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色码头_刘维颖 【完结】(120)

  马有义并非因“激情澎湃”而“忘乎所以”。会议结束后,当市长程琛焦急万分地问及这事时,马有义却嘿嘿笑了,道:“你这说法是老调重弹了!早在晋西事变刚结束,蛮太岁刚被咱用在市政府那阵儿,就有人说这话了。可我敢说,讲这话的都是些书呆子。他们是狗屁不通呀!程琛你想过没有?上级指示再英明,马列主义再正确,没有几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二百五、甚至地痞无赖冲锋陷阵,你还就是没拿(方言,没办法)啊!越是革命任务艰巨,越是需要这样一些人为咱开道哩!这是一条马列主义的真理呀……”

  马有义说到此,感觉自己口气冲了点,忙改用亲切随和的口吻道:“当然,我知道你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不过哥哥我比你经见得多罢了。兄弟,听哥的话没错。”

  程琛一时找不到可说的话,沉默了。

  65

  马有义的“四大号召”动员报告一结束,李家山的戏班子就敲响了开台锣鼓。盛克俭却没有看戏,低了头走出黑龙庙山门抄近路朝家走。沿路有不少人也同他一样没看戏走出戏场,他们边走边悄声议论着什么,看见盛克俭就不再说话,嘴角抽动着笑,只是笑得有些别扭。也有的同他打招呼:克俭啊,回家?打着招呼紧盯了他的胸口看。盛克俭低头一瞅,才发现自家胸口还挂着马书记亲自戴上的大红花。克俭加快脚步朝前走,边走,边把那红艳艳的花朵摘下来掖进怀里。这时,有人在他的肩头拍了一掌。盛克俭回头一看,原来是新任“四大号召促进会”会长刘鑫。刘鑫操着河南侉子腔说:“盛红商!盛模范!怎不看戏?”

  “家里有事。”盛克俭怎听怎觉得这“盛红商”和“盛模范”的名号有点儿别扭,脸上就挂了些难看。再说这个刘鑫前段凭着自家后台硬,欺行霸市可没让碛口商家少吃亏,碛口商家都不待见他。也不知政府是怎想的,竟让他当什么会长!盛克俭加快脚步朝前走。

  可是,刘鑫的侉子腔却在后面紧紧追着他:“好,好,好,快点回去把你家银窖里那些硬货缴出来吧。过段日子,我叫贺老总亲自给你戴朵大红花。”

  经刘鑫这么一说,盛克俭突然不想回家了,他转身朝着自家新建的染坊“德泰歆”走。

  这“德泰歆”的兴办,可说是他的神来之笔。短短三个月,利润可是远远超出他家所捐一万套军服的价值了。盛克俭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后若是每年能弄这么多部队的被服到店里洗染,盛家可就真的“中兴”有望了。

  然而令他深感忧虑的是:就在这两三个月时间里,碛口街里一下子冒出了十来家染坊,这可真是应了他前段的推想了。那么,“德泰歆”今后的日子怕就不会如前段似的开心了。

  三个月前自家一个“带头”取得了这一批军服的洗染权,自家赚是赚了,可“独占鳌头”的结果是招来同行的眼气。这一点他是早已感觉到了的。那么,往后又会怎样呢?“独占鳌头”怕是根本不可能了,一个“饼子”众人分,盛家能分多少呢?盛克俭也曾盘算过,如果自家真像刘鑫说的那样,马上响应“四大号召”,把“银窖里那些硬货缴出来”,也许下一年有了被服洗染任务,他家还可以“独占鳌头”,或者至少可分得多半个“饼子”,可是一来,盛克俭清楚,自家“银窖”里现在实在没有多少“硬货”了。二来呢,就算你真能一次次带得起这个“头”,同行嫉恨的目光也得把你杀了,那“饼子”的“好滋味”你还能吃出多少来?

  然而,自从前清康熙乾隆年以来,盛家的商事从来就撑着这个水旱码头的多半个天空呢,为甚到眼下,就该从这“多半个”里掰下一块来拱手送给别家?他不甘心!盛克俭知道,民国年以来,盛家的生意已大不如前,盛家在碛口的地位似乎正被后来居上的程家所取代。但说真的,他不服气!他要争一争。尽管程、盛两家是至亲的亲戚!

  那么,既是靠一次次“带头”的路走不通,那就只能靠手艺靠技术了。早在“德泰歆”刚办起那阵儿,盛克俭已经看到了这一步,已经在操这个心了。

  原来,在“德泰歆”兴办之前,碛口附近以程氏洗染为主的几家染坊大都用深山采来的“色叶”为原料制作染剂,染出的布疋以黑、灰为主。程家几年前从柳林县学来种植蓼蓝技术,但在这种植物的前期管理、收打加工,以及印染操作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一直未能过关,所以印染质量很不怎样。盛家今年没有来得及种蓝,所以这批军服的洗染还是用的“色叶”。用色叶,关键是要彻底解决“落色”问题,即染出的布疋经水洗后颜色由深变浅,几次洗涤后,变得灰不溜秋,十分难看的问题。“德泰歆”开张后,盛克俭经过不下一百次试验,发现“落色”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色叶熬煮提取色素时火候掌握不当,以及开印前色素中添加剂投入的比例不对。盛克俭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待到这三万五千套军服的布疋染到快完时,“德泰歆”的技术已达到了晋西一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