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点头道:“罢了,事已至此,也无可挽回。但你要明白,新皇登基,于你大为不利。将来对你的清算恐怕是无休无止了。平静日子不会长久了。”
“我明白。”王源沉声道。
高仙芝叹了口气,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轻声道:“罢了,这件事暂且搁下,毕竟目前还无人敢动你。你应该上表恭贺新皇登基,看看能否缓和一下关系。虽然我也知道那可能是一厢情愿,但作为臣子该有的礼节还是要的,不要被人抓住了把柄。”
王源笑道:“兄长觉得我是那种不知礼节之人么?我早已上表恭贺了,而且是以你我联名的名义。你我是神策军的正副元帅,上表联名也是应该的。”
高仙芝笑道:“那是自然,还好我没写贺表。我本也想写联名贺表上奏,但担心你也会这么干。若是新皇陛下受到两份我们联名的贺表,那可就是显得矫情了。”
王源微笑道:“心有灵犀一点通,兄长和我总是想到一处了。两份联名贺表,新皇怕是没那么大的面子。”
高仙芝哈哈而笑,笑罢正色道:“贤弟,你可知道李瑁去灵州到底是去干什么了么?”
王源微笑道:“是否是向回纥借兵了呢?”
高仙芝惊愕的张大嘴巴,看着王源道:“原来你竟然知道这件事了,我还以为你不知此事呢。”
王源微笑道:“我当然知道,我虽非手眼通天,但我可也不是瞎子。李光弼郭子仪欲借回纥兵马,密奏陛下。陛下派寿王去灵州同回纥人商谈此事,这些事我知道的清清楚楚。只是我没有跟任何人说,也没有告诉你。因为我知道,不用我写信告知你,咱们在朔方军中的耳目也必会很快的将消息禀报于你。”
高仙芝皱眉道:“你既知此事,为何不加以阻止?引回纥兵马入唐,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后患无穷。”
王源摇头道:“兄长,你以为我说的话会有用么?陛下偷偷的让寿王去商谈此事,便是不想让人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干便是引回纥兵马扩充兵力,达到制衡我的目的,你以为我知道了此事还能出来阻止么?”
高仙芝愣了愣,终于长叹一声道:“说的是,陛下这么做便是针对你的。他已经对你毫无信任了。神策军在他看来,也不是大唐的兵马,而是威胁大唐的力量了。”
王源道:“是啊,所以我无法阻止,我也不能阻止。他们父子要怎么干便怎么干吧,我越描越黑,索性眼不见为净。”
高仙芝沉思片刻道:“贤弟,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太上皇和新皇早有默契,新皇于灵州登基之事怕是也早有预谋了。借了十万回纥兵撑腰,登基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王源点头道:“兄长明白这个道理,我便不多赘言了。”
第929章 倾力
高仙芝长叹一声,沉声道:“还有一个极为重大的消息要告诉你,李瑁在灵州登基之后便立刻下旨,朔方军和十万回纥联军已经大举南下,我来时他们已经抵达蒲州,距离长安一步之遥。看这架势,是要进攻长安了。”
“进攻长安?”王源惊愕叫道:“开什么玩笑。”
“我岂会和你开这种玩笑。”高仙芝咂嘴道:“这就是我亲自回来见你的原因。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源思索片刻,呵呵冷笑连声“这是真的疯了,居然要攻打长安么?就凭那十万回纥兵和那六万新募的朔方河西联军?长安城若是这么轻易便能被攻下,我们又何必要拖延至今。我明白了,他们是想要抢在我们之前拿下长安,平叛的功劳他们不想让给我们神策军。他们要证明没有我神策军他们一样能收复长安平息叛乱。呵呵呵,我真是服了这父子两个。李光弼和郭子仪也疯了么?他们不知道即便攻下长安,代价将是他们难以承受的么?”
“郭子仪死了。”高仙芝道:“我们的内线传来消息,郭子仪不知为何同李光弼意见相左,在宁远城中,有人看到李光弼亲手命人斩杀了郭子仪。”
“什么?”王源再次惊愕。历史上著名的平叛将领郭子仪居然就这么被杀了。他还没有为平叛做出任何的贡献,就这么死在了李光弼的手中。历史的细节还是最终走上了另外的方向,这个人就这么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了。不用说,要么是在李瑁登基之事上或者是借兵之事上和李光弼和李瑁意见相左,而已经一心要借外力充实实力,实现登基的李瑁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李光弼这个人也彻底的暴露了,此人可不像他外表那般的儒雅。
“可惜了。郭子仪和我也有些交情,当年他还率军在巨石关外救过我们。没想到就这么便死了。”王源叹道。
高仙芝沉声道:“是啊,世事难料,由此可见新皇手段之果决。你似乎对他们攻长安的举动很是不屑,但在我看来,他们或许真的能得手。毕竟十万回纥人的战力还是有的,加上现在叛军内部并不和睦。安庆绪杀父自立后,史思明已成孤军。叛军人心惶惶,很难说结果如何。只是即便攻下城池,兵马损失一定极为惨重。我之所以回来见你,便是想当面和你商议,目前这局面,我们该如何应对。神策军要不要参与进攻长安,毕竟眼睁睁看着李瑁攻城受损,于平叛大局不利。”
王源看着高仙芝道:“兄长,你认为该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