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华盛顿,还没有离开美国的丘吉尔和罗斯福又聚到了一起。
“斯大林,真的死了?”对于莫洛托夫向外界解释的原因。他们自然不大相信,因为他们就是大会的实施者,内幕没有谁有他们这么清楚,和莫洛托夫所说的一对照,自然比较容易发现一些漏洞,和这些漏洞一比较,自然可以认定一些事实了。以前虽然有着心里准备。但此时得到确切的消息,罗斯福依然是震惊得不轻。
其实,罗斯福根本没想到。如果不是他的提议,让中、苏、美、英几方到阿拉斯加去会谈,根本就不可能给叶苏制造下手的机会。而正是这一闪而过的机会。叶苏却毫不犹豫的抓住了,可以说,即使在对苏联远东军作战中胜利,叶苏都没想过要对斯大林进行斩首,因为风险大、难度大、更容易暴露,这都不是叶苏希望看到的。可是,罗斯福无意间制造了这个机会,让叶苏毫不犹豫的决定下手了,这才联合日本人,导演了一场刺杀的好戏。并且完美收官,所有结果都达到了叶苏的预期。
当然,现在日本人不打算把内幕公布出来,不管是罗斯福还是后人,都只能等日本人记录的秘密档案公布出来之后。才能知道真相了,这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虽然莫洛托夫在苏联尽最大可能继续隐瞒着,但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已经基本认定斯大林完蛋了,他们现在不是一未的求证事情的可信度是不是有百分之百,而是想怎样稳住苏联的局势。不能让苏联一盘散沙,然后被各个击破,因为他们还想着苏联为盟军承担战争任务呢。于是,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就不得不想办法辅助一个可以上位的人来稳定苏联了,而这个人,他们也只有瞄上莫洛托夫,因为纵观苏联,也只有莫洛托夫的可能性大一些,谁叫斯大林搞独裁呢?谁叫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第一近臣呢?罗斯福和丘吉尔知道,此事拖得越久,就越可能让苏联的混乱提前爆发,等混乱弥漫而开,一切就都晚了。
随即,美国人公开表示会去拜访斯大林,然后派出美国驻苏大使前往叶卡捷琳堡,他没有去见斯大林,反而先见了莫洛托夫。接着,美国人表示,他们见到了斯大林,斯大林确实还活着,只是身体很虚弱,暂时不宜公开露面,请苏联人民不要相信外界流言。有了美国人的作证,着实让很多苏联人相信了他们的话,因为,美国这几年对苏联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这般说,肯定是真的。美国人的举动,着实帮了莫洛托夫一个大忙,当然,他也知道,这只能解一时之急,他只有掌控住了权力,才能够应对接下来的不利局面。不过,现在有了美国人和英国人在背后支持,他莫洛托夫的信心又要大几分了。
美国人替苏联人公开作假,这事可以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叶苏,他只是冷笑一声,“嘿嘿,看来美国人是想掺和苏联人的事了,可是,一个稳定的苏联,却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叶苏也没让别动军公开揭露斯大林已死的消息,因为这件事情有美国人和苏联人双重照着,此时去揭露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毕竟美国人是亲眼证实,而他叶苏还和苏联人有仇,别动军说话的分量自然没有美国人强了,反而还会刺激美国人。
“斯大林是不是已死,此时还无法完全认定,不过,他应该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活动能力,亦或是被莫洛托夫控制住了,这从莫洛托夫这段时间以来,疯狂的掠夺苏联的最高权力就可以看出。我的老朋友阿巴那申克将军的家人已经被秘密控制了,苏联内务部甚至派人威胁他回到叶卡捷琳堡,阿巴那申克自己知道,他回去,不但救不了他的家人,他自己也无法再活下去了。在西线、哈萨克斯坦等战场上,诸多对苏联卫国战争有着莫大贡献的将军被清洗,伟大的苏联红军,在哈萨克斯坦顽抗一年有余,虽然遭遇过失败,但却并未让哈萨克斯坦落入德国人手中。而如今,莫洛托夫代理苏联作战委员会主席、苏联人民委员会的主席的职务仅仅一月左右,便让德国人兵不血刃的占领大半个哈萨克,因为,他希望保存已经被他控制的部队的实力,甚至不惜出卖整个苏联的利益,这是斯大林同志绝对不希望看到的……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相信,斯大林同志,已经处在极度危险之中,如果斯大林同志还未被害,希望敬重斯大林同志的人们,拿出你们的勇气,一起去拯救他吧,去拯救伟大的苏联……”这是叶苏在公开场合下发表的演讲……
叶苏这份演讲,可谓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影响力甚至不比大家当初在听到斯大林死亡消息时弱,因为,叶苏的意思就是:斯大林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很有可能被控制住了,身处危险之中……
人死了,想救也救不了,可是,人若活着,这意义就不一样了,哪怕他只剩下一口气,人们还是抱有不小希望的。而叶苏所说,矛头直指莫洛托夫,是有理有据,想让人不相信都不行,因为,莫洛托夫现在的所作所为,很多是和斯大林的政策背道而驰的,能够活动的斯大林是不会允许的。
“‘解救斯大林’行动,正式开始……”叶苏要开始行动了。
首先,叶苏将组建的沙俄师组织起来,然后让他们换上苏军的衣服,再从苏蒙边境渗透进入苏联境内。在苏联境内,这段时间,已经有一些头脑灵活的苏军将领看明白了时局,暗中沟通别动军方面,想要归顺(属于苏联远东军)。叶苏自然是收服,但并没有让他们立即进入中国境内,而让他们继续驻扎在苏联境内。现在,从中国渗透进入苏联境内的沙俄师就有上十万人,再联合这些归顺过来的苏军,便有了近三十万人。叶苏任命一位信得过,并在苏军中有一定威望的卡巴托耶夫中将担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让他们发出勤王令,向叶卡捷琳堡进发,名义是解救斯大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