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奕欣耐心的劝说,包括赛音诺言、土谢图汗、乌兰察布、察哈尔各盟在内的内外蒙各部纷纷向朝廷派出使节,宣誓效忠帝国政府,而王财也听从奕欣的建议,仿照回部例,设立内、外蒙古自治区,蒙古各部仍由各部首领管理(五十年不变),同时有几点明确下来,就是朝廷有权力在必要的时候征调蒙古各部旗兵,有权向各部征集物资,有权向各部派谴官员,所有蒙古各部的对外事务均由朝廷出面代为协调,各部统一遵守帝国法律等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有权向各部派驻少量军队,协助各部守卫北方边界。
也许这些蒙古使节大多没有到过江南,这一路上看到许许多多的新鲜玩意都让他们激动不已,为了显示帝国的实力,王财命令奕欣和洪仁玕陪同这十几位蒙古使节参观了苏南各地,那些在铁道上飞驶而过的火车,轰然作响的蒸汽机,以及港口内巨大的战舰,这一切都让使节们兴奋,犹其令他们振憾的是巨大的战列舰,虽然仅仅乘坐了一次,就让这些马背上的豪杰吐得晕头转向,但他们还是清楚的意识到,这几十门巨炮的强大武力,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大清帝国为什么会完蛋,才明白归顺帝国政府是除了灭亡之外的唯一选择。等到他们回到草原后,忙不迭的向那些草原上的王公大臣们吹嘘此行的所见所闻,赌咒发誓的渲染了“天可汗”的强大力量。
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在列车上的一番话暂时平息了朝廷内各派的矛盾,第二批离开京师回到天京的容闳等人,听说了王财盛怒之下的那番话,当真是心惊胆寒,谁都知道他们这个皇帝排除异己是从不手软,更何况王闿运居然说他们想把国家的权力从皇帝手中转移动政府和议政会,说轻了这是头脑发昏,说重了这可是谋逆大罪,想不到首辅王大人平时清高不凡,背后也会使这一招阴手,容闳真是恨的牙根都发麻,总算王财还念了旧情,似乎也没有打算真正为难他,只不过从今往后,朝局只怕又要风云变幻了,现在无论是改革派还是守旧保皇派,谁都摸不准皇上心中到底想什么,只有静观其变了。
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北之争
皇上的心思其实很简单,说起来也只有四个字“平衡、发展”,不但要平衡朝中各派力量,还要平衡南北差距,不但要发展经济,还要发展军力,但是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尤其是平衡江南与江北、内陆各省的差距,在王财看来江南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与他们临海的贸易优势密切相关,江南地区不但水网发达,而且地势平缓,又新建了数千里的铁路线,贸易商品能够快速的流通,进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与之刚好相反,江北和内陆各省不但地势起伏,而且江河也少,陆路运输不便,连水路也是力有不济,当年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看来若要平衡南北差距,就必须加快公路、铁路的建设,只有路通了,里面的东西才能出来,外面的东西才能进去,什么叫商品流通?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带来最大效益吗?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读书的时候,与专业课无关的课程王财基本上都睡觉,到了临考前老师划几个重点,做点小抄什么的,总归是得过且过,可现在到了用的时候,他挠破脑壳也记不起来这经济课都学了些什么,左思右想,这非常之事还是要让非常之人来做才行。
可以说这次朝会是帝国迁都以来最大规模的全体会议了,国务院议政大厅(前天王府荣光大殿)里坐满了内阁、总参、国家安全部、国家法务部的各部官署首脑,人人都想从别人地脸上琢磨出一些微妙的东西来。特别是现在已经势同水火的王闿运与容闳,两人表面上客客气气,但落座时却各带着自己的一派的人分成东、西两边,明明是一次议论朝政的会议,给他们这么一弄让满朝大臣都有些心慌意乱起来。
“徐寿,我瞧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对啊,”华衡芳轻轻拍了拍徐寿地肩膀。不安的说道,“你看王大人和容大人那两伙人。真有这解不开地仇吗?”
“也就是皇上能镇得住他们,这次通知说要商议帝国经济发展计划,瞧他们那架势到像是商议着逼宫呢……”徐寿还没说完,就被华衡芳紧张的打断:“这可不能乱说,你看总参那些将领哪个不是皇上嫡系部下?他们也就是政见不同而已……对了,监察部白大人怎么没来?”
华衡芳一说,站在他身边的戴枥也点了点头:“我早上来的时候就没见到白大人。只是见到唐叶部长和禁卫军统领康兴邦将军带着不少禁军进入了国务院,我问唐部长,他说是例行换防,唉,现在咱们的皇上是越来越叫人琢磨不透了。”
“皇上驾到!”小桂子从侧门转进大殿,朗声叫道。随着他这一嗓子,刚才还议论纷纷的议政大厅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站直了身子。注视着皇上一步步走进殿内,待王财在龙榻上坐稳后,众人才一齐弯腰施礼,三呼万岁。
“好了,今天要说的事情比较多,我命人给大家都备了椅子。都坐下说吧,今后朝会大家都坐着说,”王财摆了摆手,转头问首辅大臣王闿运道,“都到齐了吗?”
“回皇上,监察部与警察部两位大人还没有到,其余各部大臣都到齐了。”王闿运欠了欠身答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