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奇道:“高仆射被罢官,应该是杨坚的错,难道高仆射有什么不对?”
封伦叹了口气:“他就是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知道君臣之道,觉得自己功劳太大,所以可以对立储之事也指点江山。陛下,裴寂虽然还没到高颖当年的位置,但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他到处推荐跟自己关系好的人为官,甚至是收受贿赂,这还没有当年高颖的公心哪。”
李渊咬了咬牙:“你是不是因为裴寂向朕建言,对你不可重用,从而心怀怨恨,要说他的坏话?”
封伦摇了摇头:“不,我知道陛下除了自己的亲儿子外,最信任的就是裴寂了,您跟他多年老友关系,甚至某种程度上比儿子更亲。但是正因为这点,您有时候才会感情用事,明知裴寂并不是宰辅之才,却托以国事,我只想提醒您一句,真正能靠的住的,还是自己的手足骨肉,他们有这个能力。”
李渊摇了摇头:“不行,孩子们还太年轻,很多事上,还需要裴寂把握大局。”
封伦正色道:“裴寂并没有这个能力,他的政治能力尚可,但军事能力根本不行,这次出征并州,陛下以他为帅,就是一步大大的错棋。”
李渊的脸色一变,厉声道:“封伦,你想清楚了再开口,这回朕让裴寂挂帅出征,怎么就是错棋了?他的方案是镇守介州,扼霍州峡谷,也就是鼠雀谷的北端,与太原成为犄角之势,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有何不妥?”
封伦叹了口气:“表面上看是很好,但介州不是太原,这并不是一座坚固的城池,无法入城据守,裴寂有三万大军,只能驻扎在城外,这就给了刘武周主动出击,攻击他大营的机会。”
李渊笑道:“三万大军,在度索原上扎营固守,哪会给敌军什么机会?”
封伦摇了摇头:“我就是从并州来的,对那里的情况我很清楚,度索原确实是险要之处,但最大的问题是水源缺乏,离汾水有几十里地,而原上又缺乏泉眼,很难供应三万大军的饮水需要,现在有大雪,还看不出什么,一旦雪停,就等于断了水,到时候裴寂就无法防守,只能移营去汾水一带,只要他一动,高度机动的刘武周军骑兵,就可以拦腰截击,裴寂必败无疑!”
李渊听得冷汗直冒,连忙在案上摊开了一张舆图,仔细地看了起来,他一边看,一边头上出的汗更多,喃喃地说道:“啊呀,说的还真是,这么明显的问题,裴寂怎么就疏忽了呢?”
他说到这里,突然抬头看向了封伦,沉声道:“你既然已经看出了这点,为什么不向裴寂说清楚呢,跑到朕这里说,算什么事?”
封伦叹了口气:“裴寂不喜欢我,连面都不肯见,他宁可收了裴虔通的好处给他写信推荐,也不愿意见我一面。他的周围僚属,多是文官谋士,写写文书,管理粮草还行,却无一个宿将帅才,这话没人跟他说,我想说又说不上,现在只怕刘武周也已经看出他的这个弱点,会加以攻击了,陛下,您要做好并州局势雪崩的心理准备啊。”
李渊咬了咬牙,转头对着殿外沉声道:“来人,快来人,马上拟敕,向并州的裴仆射传诏。”
正说话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似是有人一路小跑过来,李渊的脸色一变,沉声道:“何人如此大胆,朕不是说了今夜不见任何人的吗?”
屈突通的声音远远地从门外传来:“陛下,大事不好,裴仆射大军在度索原惨败,全军覆没,裴仆射只身逃回南边绛州,向陛下求救!”
第2458章 封伦献计(二)
李渊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看着门外屈突通的方向,失声道:“什么,裴仆射败了?这是怎么回事!”
屈突通缓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塘报,本想对李渊说话,但一看正跪在地上的封伦,马上又警觉地闭上了嘴巴。
封伦微微一笑,说道:“屈突尚书(屈突通时任兵部尚书),宋金刚应该是派兵截断了裴仆射大军的水源,逼其移营的时候发动突袭的吧。”
屈突通的眉头一皱:“封先生怎么会知道这一点?难道你的情报比军报更快?”
李渊叹了口气,看向封伦的双眼中已经多了几分信服的神色,他对屈突通说道:“知道了,屈突尚书,你退下吧,朕还和封先生有事相商。”
屈突通微微一愣,晃了晃手中的塘报:“可是这前线的军报……”
李渊摆了摆手:“朕要好好想一想,战报朕已经知道,你先退下吧。”
屈突通勾了勾嘴角,行礼而退,李渊的目光落到了封伦的身上,沉声道:“封先生,让你说对了,朕以前一直以为你不过是个文官,想不到你对军机,居然还如此地在行。难道以前大权臣杨素这么看重你,说你当居他的位置。”
封伦微微一笑:“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光会些内政税赋之类的文官技能,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关陇世家子弟,要的是文武双全,这行军作战之事,也是少不了的。草民弱冠从军,跟着杨素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兵书更是熟读,这些方面,不会差的。裴寂的才能是在内政上,他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所以一看他的那个布置,我就知道他会吃大亏。”
李渊叹了口气:“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晚了。封伦,你看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是好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