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容青史尽成灰_张嵚【完结】(261)

  六镇起义的主要民族,是长期遭到北魏压迫的匈奴族和高车族,兼有部分汉族和鲜卑族,但是北魏派去监视他们的军队,却是镇守河北地区的鲜卑族军队。北魏大概忘记了,和六镇的军人一样,河北边镇的鲜卑族军队,也同样长期遭受着沉重的压迫,他们所遭受的苦难,一点也不比六镇军人轻,在河北鲜卑族士兵的心中,六镇起义的轰轰烈烈,无疑会激起他们心中的共鸣。而北魏政府的背信弃义,也早就激发了六镇降兵心中的怒火,他们自然会后悔自己当初投降北魏的决定,一场新暴乱的风云再起,是注定会到来的。

  结果,就在六镇降兵迁移到河北后6个月,即公元525年的八月,北魏的北方起义风云再起,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当年破六韩拨陵的重要部将杜洛周。他是柔玄镇的镇兵,参加过六镇大起义,而与此同时,五原降兵鲜于修礼也揭竿而起。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起义规模比当年更大,因为负责监视六镇降兵的鲜卑军队也参加了,而且很快成为了战争的主体。在之后的3年里,起义军相继占领了幽州、定州、瀛洲、沧州等地区,北魏的整个河北省完全沦落到了起义军之手。之所以沦陷得这么快,是因为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没有打几场,固定的剧本,就是起义军到来,当地的守军投降,然后加入到起义军的队伍里,这支起义军一度号称100万,实际的兵力也不下30万。而且主要人员,已经从早年的六镇多民族,转变成这时期的河北鲜卑族为主。

  起义的延续以及起义军的政策,也对整个北魏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河北省的主要统治机构,就是那些汉族的世家大族,在这场大起义面前,起义军主要采取了杀戮士族泄愤的政策,这引起了士族们强烈的反抗,特别是汉族士族们,往往散尽家财招募乡勇来自保。河北的高家更是募集了万人的汉族军队,对抗起义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高家汉军,不但发展壮大,后来还成为了高欢建立东魏的主力军。也有一些汉族士族,在和起义军作战失败后,调转枪头,率军南下,到河南地区去和鲜卑士族争夺地盘,这样一来,整个北方就打成了一锅粥。作为这场动乱主角的起义军,也在起义过程里发生了分化,首先是率先起义的杜洛周,他是鲜卑下层军官出身,在起义过程里,他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杀戮世家大族,但是招募世家大族统治下的平民为官。而鲜于修礼是丁零人,他对于压迫丁零的鲜卑世家大族切齿痛恨,被他抓到的地主一般不能幸免。比较特殊的是葛荣,这个人是镇将出身,也是鲜卑族,但是在3个领袖中,他的目光最为长远,知道去笼络当地的名门望族。3个人不同的方式,也招来了不同的结果:最先成为领袖的鲜于修礼,被北魏收买的间谍暗杀,之后继承领袖地位的杜洛周,死在了战友葛荣的手里,葛荣掌握起义军大权后,采取了有别于前面几位领袖的做法,他热情邀请河北当地的大族出来为他效力,并把女儿嫁给了河北大族杨家,企图笼络当地士族。但是在对手下士兵的约束上,葛荣做得很不好,他的士兵们依然延续着之前起义军的政策,这样一来,北方的士族也就不可能支持他,而得不到支持的葛荣,也就不能持久。葛荣时代,起义军发展到了极盛,一度有30万人。到了公元528年,羯族军阀尔朱荣篡夺了北魏的政权,架空了北魏的皇帝,如果这时候的葛荣可以趁机南下,是很有可能一举平灭北魏的,但是葛荣没有这样做,相反一直在河北地区流动作战,攻打当地世家大族的堡垒。获得喘息的尔朱荣,随机发动了对葛荣的进攻,在著名的邺城之战中,尔朱荣仅用了7000骑兵,就击败了葛荣的几十万主力军队,葛荣被俘身死,轰轰烈烈的北魏大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但是镇压了北魏大起义的尔朱荣做梦也没想到,就在这场胜利中,一个投奔他的葛荣部将领,最后却毁灭了尔朱氏整个家族,他就是东魏的开创者,一代枭雄高欢。

  第二十章 本是汉人,缘何“错位”

  在北魏末年的中原大起义风暴中,原来的北魏皇朝奄奄一息,而一个“错位”的汉人却趁机而起,成为北方的枭雄,他所建立的王朝,虽然未能统一北方,却对整个南北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齐政权的“太祖”高欢。

  说到高欢的“错位”,其实这也是许多不懂南北朝历史的人所看不懂的。高欢本来就是一个汉人,他的夺权,从表面上看,是北方沦落到“五胡”几百年后,第一次由汉人掌权。但他掌权之后,却采取了极度歧视汉人的“大鲜卑主义”政策,这种情况,与高欢本人的出身,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匪夷所思的,其实,纵观高氏家族的发家历史,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一】

  高欢,字贺六混,祖籍河北景县。在他后来发迹建立政权后,为了拉拢北方世家大族,经常自称自己是“河北高氏大族”,其实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后来他因为犯罪被遣送到了内蒙古怀朔地区,当时的怀朔,是北魏防御北方柔然民族入侵的重镇,当地居民的主体民族,就是滞留在北方边地的鲜卑族。高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从小孔武有力,为人好勇斗狠却极具智谋,虽然他是汉人,却结交了不少鲜卑朋友,而且他从年轻的时候就有大志。比如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信差的职务,受命去给一个鲜卑小官送信,那个小官一高兴,赏给他一块肉吃,按照当时的规矩,汉人接受了鲜卑人的赏赐,是要跪下来谢恩的,高欢不管,自顾自地接过肉,大摇大摆地吃了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高欢被人家打得死去活来,朋友笑他傻,他却回答说:我将来一定会骑在他的头上,又有什么必要向他下跪呢?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当地人大多笑话这个汉族小子神经病,偏偏当地一个富家姑娘看上了他。这个姑娘的身份还不一般,是当地鲜卑富户娄昭氏家的女儿娄昭君,当时的高欢,只是一个负责修城墙的苦役,娄昭君感觉高欢相貌不凡,认定他将来必成大业。两人不但暗自幽会,娄昭君还给予财物资助。鲜卑人在这一点上是很讲“自由恋爱”的,虽然门第、身份都不配,但是他们两人的爱情并没有遭到太多的阻力,很顺利地喜结良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