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东游击区普遍建立了反日会,仅珠河县就有会员约1万人。
在被称为红地盘的根据地,普遍建立起农民委员会,珠河县还成立了农民委员会总会,下设总务、武装、生产、拥军、经济、肃反、妇女等7个部门,代行政府职能。1935年10月成立的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就是在农委总会基础上建立的,总会会长吴景才任县政府主席,人们都称他“吴县长”。成立大会发布《大中华民国珠河县革命政府布告》,号召珠河人民在革命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反日活动,发挥各种反日群众组织和反日武装的作用,粉碎敌人的秋季“大讨伐”。
在游击区和根据地,还组织了农民反日自卫队、青年义勇军、模范队,与南满的农民自卫队和青年义勇军类似。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在三股流成立时,除其他各界人士外,有农民反日自卫队和青年义勇军、模范队4000多人参加庆祝大会,并接受检阅。用当年老人的话讲,洋枪土炮“扎枪头子”(红缨枪),那也是刀枪如林“海了去了”(形容极多的样子)。
红地盘内建有兵工厂、被服厂、医院,还有学校,孩子免费读书。没收汉奸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不收地租,军烈属的土地实行代耕。税收是低额累进制,五垧地以下每垧每年五角钱,五至二十垧每垧一元,二十垧以上二元。而日伪统治区为每垧一至二元。红地盘的税率低于“满洲国”,连日本人都不能不承认。胡子不敢来,棒子手、砸孤丁、小线绝迹,在那个遍地起胡子的年月,堪称奇迹。
日伪当局称:“珠河地方俨然成为一共产王国。”
1933年6月13日,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会议上,参谋长小矶国昭中将说:“恢复治安的手段,有讨伐,有招抚,有政治工作。但军队恢复治安的唯一无二的手段是讨伐。”
“九一八”事变不久,关东军即抛出“治安第一主义”。无论北进苏联,还是西犯华北,它都必须把治安放在首位,把个安稳的东北拿在手里。对于大规模的义勇军比较好办,通常是两翼迂回,飞机、大炮一通轰炸,正面一攻,就解决问题了。可面对到处都是、四处出击、打了就跑的小股义勇军,就有些蒙,找不着北——用当年老人的话讲,叫“抓瞎了”。
开头,自以为大局已定的不可一世的鬼子,几十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也敢出城,结果到处挨打,有时连根毛也回不去。即便大部队行军,这一枪,那一枪,只闻枪声,只见伤人,不知道对手在哪里。随着兵力增加,日军战术也不断变化。1935年前,通常都是落雪后“讨伐”,多则两三个月,少则几个星期,搜山沟,见影儿就追,见道就钻,常中埋伏。之后,一是不受季节限制,特别是从秋至春的树叶开门时期,经常连续不断地“讨伐”。二是分散配置兵力,密切通讯联系,把住重点村屯和交通要道,发现对手即行追击、包围,不拘地区穷追猛打。以上为所谓“治标”,即军事“讨伐”。三是建立“集团部落”,推行保甲连坐,组织伪自卫团,修筑警备道路,架设警备通讯网,收缴民枪,进行经济封锁,即所谓“治本”。其中最阴险、毒辣,也是对抗联危害最甚、堪称致命的一招,就是集甲并村,大搞“集团部落”,实行“民匪分离”,制造无人区。
笔者上个世纪采访到的八十岁左右的乡间老人,唠起当年,常挂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到哪儿都能刨两垧地。”就是这种魅力,吸引着一代代闯关东的人们。无论是被称做“大界”的平原,还是山边、山沟,大都为山东人的移民,这一家,那几户,过着一种远离尘世的日子。1935年10月15日《胡仁给中共吉东特委的报告信(第四号)》中说:“农民皆散居于各山沟里,零落如早星,十家二十家在一处很少,虽有火车路(宁、密)及汽车路(林口至梨树镇,林口至勃利县)也不能使农民集居于一处。”而1937年5月《关东军参谋部关于最近满洲国的治安》中说:“在习惯于旧军阀苛敛殊求的山里僻地居民之中,尚有很多不知已经建立满洲国和不知官宪恩惠的人们,这种民众和匪贼很和睦,把匪贼作为自己人,将讨伐队的行动等传告匪贼。”之前的1935年12月《关东军参谋部关于昭和十年秋季治安肃正工作概况》中,则说:“民众对匪贼之认识是极为良好的,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有不共戴天之仇。”
对于这些“零落如早星”的农家,就是胡子也不会轻易骚扰的。一是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抢,二是离不开这些人,起码到那儿可以歇歇脚,吃顿饭。而从游击队到抗联,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所到之处都有人家、群众。
1933年春,伪磐石县参事官荒谷千次和伪额穆县参事官蛸井元义等人,向伪满民政部建议设立“集团部落”,当年即在磐石县试行,第二年又在额穆、敦化、桦甸等县实行。同年12月3日,伪满民政部发布969号《关于建立集团部落训令》,遂在东北各地普遍推行。
所谓“集团部落”,就是将平原和山区零散居民强行驱赶至一处居住。“一个部落以收容八十户至一百户(四百至五百人)为宜。这对于警备和经营都有利,如六七十户以下,居民自卫力量不足;二百户以上,则统治上又有困难。”部落面积,“建成周围四百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建设位置:(1)匪贼时常经过或物资供给地等重要警备线上;(2)经济资源丰富的地方;(3)易于警戒和自卫的地方;(4)供水方便和比较干燥的地方。”“建设次序:(1)建立铁丝网、土墙和炮台;(2)建造公共建筑物(部落办公室、自卫团室)和伪装房屋;(3)建筑住房;(4)打井和建造附属建筑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