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了护国军,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根据同护国军方面的协商,所有归降舰队暂时依旧归属汤芗铭指挥,所有老旧跟存在一定隐患的舰艇将暂时进入船坞维修,所有投诚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没遭到变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的离奇死因、护国军快速推进北京、李汉发出高额人头悬赏令等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江苏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国军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国军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希望国内各界积极合力,尽快将国内糜烂的局势恢复!言下却是借民间百姓厌战之心,委婉向武昌施加压力。
英国一贯以民国局势调停人自居,自然此次也是一样忙碌着南北奔走。可惜,这一次却多出了一位调停人。4月12日德国公使穆默通电汉口,委托汉口领事弗朗茨为调停人,插手调停中国乱局。让朱尔典跟巴尔特等英国外交官难堪的是,在英国调停时一直态度强硬的要一路打到北京城里去的李汉,竟然在弗朗茨第一次拜访后便立刻转变口风,接受德国代为调停民国乱局。令英国外交官赶到难堪的同时,更加坐实了外界其跟德国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的认识。
而这正是李汉进一步强化外界,其与德国之间关系密切认知的第一步手段。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和谈(一)
帝国在欧洲的大敌德国趁机扩张在远东的影响力无疑是英国外交官们最担心也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于是英国公使巴尔特一边继续向北京政府施压,逼迫北京尽快选出和谈代表。另一边朱尔典也在紧急同上海、北京进行一番协商之后,匆忙赶到武昌,与李汉展开再一次会谈。
虽然距离护国战争的爆发才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是两人却感觉天翻地覆了一样。对于中国的巨变,朱尔典这个外交老手也感到分外棘手,南京冯国璋等人的联合声明,与其说是政治上的高姿态还不如说是一种军事上的明智选择。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没有了能挡住护国军兵锋的武装力量了,特别是在海军也归顺的情况下,停火并接受和谈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尔典先生,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在这个时刻能够与您展开会晤并倾听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跟建议,我本人由衷的感到荣幸。”李汉的外交辞令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
“巡阅使阁下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的英杰展开碰面何尝不是我的荣幸。”对于这位几乎将自己一手赶下台的年轻政客,朱尔典每一次同他碰面心情都是十分复杂的。看着他一天天在成长,又一天天的威胁到帝国在华的利益。虽然种种迹象都显示了他就是毒手杀害前总统袁世凯的凶手,虽然他一点点的走向德国人的怀抱,但是,身为一个政客,他很清楚纵使帝国通过各种手段,曾经影响了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但英国毕竟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复杂万千。不过既然对方客气在先,外交界的老狐狸朱尔典也不吝啬一点客套,继续说道:“我深信,这无论是对于中英两国关系地未来走向还是中国本身局势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言下似乎隐有所指!
“这是自然,贵国的强大和文明一直都是我国致力于效仿跟学习的对象,我国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密切,每年商贸往来价值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英国乃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脸上带着微笑,李汉也跟着他打起了迷糊辞令来。因为海关一直都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每年同各国之间的具体交易数据他弄不到第一手。不过李汉却有工商总局出台的他控制区域内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时代不同了,老迈的日不落巨兽之所以一直霸占着在华的种种特权,还不是为了从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吗。亲身经历过被称之为二十世纪奇迹的共和国改革开放,他有的是经济手段对付一心逐利的洋人,前提是他只是为了利益而不是特权加利益。
话里李汉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他跟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去年军政府对外进出口总额高达四千六百万英镑,约折合五亿银元。其中进口总额高达四千万英镑,主要为向列强进口机械、军火、炮舰等,德奥美三国便占去了这其中90%的份额,而仅德国去年便向其提供了价值近三千万英镑的各式机器、军械。相比之英国对其提供的机械总价值不足百万英镑,多是从他控制下的地区收购一些矿产、原材料,两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朱尔典微楞,顿时会过意明白了他话里的暗指。只是这也是这个时期的英国国内资本的总趋势,经历了大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扩张,英国资本已经从关注机器制造等行业看向了垄断、高利贷输出等,他没办法干涉跟决定。不过他总算还是听进去了,暗暗将李汉的话记了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