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下来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要知道日本、韩国等,此时已经为美国代工一段时间对中国有相当的技术优势和工业能力,中国一对外开外,那就相当于对外开放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于是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个个都赚得盆满砵满一跃成为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日本、韩国等地的生活水平提升其人力成本也在相应增加,而中国百姓却穷得叮当响人力成本低廉,再加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就吸引全世界的资本家都到中国设厂投资……
当中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亚洲四小龙相对中国的技术优势就跟着消失了,以前满街都是日本货、韩国货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国产货,也就是中国自己占有了自己的市场,于是四小龙变成四小虫就是注定的。
此时张弛就是打算以这种模式发展冲绳工业,而且张弛也很确定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可是……”粱参谋问道:“我们……又该怎么开始呢?”
没有人有这方面的相关经验,所以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除了张弛。
“首先是发展基础建设!”张弛说:“比如水、电、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商船……想致富先修路嘛,这些是投资建厂的首要条件,否则就算我们有低廉的人力成本,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因为基础设施不足而导致成本增加!”
这一点,现代的中国是这么做的,而印度则是个反例。
与中国相比,二战后的印度有更好的条件,受英国殖民的印度拥有更完善的公路、铁路和工业体系,但印度偏偏想一步登天,不发展基础工业而发展不需要公路、铁路的软件业。
其结果就是:一天要停几次电、公路狭窄拥挤,铁路更是状况频发……任何一家工厂如果在印度设厂,都需要考虑比其它地方高得多的运营成本和运输成本。
“其次是发展教育!”张弛接着说道:“教育看起来是赔钱买卖,但是,只有普遍提高百姓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否则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稍有些难度的活就干不了,也就只能在家种田而无法利用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就是这么做的,一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很快就展开了义务教育……学校里读的书看似没用,什么语文、数学等,真正在生活中能用到的有多少?!
似乎都没用到!
但实际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时时刻刻培养着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使每一个劳动力在工作岗位上都能更快、更好的学会并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这一点上印度又是个反例,种姓制度使这个国家把教育机会大多留给高种姓,低种姓和贱民则基本只能听天由命……甚至有种说法,就是在印度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但印度还是有一半的人属于文盲。
这样的劳动力,对于现代化工厂来说,就算十分低廉但也无法使用,几乎就跟没有一样。
“最后,就是治安!”张弛说:“良好的治安环境,能够保障资本家的利益,资本家才能在这里安心建厂,工人才可以放心工作,整个社会才会良性发展。”
这一点就不用说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几轮“严打”,逐渐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而反观印度,则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不管哪个政党上台,他们最关心的是控制警察部队,因为只有控制了警察部队,他们才能利用警察去向百姓收受贿赂,然后再把自己投入到选举中的钱成倍的赚回来……于是,警察在街上索贿、要胁等都是常态,而这些警察一般都不是坏警察,因为他们收到的钱有相当一部份是要上缴的。
张弛这些话说完,会议室里半天也没声音,没人说好也没人说不好。
这倒不出张弛的意料之外,因为自己提的这些东西……那都是在几十年后才在中国实行的,在这时代可以说是太超前了,虽然这只是几个理念。
换句话说,与会的军官们谁也不知道这些方法是对还是错,没有验证同时目前也无法验证,于是也就无法做出判断。
张弛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张弛认为,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说明军官们看问题比较客观而不是一味奉迎拍马。
“这样吧!”张弛下结论道:“这些建议不是死的,也就是它们不一定对,试行一段时间看效果怎么样,如果不对再做更改,弟兄们觉得怎么样?”
“好!”
“没问题!”
……
军官们纷纷表示赞同。
第六百四十三章 实施
所以许多人惊叹于日本在二战后从废墟中迅速崛起,其实是不知道日本是怎么崛起的……
如果只看头尾:日本在1945年投降,此时被大量的燃烧弹另加两颗原子弹炸过的日本用“废墟”这个词来形容也不为过。二十年后,也就是到了1967年,日本GDP就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如果是这么看那的确很了不起,仅仅只用了二十二年,就由一个叫化子变身为土豪,简直有些无法想像。
于是人们就纷纷想从日本的成功中找出一些原因来并将其与日本人本身联系在一起……比如日本人团结、勤奋、敬业等等,甚至还更巩固了以福泽谕吉为首的文化优越论和人种优越论,认为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崛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