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日本人撤出中国,斯大林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对他们最具威胁的关东军要滚蛋了。可是,斯大林却高兴不起来,关东军是要走了,可别动军,却要来了呀,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是下一个关东军,所以。斯大林并没有让远东军乱动,更不敢随便抽走一兵一卒,对苏联来说,东部就是大后方,拆东墙补西墙,只会把两堵墙都整垮,只要东方没有稳定下来,他就不能从这里调走一人。
克林姆林宫内,斯大林含着大烟斗一口一口的抽着,浓密的眉头蹙成一团。心里在翻滚不已,“这中国人,不废一枪一弹,就让百万日本人主动撤出,似乎比日本人还厉害呀……”
斯大林深知。蒙古现在还在被苏军控制着,而中国政府到目前还没有承认蒙古的独立性。这就是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还不小,这可是涉及到主权问题。
“走了虎,来了狼……”斯大林知道以后最大的对手应该是别动军,对于叶苏的脾气,他可是知晓一二,当初日苏边境战争的时候,苏军正因为这事还和别动军闹过不愉快呢,前去谈判的代表也说叶苏太过狂傲,并不拿苏军当多大回事。
斯大林当时只把叶苏当成张学良之流,以为有点实力就敢跟苏军叫嚣,可现在不那么认为了,别动军的实力可不是当初东北军可以比的,连强势的日军,都吃了不少大亏,这是个值得苏军重视的对手。
“先静观其变……”现在苏联的最大敌人是德国,这点轻重,斯大林还是分得清楚的。
斯大林表态了,暂时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而美英两国,则先后派出代表赴中国询问具体原因,美国人的态度温和不少,而英国人,似乎受了丘吉尔火爆脾气的影响,强硬了不少。
“中国人似乎忘记了仇恨,也似乎忘记了信义……”这是英国人的原话,当然,这些话是对蒋总统说的,毕竟,别动军方面几乎不跟英国人交集,双方在几年前就闹得很不愉快了。
“日本人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是不会减的,如今退出中国势力,不过是以退为进,企图打败美国和英国之后,然后再消灭中国,这是日本人狡诈的地方,他们是在分化盟国。中国想要换得永久和平,只有联合盟国一起,彻底打败日本……”这是美国代表的言论。
可协定签定不久,怎么可能因为这三两句话而改变呢,对于英国人的质问,蒋总统表示了歉意,“政府不能背离全国人民的旨意,所以才与日本人签定了停战协定,至于曾经承诺对外派遣的援军,自然是不能再派了。至于说到中国人的信义,可不能因此而否定,英国可也是承诺过给予我们的援助,可到现在,依旧迟迟不到位,这是不是说英国人没有信义呢?”
英国代表听到脸色一变,随即强辩道:“那是因为中**队没有派出的原因,只要你们的军队抵达东南亚,大英帝国承诺的物资,自然会马上运抵中国……”
“哼,好像是你们先承诺的援助,而后我方才承诺出兵,要违反,也是你们先违反。不过,现在谈论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中国是不会派出远征军的……”蒋总统知道英国人的援助是不可能再会有的了,所以也懒得跟他们胡搅蛮缠。
对英国人可以稍微不客气一点,但蒋总统对美国人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所以说话也客气不少,“此次停战,非我乃所愿,乃日本人先找别动军方面签署协定,等木已成舟,政府不赞同,那是违背全国人民意志。所以,此次停战事宜,实乃无奈之举,不过,中国政府可以保证,美国在中国,可以享受最高待遇,海关税率可以最低,其他方面同样可以得到优惠。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一如继往的友好……”
美方代表虽然不能改变现状,但也从蒋总统这里获知,果然事情出在别动军身上,罗斯福总统知道事已至此,恐怕不那么容易改变,弄不好,反而会激化矛盾,所以对中国并不准备采取什么打压措施。待美国代表离开中国不久,别动军方面则派出使团到美国,亲自向罗斯福总统表示歉意,并承诺,以前美国给予的所有援助,别动军愿意连本带利的归还(因为叶苏当时承诺过,如果日军对美军在太平洋的势力动手,别动军出兵援助,就可以不用还这些援助,可如果没有办到,便要偿还了),只希望双方能够不要以此次事件闹得不愉快。
罗斯福总统对于那些援助倒不是很在意,因为这些东西相比于美国和英国来说,是九牛一毛,所以他懒得要了,免得伤了和气。罗斯福总统话锋一转,试着询问是什么原因才让日本人心甘情愿的退出中国,别动军代表似乎得到了一些暗许,隐讳的表示,别动军拥有少部分可以重创日本人的力量,让日本人投鼠忌器,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中国。
“那别动军为何不直接重创日本,我再迅速联合一切力量,马上反攻,肯定能一举打败日本人,然后联合全球反法西斯国家一起向德国人反击……”罗斯福急切的问道。
“可日本人也说了,如果我们对他们运用那些隐密力量重创他们,那他们便会和中国不死不休,到时候,中国必定亡国,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那些隐密力量,是我们中国赖以生存的根本,轻易不会动用,除非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候,才能够不惜一切代价和敌人同归于尽……”别动军代表严肃的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