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文华殿读书读的怎么样,王闿运精通帝王之术,是个经世伟材,让孩子们跟着他学我放心,等将来他们长大了,我还要送他们出国去留学,学贯中西才是帝国皇子应该具备的。”
“是呀,皇上,将来皇上的天下总是要传给皇子的,培养一个精明睿智的皇子对国家是好事,皇上出身贫家,臣妾以为除了让皇子们多读圣贤道理之外,也应该让皇子们多了解百姓疾苦,这样将来他们才能够在制订国策的时候多想到百姓,多考虑百姓的苦处。”
王上想了想问道:“你们觉得将来皇帝真的要参与到国策的决策中吗?你们不觉得这样弊处甚多吗?”
“为何皇上有此一说呢?自古以来国家的朝政对策都是由皇上决策的,除了皇上,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傅善祥轻轻拉了一下正在说话的周秀英,疑惑的问道。
王财犹豫着是不是应该把心中决断不下的事情和两位夫人说说,左右思量了一下,这些事情不和夫人说又去问谁呢,最终还是把疑问说了出来。
听完王财的一番话,傅善祥与周秀英也是愣在那里,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经过王财这么一分析到还颇为在理,特别是如果内阁的权力继续扩大,那么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皇权与相权的针锋相对,仅在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的一百年间,因相权过大而被杀的宰相多达三十余人,如果帝国走上这条老路,那王财凭借着在国内的威望当然可以压制在位首辅,但是继任的皇子呢?他们是否能够有同样的胆略与心机,可以对相权进行压制?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一个不小心那丢掉的不仅仅是王氏天下,更有可能像王财所说的那样,惨遭灭族之祸。
“那皇上就不要放权了,干嘛没由来的要把权力放给内阁?皇上一个人说了算不好吗?这天下终究是皇上的天下,皇上不做主,反到让内阁做臣子的做主,这……这可不是反了吗?”周秀英紧张的说道,她实在不明白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要把手中的权力给分散开来。
“妹妹,皇上说的对,为了我帝国千秋万代的基业,过分集中的皇权是不妥的,英主必有盛世,而庸主必乱天下,谁能保证将来的皇子们一个个都是英明过人的?皇上这考虑的是五代,十代之后的事情,当真是心怀天下。”傅善祥痴痴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心中荡起一阵温柔。
“对,不仅仅如此,现在皇子年幼还看不出来,等将来他们年长了,都会有各自的老师,谋臣和亲随,这些人都效忠各自的皇子,如果皇帝权力过重,难免相互之间不会争权夺利,我看只有削弱皇权,让皇帝超然于权力之外,注意,我说的是超然于权力之外,而不是置身于权力之外。”王财点了点头道。
“可是皇上自己削弱自己的权力,这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难道皇上不怕削弱权力之后,皇位受到威胁吗?”周秀英顿了一下补充道,“这天下毕竟是姓王的啊。”
“所以我说超然于权力斗争之外,”王财点了点头道,“可我想不通的地方也正在这里,如何能保证皇室的威信,但又不让皇帝直接走到风口浪尖呢?”
第二卷 第一百八十五章 :民主之路
“皇上何不如此?既然皇上要超然于权力斗争之外,妾以为皇上可以将政务做一个调整,行政各部提出的政务方案可交由内阁审议,审议后送交民选议会,议会通过后再呈送皇帝最后批准,如果内阁与议会意见相同,那么也算是代表了天下百姓的意愿,皇上顺水做个人情,批了就是,若是内阁与议会意见相左,那两方都需要得到皇上的支持,皇权反而在事实上得到加强了。”傅善祥想了想说道。
王财眼睛一亮,默不做声的琢磨了半天才哈哈大笑的敲了敲桌子:“还是夫人聪明,我怎么没有想到,好办法啊,让内阁和议会去吵,总要辩出个对错来,而皇上冷眼傍观,坐收渔人之利,到时候只怕无论是内阁还是议会都要巴结皇上,而皇上周旋于朝政左右,游刃乎有余。”
“正是如此,这样一来皇上可算放心了吧?”傅善祥看了看眉开眼笑的皇帝忍不住微笑道,“其实皇上英明怎么会想不到这点,只是皇上太过忧心妻子(古文中妻子是指老婆和孩子,不是今天专指老婆),有些执着了,因此才给了臣妾一个胡说八道的机会,臣妾其实还是顺着皇上的心思来的。”
“不错,不错,夫人所说的是正理,”王财兴奋的晃了晃脑袋,琢磨了一下又问道,“那么夫人,我心中还有一个问题委决不下。你帮我参谋参谋?”
“皇上请说,妾等正该为皇上分忧啊!”周秀英眼看着傅善祥占了上风,也想来个抢答题。
王财略一沉思便问道:“其实这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同出一源,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就得让老百姓支持政府。百姓若是有怨恨,他们就会起来反抗。历代皇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并不多,但是被农民起义而打得摇摇欲坠地却是非常多,因此绝对不能让百姓走到政府的对立面去,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得让国家的大政方针始终在正确,始终与民意息息相关,始终代表了老百姓的心思,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设立议会的原因。”王财顿了一下,看了看听得入神的两位夫人继续说道,“其实这个议会在西洋各国都有,按理说仿照西洋各国地办法来做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朝与西洋国情多有不同,一味仿照必然漏洞百出,所以我想结合我朝施行已久的乡官制度,可问题又来了。其一是我朝立国于乱世之中,各地豪强地主无一不是称霸一方,其二是举国百姓识字者不多,心忧国事地仁人志士更是少之又少,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是古人笔下佳句。却并非我国实情,老百姓并没有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国命联系到一起,如此两条,实在成为民选议会的最大障碍,不知道两位夫人有何良策教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