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是作为史迪威的翻译的身份存在的,所以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
“英国人有些顾此失疲了!”张弛回答:“不过我相信,如果让他们在英帕尔缓过气来,很有可能会再次找借口限制我们南下!”
“嗯!”史迪威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可以再等一等,让英国人再吃些苦头。等到英帕尔快撑不住的时候……那时动手也不迟!”
史迪威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且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等英帕尔快撑不住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日军也差不多筋疲力尽了……此时的英军和日军就相当于在争斗的鹬蚌,而中美联军就相当于得利的渔翁,很明显的是,鹬蚌争斗得越厉害,渔翁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
于是这时反而是中美联军在跟英国人扯皮了,蒙巴顿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史迪威尽快出兵,但史迪威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回答:“抱歉!路易斯,时机还不成熟。你也知道的,我们刚刚在八莫打了一场大仗,士兵需要休息,耗费的弹药也需要补充,我需要时间准备。”
史迪威说的这些情况也是事实,甚至美军加拉哈德部队都在八莫的战斗中崩溃而不得不拉到后方去休养……这一点蒙巴顿也是清楚的,于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史迪威能尽快的有所行动。
蒙巴顿不知道的是,中国军队其实并不像史迪威说的那么糟。事实上,不仅没有那么糟情况还相当不错……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为农民出身的中国军队有超强的耐力以及能吃苦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八莫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军队的士气。
也就是说,日军和英军在英帕尔打得不可开交时,缅北方向却是一反常态的寂静。
这让负责挡住中国军队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头皮阵阵发麻。
“加藤君!”田中新一看着地图,忧心忡忡的问着自己的参谋:“中国军队不寻常的寂静,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好像在计划着一场大仗!”
“中将阁下!”加藤回答道:“您多虑了,中国军队这样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英帕尔遭到进攻而无法将更多的空中力量和补给投入到缅甸!”
应该说加藤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第十航空大队的基地就在英帕尔,现在英帕尔被日军攻击,他们当然因为要保卫英帕尔而无法分身。另一方面,因为英帕尔告急,所以原本经过雷多运往缅北的物资大多都会被英帕尔截流,于是缅北的中国军队自然得不到更多的补给。
而此时的中国军队,他们打仗往往靠的就是“火海战术”,这没有大量的补给是做不到的。
其实加藤这是小看了美国后勤的能力了,通过雷多运往缅北的弹药就算被英帕尔截流但还是在孙布拉蚌堆积如山。
田中新一没有反驳,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愿如加藤君所言吧!”
第九十章 划江而治
在日军进攻英帕尔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军队又增加了一支换装美式装备部队……第五十师。
与之前的新一师、新三十八师及新二十二师不同,第五十师是一支完全由国内航运过来的新兵训练并装备起来的,所以这个师训练时间较长,现在终于能够走上战场了也只是作为预备队。
由于已经有四个师,史迪威就在编制上做了一个调整,他新建一个军也就是新六军,将原本在新一军建制下的新二十二师调到新六军。
也就是说,此时中国军队已完成换装美式装备的共有两个军四个师,分别是新一军下的新一师、新三十八师,及新六军下的新二十二师、五十师。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日本人进攻英帕尔还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如果继续这样等下去,其结果就是等到中国远征军全部换装完毕并拥有六个师十万人之众……而这一个师的中国军队就可以打日军一个师团,而且还是日军的精锐师团。可以想像,等到那时,在缅甸多线防御的日军十个师团就只有等着失败降临的份了。
所以日军发起的英帕尔战役从战略上还是正确的,只不过在战术上不应该在补给这么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匆忙间发起进攻。
当然,此时的英帕尔战役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张弛有意泄露给日军情报使日军得到大量的补给,这使得日军在英帕尔的进展十分顺利,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突破英军多重防御逼近到可遥视英帕尔的位置。
“张……”这天史迪威把张弛叫到指挥部,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道:“我们不能再等了,日军已经打到了蒙育一线,距离英帕尔不过几天的路程!”
对此张弛也是赞同的,虽说中美联军想给只求保住自己利益的英国人一点苦头吃,但是如果让日军拿下英帕尔,那对中美联军却没什么好处。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史迪威给张弛递上了一根烟,往椅子上一靠,有些郁闷地说道:“我那些参谋……他们想出来的方案只会是前进,前进再前进,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打,我们很有可能打到半路就会被日本人拦住。我想,这或许也是蒙巴顿所希望的!”
张弛点了点头。
张弛可以理解史迪威身边那些参谋所提的意见,美国人嘛,他们觉得战争就是用飞机大炮再加上坦克步兵平推,其它什么策略都是多余的……对他们来说,战争比的就是谁的装备好拳头硬,谁能撑到最后谁就胜利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