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椎名君手里的飞行部队有这个能力的话,我当然不反对!”
椎名太郎不由一时语塞。
飞行员出身的他很快就明白的栗林忠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一号机场就在386高地旁边,而且到时还会一阵烟雾弹和炮弹激起的粉尘,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看清下方的目标并实施轰炸,尤其是此时的日本飞行员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战斗经验只会开着自杀式战机撞向敌舰的菜鸟。而如果没有炮弹和烟雾的话,那令人恐怖的“地狱猫”战机只怕又会飞到空中把日军战机当玩具打了。
这时椎名太郎不由有些佩服栗林忠道,暗道这个陆军的土包子看来知道的还挺多的。
补给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事实也的确像栗林忠道估计的那样,中国军队因为没有雷达,同时又被烟雾和炮声掩盖了日军运输机的声音,所以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应有的反应。
其实还是中美联军还是有时间做出反应的,因为日军出动的是100式运输机,这种运输机的最高航速只有470公里每小时,而美军“地狱猫”战机的最高航速达到600公里每小时,“地狱猫”及时起飞的话完全有能力追上日军这些运输机并轻松将其击落。
但张弛却认为没有这必要。
原因一方面是此时一号机场还在日军炮火的封锁中,起飞是个相当危险的动作。
另一方面,则是日军的运输机在到达硫磺岛上空并投下补给时其实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再派飞机追上去将那些运输机干掉也改变不了什么。
更何况,从某种程度上说,张弛还宁愿日军多得到一些补给,因为这样他们才更有可能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攻。
接着战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不只是张弛所在的中国舰队海域,就连硫磺岛也陷入了一片沉寂。
双方这样也是有各自的原因。
日军方面是希望多存储些弹药以备发起发攻时突然爆发。
而中国军队方面……其实中国军队并不担心弹药不足,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舰队并没有遭受到多大的损失,舰队很快就会打回来并且为他们提供补给,而美国人的运输船队还会源源不断的把补给送来。
但是,他们却要做出一番样子让日本人相信他们也在节省弹药。
于是,敌我双方就像是约好了停战似的,既不打枪也不打炮,硫磺岛上就只有一阵阵海浪拍打礁石的“哗哗”声以及海风的“呼呼”声。
接着,夜幕很快就降临了。
这时敌我双方才渐渐活跃了起来……日军希望能乘着黑夜尽可能的展开自己的部队,最好还是能在敌人没发现的情况下潜伏到敌人阵地前,这样在战役发起时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敌人的阵地。
同时,为了能够顺利攻进敌人防线造成敌人的混乱,日军又积极发起渗透战。
而中国军队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甚至还一如即往的对日军展开反渗透。
所有的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仗即将拉开帷幕。
第四百三十三章 航空战列舰
战斗在凌晨五点准时打响。
最先开火的是日本海军……小原直人少将带领着一支从菲律宾海域几经周折赶到硫磺岛海域并投入了战斗。
这支舰队包括1艘混合型航空战列舰,3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两艘油轮以及1艘运输船。
其中新出现的玩意就是混合型航空战列舰……所谓的混合型航空战列舰,指的就是既有战列舰功能又有航空功能的战列舰,这东西在以前是没有的,因为日本包括美国在内都在相当程度上奉行“大炮巨舰”政策,这个“大炮巨舰”指的就是战列舰,也就是说战列舰在舰队里的重要性是排在首位的,当然不会对它进行改动。
但是……随着战争进行到白热化,交战双方都充分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而原本处于重要地位的战列舰却变成了鸡胁。
之所以说鸡胁,是因为战列舰这东西让它参加战斗吧……其火力又基本得不到发挥,炮大舰大有什么用?还不是成为敌人轰炸机的目标,整场战斗下来几乎就是防空炮有点用,舰炮想打都找不到目标。
让战列舰去护卫运输队吧,航速慢的战列舰还真不如吨位小、更为灵活的驱逐舰。
反之,如果战列舰被击沉了那就损失惨重了。这里所说的损失惨重指的是造价,此时的战列舰在造价上普通高于航母,比如“大和”号战列舰造价高达1.2亿日元,而“翔鹤”号航母的造价只有八千万日元。
所以,很快大家都认识到战列舰这玩意就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它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多。
当然,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作用,比如在敌我两军纯军舰的海战……不过这种海战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就算是铁底湾海战那也是因为在夜里战机无法作战。再比如,战列舰上的巨炮还可以为岸上的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不过战列舰这东西如果说要沦落到当作炮兵用,那也只能说是一种悲哀了。
另一方面,日本人又没有美国人那么阔气。
美国人也有战列舰,但美国人不缺资源、不缺钱,他们知道战列舰没什么用就尝试把它当指挥舰,或者让其退役甚至把它当摆设都没问题。
但是日本缺资源、缺钱,让他们把耗了这么多钱和这么多上等钢铁的玩意退役或是当摆设,那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