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雨南洋_海西榕树【完结】(196)

  听了外公和岳父的话,卫忠华心里还是不踏实,他就找戴元和李沐文,这两个人都不在指挥部。刘二就问:“司令,要不要派人叫他们来?”

  “不要了。”卫忠华听说他们两个很忙,昨晚一整个晚上没有睡觉,就想自己去找找他们。

  卫忠华来到李家,李沐文的父亲一听到他到来,连忙出来迎接。

  “李老爷子,你怎么还没撤走?”

  “他们叫我走,我偏偏不走,又不是只有我不走,很多像我这样一大把年纪的人都没走,你别来劝我。”李老爷子还以为卫忠华来劝他搬离。

  卫忠华原本来找李沐文,听到李老爷子不想走,只好先处理这事情。

  “老爷子,是不是怕离开高坪,吃不好,睡不好?”

  “没这回事。我把家里的粮食和银子都交给沐文,家里就留些粗粮,你看这是他开的借据。”

  卫忠华接过一看,李家把大半钱粮捐助出来。

  “老爷子,你没必要捐这么多。”

  “我捐得不算多,你外公和你母亲,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捐出来。城里的民众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家里的粮食捐出来……”李老爷子笑着说。

  为了筹集粮食,卫忠华跟外公、岳父商量,能不能从富户借来粮食,在卫忠华前往苏拉威西岛期间,婆罗洲开展捐钱捐粮工作,这事情由李沐文负责。

  卫忠华听到民众自愿捐献,就要求李沐文留下备案,写好借据,等打完英国人后,再想办法还给民众。英国人在出征前半个月,卫忠华才知道英国人要来攻打婆罗洲,这短短十来天时间,卫忠华以为不会收集很多,听了李老爷子话后,他才知道所有人都尽己所能捐出钱物,连马来人也捐了不少。

  “老爷子,你呆在高坪,我们都很担心你,还要派人照顾你。”卫忠华劝着老爷子离开。

  “我知道你怕我们这些人拖累你们,既然司令开口,只要其他人搬离,我也跟着离开。”李老爷子也不好拒绝卫忠华的一番好意,他也表态。

  卫忠华为了等李沐文,就在李家用饭,果然吃的都是红薯。李家只能吃红薯,其他人家更不用说了。

  早在去年,卫忠华就开始在山地地区种植红薯,现在婆罗洲中部和苏拉威到多数都种植红薯,这是卫忠华解决粮食的一个办法。听李老爷子说,只要过了十月,红薯收获后,粮食不成问题。卫忠华听后,才放心下来。

  吃完中饭,卫忠华又和老爷子闲谈了一会儿,看见李沐文没回家,他就向李老爷子告辞。

  卫忠华离开李家,就转到戴元家,在戴元家门口遇到他的小儿子。

  “小兄弟,你爸在家没?”

  “没有,他都不在家好几天了。”

  “这红薯好吃不?”卫忠华看见他端着碗,蹲在门口吃饭。

  “一点都不好吃。”

  “不好吃,我怎么没看出来?”看见孩子大口吃饭,卫忠华很难看出来。

  “司令,你是来找孩子他爸,到屋里喝口水。”戴元的妻子出来一看是卫忠华到来,连忙请他进屋。

  “婶子,你也吃红薯。”

  “司令,全城的人都在吃红薯,我们怎么能够例外啊!”

  卫忠华确认戴元没有回家好几天,闲聊了会儿就离开。

  卫忠华离开戴家,就去找阿拉木丁。阿拉木丁也不在家,听管家说,阿拉木丁也没有例外,也在吃红薯。

  卫忠华没有想到讲究享受的阿拉木丁也吃起红薯,看来苦日子要开始。

  卫忠华还询问其他马来人生活情况。

  管家说:“司令,我们族人生活没问题,每个月大家领取一定粮食,吃饭问题没事,只是比之前困难了些。”

  管家见过卫忠华,他不敢隐瞒情况。

  李沐文收到捐粮后,实行战时配给制度,除了军营能够吃大米饭,其余人员每天领取的都一样,这是孙湖和骆绥兵规定,他们还带头示范,像阿拉木丁这些马来苏丹也只好吃起红薯。

  卫忠华还察看一些民众,大家都一样,都只能吃个半饱,生活质量下降不少,但是没有听过一个民众有抱怨之心。这让卫忠华非常感动,他们都停下做自己的事情,积极进入一些工厂,加班加点;年老的人也来帮助运输粮食。

  民众为了支持战争,节衣缩食;同样,军队也开展节约行动。

  卫忠华查巡了民众后,就直接来到兰芳城前线。

  “报告司令,兰芳城已经能够做好作战准备。”前来报告的是梁路义。

  戴元现在忙着组建高坪防御,卫忠华就任命梁路义为护卫军副军长,兼任前敌总司令,他带着5000护卫军和5万马来士兵,守卫兰芳城。

  “能坚持多久时间?一个月行不?”卫忠华问道。

  “保证完成任务。”从英军准备情况来看,兰芳城绝对是重点攻击目标,防御的压力很大。梁路义这次能够重新回到护卫军,是老爷子出面说情,梁路义也知道卫忠华的命令不能违抗。

  “这次作战,要尽量节约子弹。”

  上次梁路义节约弹药,被卫忠华批评,这次不一样了,要准备长期作战。要是生产的弹药不够消耗,战局绝对不利于独立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