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道:“我为何如此?陆夷州又为何要孤身犯险,赶来汉中劝说主公?其中之意其实相差不远。至于主公那里也请陆夷州放心,亮自有安保之策。或许凭着亮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够真正劝阻住主公。”
陆仁已经明白了。他话多说无益,陆仁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深吸了口气道:“多谢先生!”
诸葛亮点点头,转头向赵云道:“子龙请安心。汝此去,汝之家人妻儿亮必会设计保全。”
“多谢军师!”
陆仁想了想,凑到诸葛亮的耳边低声道:“先生。如果你感觉罩不住了,必要地时候可以这样……”
诸葛亮听后微微一惊:“陆夷州,你在蜀中到底有多少子弟暗庄?”
陆仁摇头轻笑:“太多了,我自己都有些说不清。”
诸葛亮轻叹道:“不论为公为私,主公都不该去惹你。你处处在人之先,总是会令人防不胜防……即如此,亮到愿意给陆夷州之计来个锦上添花。”
陆仁奇道:“锦上添花?愿闻其详!”
诸葛亮摇着羽扇道:“主公在汉中集兵十万,意欲攻取汉中。只是此番兵马一出,主公必失却天下大义。陆夷州虽在荆襄、南中集结重兵成威逼之势,但陆夷州亦当深知蜀中诸将之能。蜀中实难轻犯。若是主公一意孤行,弃却西川改保汉中、长安亦无不可。只是凭主公的十万兵马想攻下长安尚且差些,所以如今主公在等的,应该是西凉马超的齐兵共进。”
陆仁道:“我已派出信使去知会马超,告知马超不可……”
诸葛亮摇头道:“马超与曹操有灭族大仇。陆夷州的信使不见得能劝住马超。依亮之见。陆夷州与子龙应先去一趟梓潼。”
“梓漳?”
诸葛亮道:“不错,梓潼。因为马云缘在梓潼。以陆夷州于马氏之恩,子龙与云缘之亲,并晓以天下大义、马氏于汉室之忠,再请云缘赶赴西凉去劝阻马超,如此方有把握劝阻到马超。”
陆仁恍然大悟,向诸葛亮恭敬一躬:“多谢先生提点!”
“事不宜迟,亦恐夜长梦多,陆夷州、子龙速去吧。亮再敬二位一杯!”
酒饮上马,诸葛亮忽然唤住陆仁道:“陆夷州,日前你与子龙同声高歌,歌可有名?”
陆仁在马上攥紧双拳,一字一顿的应道:“有!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诸葛亮在书房中静静的坐了一夜,口中也一直轻声低念着这句话。天已渐渐放亮,借着初阳晨曦,诸葛亮抬头看了眼案前的竹联。上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杯热茶与一小碗米粥送到了案前,陪着诸葛亮同样一夜没睡的黄月英轻声问道:“相公,你这样放他们走,真地对吗?”
诸葛亮轻叹道:“陆夷州说得对啊。主公与曹操之争,再怎么说也只是家人之斗;可是五胡进犯,却是我大汉江山的存亡之战。主公一意匡扶汉室,却只把眼光停留在了曹操的身上……用陆夷州那日在朝堂之上的一句话,主公的确是被自己所谓的大义蒙蔽了双眼。没有分清我大汉真正的敌人是谁。”
黄月英道:“偷偷救出陆夷州到也罢了,可是子龙将
诸葛亮端起了饭碗:“别说了。如果不这样,只怕没有机会让主公清醒过来,我也就没有机会劝阻到主公。天色差不多了,劳你再帮我备水更衣,我要去见主公。”
数刻之后,刘备聚起幕僚开会议事,可是众将之中不见了赵疑惑间,别院卫士赶来报知陆仁逃走;大惊中。赵云府中地从人又将赵云的留书送上——
“罪臣赵云百拜!
云自追随蜀公已逾十数年,叨窃厚恩,正当思报。今蜀公集众十万,欲进取长安,本为一战可擒曹贼之良机。但良机之时,五胡举众数十万侵扰中原,大有倾颓我汉室江山社稷之势。云本北疆常山之人。幼时多见胡虏残暴之行,故自幼立志,勤习武艺……”
信只看到一半刘备便掷书于地,仰天长叹道:“子龙去矣!”
众人大惊失色,却见刘备突然奔至殿门处发疯一般地狂叫道:“子龙,子龙!吾大业将成,你却又为何要弃吾而去!难道这个时候我兵发长安,剿灭曹贼,真的做错了吗!?难道我真的是那种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福贵的人吗!?子龙——”
此刻只有几个人能够明白刘备的心情。赵云是在刘备最失势的时候投奔的刘备,之后不管刘备怎样流离失所。赵云也和关羽、张飞一样是刘备最坚定的支持者。甚至于在很多时候,赵云对刘备地忠诚能让其他人感到惊呀。
众人议论纷纷,刘备忽然沮丧地转回身来,挥手向众人道:“都退下,都退下吧……孤想一个人静一静……”
张飞跳将起来吼道:“大哥,给俺两千人马,俺去……”
刘备突然暴怒着吼道:“都退下!”
刘备这一吼,张飞也只能愤恨不平的和众人一齐退出去。而在众人之中,只有诸葛亮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