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等待已久的大军的补给终于抵达墨脱城。这些从剑南运来的物资可谓跨越了千山万水。很多物资都是从成都始发,抵达姚州之后再从姚州到律賁城再一路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送来,可谓艰辛无比。押运粮草物资的数千蛮兵和数千剑南军也一个个累得灰头土脸,这一路上为了能及时运达物资,他们着实吃了不少的苦头。
数十万支箭弥补了箭支的消耗。近两百车的粮草也能让五万大军支撑到下一次粮草的运达。除此之外,王源特意交代的五车重要的物资也随行运达。那是两千颗霹雳弹。按照王源的要求,成都的军工厂正日夜连轴转生产着这些霹雳弹,这一批两千枚霹雳弹正是在大军出发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造出来的。按照王源的命令,这两千枚霹雳弹也尽数被送达军中。
王源喜出望外,有了这两千枚霹雳弹,加上军中尚存的六百多枚霹雳弹,自己便有了和吐蕃主力大军交战的本钱。想想一下,这两千六百枚霹雳弹若是在尽数在一座城池中炸响,那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见识过霹雳弹威力的宋建功等人见到这么多的霹雳弹被运来,也都喜笑颜开摩拳擦掌。
随着粮草物资抵达的还有些王源的私人物品,那是家中的妻妾们送来的一些吃穿之物。李欣儿代表兰心蕙和青云儿紫云儿等妻妾写来了一封信。内容无非是告知家中妻女情形,让王源不要担心家中之事,一切如常云云。信中特意告诉王源,大小姐舜华已经能在人的看护下蹒跚而行了。信上说某一日大小姐忽然冒出了一句“爹爹”,让人很是意外。
王源读完信后沉默了许久,心情很是复杂。自己错过了大小姐的成长岁月,甚至连她第一次叫自己都没听到。将来还不知要错过多少她的成长,不免甚是遗憾。但自己也是身不由己,他不得不如陀螺般的旋转,永远也不能停。一停下,便有不知什么样的灾难发生。为了妻女能够幸福平安的成长,这些遗憾也只能让它成为遗憾了。
补给物资抵达,王源下达命令次日大军开拔往西北逼近匹播城。就在第二天的上午,全军正忙乱的开始准备离开墨脱城的时候,另一拨人却从西边的山道上抵达了墨脱城。
这一群人居然是从京城而来传旨的队伍,一名传旨内侍带着十几名随从千辛万苦的从京城赶到。攻下律賁城后,王源立刻派了快马进京报捷,告知朝廷剑南军的进攻路线和战果。一个月后,朝廷终于有了回音了。
王源立刻带人迎接传旨内侍,那内侍累得连马背都坐不稳,王源命人将他们让进城里,传旨内侍喝了一大瓢水,这才喘息着叫道:“请接旨吧。”
王源率领众将跪倒接旨,那内侍取出圣旨一通朗读,圣旨的内容乏善可陈,无非是嘉奖赞许之语。看的出来,玄宗对于剑南军的战果很是满意,对军中将士也做了许多的许诺,表示凯旋之后一一嘉奖云云。但王源听了半天没听到什么实际的内容。王源最希望听到的其实是圣旨中朝廷对于这次讨伐吐蕃的最终的态度和底线,但现在看来,玄宗好像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圣旨上也丝毫没有任何的指示。
接旨谢恩之后,那内侍拉着王源到一旁,从怀里摸出了一封信来交给王源道:“这是杨左相托咱家给王节度使的信,咱家亲手交给你了也就放心了。”
王源忙拱手道谢,他知道这封信中才会有自己想知道的答案。朝廷关于这场战役的态度杨国忠必会在这封信中告诉自己。于是忙命任引了传旨内侍去休息,命人好好的照顾他们,自己回到住处拆开那封信细细的研读。
“王老弟台鉴,闻你连夺两城之捷,本相喜不自禁。捷报报之陛下之后,陛下也高兴的夜不能寐。陛下连称你是我大唐良将,对你赞不绝口。本相也沾了你的光,蒙陛下隆恩赏赐了一顿丰盛的御宴。老弟回京之时,本相还你这个人情,也请你吃一顿便是。”
王源面露微笑,他能想象出玄宗和杨国忠高兴的样子。玄宗的高兴是发自肺腑,杨国忠的高兴是因为自己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他,他需要自己的成功作为他在朝中的底气。但无论如何,这两人的高兴不是虚假的。
“但是老弟,有件事我却不得不说你几句。你随同送捷公文写给我的信我看了不下十遍,对你信中的一些言语我却不敢苟同。你希望朝廷在恰当之时同吐蕃议和的建议,本相却无法为你向陛下进言。你恐怕尚不清楚整个战局的战况,那么本相便将各路兵马的战况跟你说一说。在我写下这封信的时候,西路高仙芝的安西军已经拿下了吐蕃西境的穹隆银城,距离逻些城只有三百余里。北路河西军和陇右军也斩获大胜,五万兵马大破八万吐蕃北境主力大军,已经拿下了石堡城正往南挺进。老弟啊,不只是你的剑南军取得大捷,其余两路兵马也都取得了大胜。现如今整个站局对我大唐极为有利,三路大军正朝吐蕃都城逻些城逼近,正如陛下而言,这是灭吐蕃的最好时机,这个时候,你要本相向朝廷提出和吐蕃议和之事?这岂非是在陛下的头上浇一瓢冷水么?”
王源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是他第一次获悉其他两军兵马的战况。自大战开始以来,三路兵马因为相隔遥远,各自为战,根本无从得知对方的消息。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西路军和北路军也取得了大胜。这本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但不知为何,王源却感觉到了一丝隐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