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年初三的深夜,我潜入到了张学良的北平公馆内。我和张学良也应该算是“老朋友”了,他一见到我,并没有吃惊,反而热情地迎了上来。看得出来,他也对当前的局势忧心忡忡。没有过多的客套,张学良看门见山地告诉我:“热河危急!华北危急!”“2月17日,日军就会下达热河攻击令,2月23日凌晨,日军的两个师团就会发动进攻。”我将自己所知道的情报向张学良复述了一遍。此时的张学良已经顾不得去想我是怎么弄到这么准确的情报了。他现在只剩下担忧。日军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去年年底东北的义勇军在日军的“讨伐”下,纷纷败退,苏炳文、马占山等抗日名将纷纷推入苏联;今年的1月1日,日军三千多人又向山海关发起猛攻,1月3日,日军就侵占了山诲关,守军一个营全部壮烈牺牲。作为少帅,作为一个军人,张学良从内心深处想保家卫国,但他对自己的部下实在是不放心。在伪大满洲帝国任职的中国官员,70%以上是出自奉系。为此他感到羞愧。
“老弟,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击退日军,保住热河么?”张学良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
“咱们只能全力阻击,然后放他们进来,团结民众,打一场人民战争,打一场持久战。”我将自己的战略说了出来。
很显然,张学良从没有想过“人民战争”,更没有想过“持久战”这种战术。疑惑地看着我问道:“让民众打仗?那要军人干什么?持久战?咱们势小力衰,怎么耗得过日本人?”
我也没有时间过多地解释,把预先写好的一份装有作战部署框架的信封交给张学良,说道:“少帅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集结军队,按我上边的部署去做。请您相信我,只有把狗放进来打才能彻底将它消灭,不然让它跑了以后咱们会更麻烦。”
2月18日,张学良抵达热河,与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联合发表决心抗日守土的通电。2月20日,北平军分会决定成立两个集团军与日军作战。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由张学良兼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张作相,副总司令汤玉麟。张学良亲自坐镇承德。
“妈的,这不是诚心要累死我们这些小兵吗。”牛三岭一边往工事顶上拍着土,嘴里一边咒骂着。牛三岭他们连驻守南岭的534阵地已经快两个月了。这里地处热河省的东部,他们离日本鬼子的防线最近的只有二百多米。半个月前他们接到司令部的命令,阵地上除了要深挖壕沟外,每个连要挖四个大型防炮洞。这些防炮洞的长和宽至少五米,高不能低于两米。顶部距地面的土层不得少于两米。防炮洞顶部地表要覆盖一层原木,原木上盖一层一米厚的土,然后再盖一层原木,上面再盖土。现在正是严冬季节,那土层冻得跟铁一样硬。然而长官命令必须在十八天之内完工,否则军法惩处,决不留情。接到命令后,牛三岭和他的战友们没日没夜地赶工,今天总算将最后一锹土给砸实了。
牛三岭是个老兵,也打了不少仗了,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厚实的洞。洞刚挖完,上面又传下命令来,将物资都藏在大洞里,士兵们还要在战壕的壁上挖一些小洞,在小洞里藏上一些枪支弹药。就这样又干了四天。今天晚上终于能睡个好觉。然而天刚一黑,连长又接到命令:阵地上除了留两个观察哨外所有人员必须进洞,没有命令不许出来。
今天已是2月23日,鬼子马上进攻的消息已经穿了半个多月了,可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任何动静。由于这几天的劳累,牛三岭和他的战友们睡得很香。突然一阵密集的尖啸声传来,紧接着是一连串的爆炸声。敌人开始进攻了!牛三岭噌地坐了起来,抓起自己的中正步枪就往洞口跑。“牛三岭!我命令你躺下接着睡觉。”连长向他喝道。“敌人上来了。”牛三岭以为连长睡糊涂了。“我命令你躺下,你必须听令行事,不然我毙了你。”连长很是严厉。无奈,牛三岭只能乖乖地服从命令。外面的炮火越来越猛烈。听着着剧烈的炮声,牛三岭和他的战友一样,感到庆幸,他们连续半个多月的施工,今天总算见成效了。否则就今天这么密集的炮火,全连至少得有一半的人会阵亡。现在牛三岭心里对他的长官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后悔不该天天问候长官的老娘。
炮击大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慢慢稀落下来。防炮洞外的天空突然亮了起来,几百发照明弹升上了天空。“快,出洞进入战壕!”连长大叫着,指挥手下的士兵将码在洞口的沙包掩体推倒,第一个钻了出去。
第七十八章 热河攻略(二)
更新时间2013-6-15 15:18:59 字数:2074
大年初三的那天晚上,张学良在我走后,连夜召开了紧急参谋会议。我给他的作战部署实际上只是一个框架,一共有六条:
一,张学良一定要亲自坐镇热河,以防有人不战而退。
二,命令前沿阵地的士兵立刻修建防炮洞,从2月20日起,士兵必须进入防炮洞,躲避炮击和空袭;武器弹药也要多屯少摆,尽量较少损失。
三,在前沿阵地派遣炮兵观察员,随时指示己方炮群摧毁敌方炮兵阵地;打击敌装甲部队;支援防守阵地,轰击敌人的突击部队。
四,紧急疏散平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