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终于从一名卫队长变成了一支独立军队的首领,他不断扩大拥护唐继尧的势力,不到半年,手下已有七八千人马。
唐继尧在外缓过气来之后,立即破坏孙中山的北伐,率旧部回云南。在唐继尧重回云南的战斗中,龙云立下汗马功劳;1922年,他被任命为滇军第一军代理军长。
驱逐了唐继尧之后,云南就掌握在顾品珍手里。唐继尧又杀回来,顾品珍自恃兵力强大,盲目轻敌,结果被唐继尧收买的大土匪吴学显直捣总司令部,顾品珍本人被击毙,手下二十多名官员被处决。离开云南一年零一个月之后,唐继尧再掌云南政权。
唐继尧二次回滇,劳苦功高的龙云成为了滇军事实上的二号人物;虽然他未必有取唐继尧而代之的野心,但青云之路已经展开。
在唐继尧的统治下,云南人民承受了深重灾难。因为他把自己定位为“计划中未来的中国的总统”,时刻不忘扩大势力问鼎中原,而支持这一野心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1925年,云南军费达到全省财政年收入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点三。于是,前清的苛捐杂税他样样继承,并另立多项名目,一时物物皆税,处处征收。
云南省贫,就那么薄的地皮,再拼命搜刮也敌不过用兵的庞大开支,唐继尧就大开烟禁,逼迫农民种鸦片,从鸦片贸易中牟取暴利。1920年云南全省有烟田三十六万多亩,到1923年就达到七十多万亩。
同时,唐继尧滥发纸币,使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金融紊乱于极点,滇币价格一落千丈”。
唐继尧统治下云南的兵役更加骇人听闻。他大量征兵,时常采取强拉囚禁手段,一些地方的监狱里关满了待入伍的壮丁。他最钟爱身强体壮的丽江兵和少数民族的圭山兵。今天做为著名旅游区的丽江,是当时征兵的里灾区,“其始也,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其继也,两丁则抽一,仍见不足……”当时丽江全县人口八万四千人,一次征兵竞让丽江减少了八分之一的人口!
要人,还要牲畜,征用牛马之烈不下于征兵。1912年到1921年十来年间,仅陆良县就被征用军马八千二百匹,这段时间陆良民间的马匹为之一空。
农村民不聊生,城市同样闲乏不堪。1920年,云南首府昆明“城内有不能举火者万余家,饥民遍处都是”。
唐继尧本人的生活则如同皇帝,他“荒淫无道,任意掠取部民子女为妾婢,车与舆服之奉,拟于王者。其护卫军命名为攸飞军,坐褥铺垫皆用黄缎绣龙。姬妾充斥,闱薄不修,开奢侈之风,肆享受之役。”
在推翻封建专制和反对袁世凯称帝中立下赫赫功劳后,手掌大权的唐继尧迅速变得跟自己当年的革命对象一个模样。逃得出这个轮回怪圈的,中国寥寥无几。
民国建立后,蔡锷曾任两年多云南都督。蔡锷廉洁奉公,多次自降薪水,最后把薪水降到每月六十元,只相当于一个排长。在他的带动下,清廉一时成为民国初年云南军政界风气,云南民生经济大有好转。如今唐继尧的暴虐把云南民众投进了水深火热中,倒唐之声越来越烈,中共地下组织频繁宣传“唐继尧祸滇”;而即便是其手下大将,也在他的猜忌下逐渐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唐继尧依靠龙云,胡若愚、张汝骥等大将重掌云南,位子坐稳,就对手握重兵的将领疑虑重重。他一面不断削弱各军,且挑拨诸将关系,使他们互相倾轧、难以团结;一面重用自己的弟弟唐继虞〖又名唐继禹,人称唐三〗把他当接班人培养,准备“兄终弟及”。而这个唐继虞才能平庸,心胸狭窄,排斥异己,向来被龙云等人瞧不起。
龙云本忠于唐继尧,但眼见唐继尧的做为,深感寒心。为了自保,他与胡若愚等暗中结成弟兄,联合防范唐继尧随时可能伸来的毒手。他们还曾向唐继尧上书,请求澄清吏治,还政于民,被唐继尧斥回。
1927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一,这时军饷已成年未发,新年到来也只发了半个月。士兵群情激愤,对唐继尧咒骂不已。借助这个良机,2月6日,云南四大镇守使——昆明镇守使龙云、蒙自镇守使胡若愚、昭通镇守使张汝骐和大理镇守使李选廷——对唐继尧发动“兵谏”,合兵包围昆明,要求清偿欠饷、承办贪污、屏除屑小,驱逐唐三。这就是云南史上著名的“二·六政变”。政变当天,龙云的军队接管昆明,对火车站、城门和重要街道重兵布防。自负的唐继尧没想到被手下抢先下手,等他回过神来已无力回天,在看过龙云给他的很客气的通电之后,颓然接受现实,同意交出政权,改组省政府,并命唐继虞出走。
其实,诸将领的眼中钉唐继虞在政变发生时见势不妙,就已经乘火车逃往越南。
“二·六政变”结束了唐继尧在云南十四年的统治,省政府改组为省务委员会,推胡若愚为省务委员会主席。因为四人势力大致平均,还需要抬个人出来当名义上的老大以实现均衡,再加上谁也不愿戴个“犯上”的帽子,于是唐继尧又被“推戴"为有名无实的省务委员会“总裁”。
当时云南民众对唐继尧被推翻兴高采烈,现在看到省务委员会主席上面加个总裁这样的不伦不类,虽知如今唐继尧不过是个傀儡,对这样的“新政”同样大失所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