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习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许还没什么,但如果是在补给被敌人切断的时候……
“营长!”赵敬平向我报告道:“敌人已经开始撤退了!”
我想也没想就回了两个字:“关门!”
“把命令传下去!”赵敬平朝步话机叫道:“关门!”
于是另一场战斗接着就打响了……
随着一阵枪响之后,前后只有十几分钟……那些被苏军占领的山口就再次回到阿富汗游击队的控制中。
这并不是说苏军战斗力强不强的问题,而是驻守在山口上的那些苏军对游击队根本就没有防备……
一方面他们总以为战场都延伸到五号山口了,那么他们这些一号、二号等山口当然在就没有什么危险,更何况这时还是白天。
另一方面,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阿富汗游击队就躲藏在他们脚下……
再加上前线惨败的消息传来使他们根本无心再战……于是阿富汗游击队就乘着这个时候从坑道里爬出来对山口发起了突袭,三下两下就把山口给夺回来了。
这一来就使苏军阵脚大乱……要知道山口可是控制着每段山谷的咽喉之地,失去了山口也就意味着退路被封死,同时也意味着后勤补给被封死……这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简直就是个恶梦!
坦克再先进有什么用?一辆坦克包括穿甲弹在内不过三、四十发炮弹,炮弹打完了就是一堆废铁!
装甲车再能跑有什么用……没有柴油看你能跑到什么时候!
……
于是山口的失守很快就造成了苏军部队的一阵恐慌,大批的苏军驾着各式车辆和坦克像潮水般的往山口涌去……他们希望能够在我军还未在山口上站稳脚根的时候凭借着机械化部队的火力和装甲强行冲出山口!
这种想法当然是对的……事实上,南面的苏军就很成功的冲出了山口……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南面的苏军并没有深入山谷腹地,他们从头到尾就只打下了两个山口,其主力部队也是一直都在山谷外驻守……打下的山口少,而且主力部队还在山谷外……这就使他们要冲出山谷要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我们在南面也没有安排多少兵力,不只是兵力少,迫击炮、防空炮等也都是北多南少,这也使得南面的苏军没有费多大力气和伤亡就冲出了两个山口……毕竟苏军是现代化军队,他们手里有大量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车等,而南面的游击队手里绝大多都是突击步枪和轻机枪……这些装备是不可能会挡得住苏军的机械化部队的。
但是北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北面的苏军一共有一个团的机械化步兵营另加一个营的空降兵……扣除苏军放在山谷外殿后的两个连以及在战斗中的损失和伤亡,苏军在北面山谷里的总兵力大约有一个团左右。
这兵力说起来也不少,与我安排在北面的游击队总兵力不相上下……要真硬碰硬的打起来苏军占有装备和训练上的优势,我们只怕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问题是……苏军这个团一共占领了希杰奥四个山口……现在四个山口全落入我军手中,也就是这个团一下就被分成了四个部份,每个部份只有一千人不到……而且这一千人还是首尾不能呼应无法互相支援……中间被山口隔开了嘛,那一个个山口就只有几百米宽,两侧工事上的轻机枪都能扫射得到。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团结力量大……在战场上其实也是这样,如果一支部队被分割成几个无法联系、无法协同的几部份,那很有可能就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就比如说现在……敌我双方人数都差不多,苏军在装备和训练上还占绝对的优势……但我们却可以用小部份的兵力把他们分割成四段,接着再以数倍的兵力一段一段的将其吃掉。
苏军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们毕竟也是一个战斗国家,虽然这几十年没打过仗但总算也积累了不少战斗经验……所以这点常识也是有的,于是第一反应就是尽全力拿下山口打通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打通整支部队的补给线……
苏军的进攻还是像之前的那一套……在直升机火力的掩护下对山口发起两面夹攻……
直升机还是米24……它们可以说是这次苏军投入到希杰奥三十架米24里硕果仅存的六架,之前因为担任着高空侦察的任务所以逃过一劫,现在就担任起为苏军打通退路的任务。
地面部队就是装甲部队与空降部队……苏军慌乱是慌乱,但我还是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攻势之前要强大得多。
这其实很正常……之前的战斗可以说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这是在阿富汗打仗,没有那种保家卫国的精神支撑着,而且打赢打输跟自己都没多大关系,所以大多数苏军都选择明哲保身……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有哪个苏军说是为祖国、为人民而战,那铁定会被战友笑掉大牙了……因为大多数苏军都认为这场战斗不过就是政治家玩的把戏,他们只不过是政治家的炮灰而已。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整整一个团的苏军被困在希杰奥山谷里,要么冲出去要么就死在这里……而且,因为之前我们差不多轰掉了一整个米8机群,所以苏军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把他们这个团吃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