不曾习练。二不曾修护战船兵器。三者为将者骄横轻敌,一但孙权打过来荆州中人哪里能抵挡得住?凭他蔡瑁与其手下士卒,能行吗?”
刘琦无言以对,只是不停地摇头。再怎么说陆仁的这些话可不是无矢放的。
陆仁见状微笑道:“你也别沮丧,荆州旧有地士卒将官固然不行,但你忘了你在新野还有一个叔父吗?”
刘琦猛然醒悟过来道:“我明白了,陆大哥是要我在家父聚众议事之时举荐玄德叔父屯兵江夏!”
陆仁道:“正是。而且这也是你离开襄阳最好地一个机会,上次江夏叛乱地时候你就与刘皇叔一同去过,那么这次再一起去又有何不可?只是有几处要注意,一是江夏
死,你与刘皇叔不能屯兵江夏,依我看最好是请刘皇半数精兵暂屯夏口,一但江夏有何战事便立即发兵救援。另外新野乃是荆州北方门户,所以要让刘皇叔留下半数精兵强将镇守……记住。最重要地就是你一定要向令尊请缨同往夏口。若黄祖有失就直接领下江夏太守一职,表章迟些再上亦不迟。”
刘琦喜道:“此计大妙!如此我就能逃离虎口,免遭蔡后母暗害。”
陆仁道:“你也知道那蔡氏一心想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对你早已是百般见害。可惜你在襄阳势单力孤,我又除了能给你出几个主意之外再无用处,真正能助你一臂之力的只有刘皇叔。其实我这一计还有后招,只是有些阴损,不好开口。”
刘琦道:“求生之计何来阴损之言?陆大哥只管明言!”
陆仁看了刘琦许久,稍稍叹了口气才道:“孙权在攻打江夏时,要拦住刘皇叔,让他晚上半日才行发兵,如此一来黄祖必死,纵然不死江夏亦是难保。你与刘皇叔兵至江夏时我计孙权将士已然疲惫不堪,复夺江夏应该不是难事,黄祖若未死也会有失地之罪在身,不能复领江夏太守,这样你就可以顺利的领下江夏太守,因而在江夏安下身来。千万记住,到那时你一定要请刘皇叔留下来与你同守江夏,江东那些人可不是好应付的,再有进犯你也能有人助你守城。就算刘皇叔不肯留下来,你也要恳求皇叔留下些兵将于你方能万无一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