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容青史尽成灰_张嵚【完结】(181)

  这段艰辛的童年,对杨震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家穷,就要艰苦奋斗,身为长子,更要承担责任,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你要咬牙挺过去。挨过饿,也就知道别人挨饿的滋味,草民百姓的冷暖辛酸,杨震小小年纪就已尽尝。可以想象,他后来在官场上的心忧黎民,坚韧顽强,敢于担当,皆是来自于此。更重要的是,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故,父母始终要求他要“有大志”。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人生遭受怎样的打击,他始终没有抛弃一样东西——理想。

  当然,如果那则吃馒头的传说是真的,那么从此时开始,杨震也一定明白了他人生里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该你吃的,不能吃,不该你拿的,更不能拿。

  可理想不能当饭吃,母亲只是粗通文墨,杨震虽聪明好学,没有名师指点还是不够,要请老师,家里没钱,成才也就困难,虽说“有大志”,前路却照样迷茫。母与子,就在这苦日子里熬着,明天在哪里,不知道。

  熬到杨震15岁那年,“明天”主动找上门来了——太常恒郁。

  “太常”,是东汉的官职名称,主管宗庙祭祀和朝廷礼仪,相当于“文化部部长”。身为“正部级”的恒郁,在当时还有另一个身份——大师。他是东汉儒学宗师,一生桃李满天下,教过的学生里,有一个叫刘庄,即历史上的汉明帝,还有一个叫刘肇,即历史上的汉和帝。套用史书上的话说,此人“两代帝师,可谓亚圣人”。

  “亚圣人”恒郁找上门,绝非心血来潮,他是杨震父亲杨宝的生前挚友,这次是来顺道探望一下,然后就见到了杨震。“亚圣人”的眼光自然不差,一番交谈后大为赞叹,当场决定收杨震为徒,命杨震随自己去洛阳求学。

  这样的好事,杨家上下喜出望外,母亲命杨震立刻收拾行装。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走时必然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但杨震的母亲却很平静,只是说了一句话,作为对儿子所有的期望。

  “若负汝父之清名,则永不相认也。”

  杨震含泪叩别母亲,这句话,一字一句,铭记于心。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

  【二】

  杨震就这样跟随恒郁,到京城洛阳做了“南漂”,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作为恒郁门下的插班生,他悟性极强,学习刻苦,很快就成了优等生。恒郁不但教授他儒家学问,更教导他要博采众家之长。杨震一一谨记,不但通读各类儒家典籍,同时也广泛涉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各门学问,经常参加京城各学府的集会交流,对各类学问大胆评说,令众青年才俊折服,又兼他为人正派,口碑甚好,不出几年,就有了“立身刚正”“明经博览”的群众评语,可谓是全面发展的“三好生”。

  但恒郁对杨震更重要的影响,是做人。

  恒郁此人,除了是彼时知名的学问家,更是出名的直臣,他的官职是“太常”,执掌国家的宗庙祭祀以及礼仪规范,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死理。比如朝廷礼仪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哪怕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他都要据理力争。大事情更不含糊,皇帝想铺张浪费,或者大臣想借“搞活动”揩油,犯到他手里总要闹个天翻地覆,动不动就在朝堂上开炮。比如有一次汉章帝出巡多花了点钱,恒郁知道后大怒,连篇累牍地上奏折,非要汉章帝承认错误,气得汉章帝命卫兵把他拉出去,他竟一怒之下在家罢工不上朝。事后还是汉章帝亲自去他府上探望,好言好语一番才算了事。

  而在教育工作上,恒郁也不含糊,不但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生活上更要细致管教,细致到学生们每天的起床、吃饭、睡觉,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许剩饭,要一粒不剩地吃完;睡觉的时候不许睡懒觉,到点必须起床,谁违反了规定,那就打板子没商量。就连跟他读书的皇太子,也成天被他打得两手肿胀,直把学生们折腾的叫苦连天,却不敢有半点怨气。因为恒郁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但杨震从不叫苦,自师从恒郁以来,始终兢兢业业,学业优良生活作风更优良,和恒郁简直是物以类聚。这样的学生恒郁自然喜欢,不但时常给他“开小灶”,还提拔他当自己的机要秘书,命他协助自己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特别是到后来,连恒郁上给皇帝的奏折,也经常交给杨震润色,日常的工作方案,也命他参与谋划,更时常带他出席各种应酬。杨震跟着老师做学问,学政务,大汉朝官场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数年时间他已亲历。恒郁刚正不阿的品质,他更耳濡目染,从此在他的心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要坚持,错要改正,不改正就要斗争,天王老子也挡不住。

  恒郁还教给杨震一门特殊的学问——欧阳派《今文尚书》。

  欧阳派《今文尚书》,始创者是西汉欧阳生,是汉朝儒家学派里特殊的一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捎带着把儒家典籍《尚书》也焚了,汉朝时整理典籍,由秦博士伏生口述《尚书》残本,以汉朝隶书誊写,因此名《今文尚书》,汉朝以来,《今文尚书》又分为大小夏侯派系和欧阳派系。儒学宗师恒郁,是欧阳派《今文尚书》的传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