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我大日本皇军的飞机,能与别动军的比吗?连美国人都飞机都比不上他们的,别动军出动一百架飞机,我们起码要出去三四百架,才能保证不会完全处下风。试问,如今的国力,我们大日本帝国,比得上中国吗?我们怎么可能保证飞机是数量,是他们的几倍以上,最根本不现实,盲目的调派飞机过来,无疑是送死,更加消耗我大日本帝国的实力呀。中国人巴不得我们这样,把我们帝国的实力,全面调出来,然后消灭掉,以后,帝国的本土防御,会被大大削弱,他们就更容易攻入我大日本帝国境内了……”笠原幸雄想得比较远,他不想因为一个朝鲜,而彻底的毁坏大日本帝国的根基,因为,他非常深爱他的家乡,他不愿意看到中国军队将战火烧遍整个日本,然后蹂躏他的家乡,他要尽可能的保证本土防御能够坚持得更长久,所以,他才迟迟不愿意开口向日本大本营索要各种支援。
笠原幸雄听到,心头一狠,然后狞声道:“是的,我们大日本帝国,不管是飞机数量还是质量,恐怕都已经难以赶上别动军了。可是,我们却有着无数愿意无偿为帝国献身的勇士,而且,我们造不出更先进的飞机,但是,造一些过时的活塞式飞机,那还是非常容易的。我们就用这些过时的飞机组织空中敢死队,用一架架落后的飞机,去直接撞击别动军先进的飞机,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大日本帝国的决心和勇气,让他们恐惧,我看他们有多少飞机供我们这般消耗……”
山田乙三转过头,看向笠原幸雄,感觉这个人是个疯子。不过,山田乙三也知道,这恐怕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何况,以前他们又不是没做过如此的举动,只是,这次恐怕要进展得更彻底,要招幕大量的敢死队员担当这个任务了。
“为了帝国,还有什么不能被牺牲的?”山田乙三想了一下,心头也狠了起来,随即郑重的点点头,表示也赞同笠原幸雄的意见。
接着,山田乙三和笠原幸雄联名表示要死守朝鲜,为大日本帝国的门户稳固,战至最后一人,同时,表示朝鲜守备军愿意组织空中敢死队,与别动军争取制空权,并尽一切可能消耗别动军的有生力量,让中国上下忌惮大日本帝国的决心和勇气,让他们经受不起损失而保大日本帝国太平。
大国梦,是多少代岛国人的想法,那种疯狂的想法几乎早已植入他们的骨髓,但岛国要成为大国,必须得通过各种战争,所以,他们当中,从来不缺乏疯狂好战之人,心里极其扭曲,甚至可以做到无所不用其极。山田乙三和笠原幸雄的建议,迅速的得到不少人的赞同,因为这些人当中,就有人早就有这个想法,但那时日本国根本没到生死存亡的那一步,所以根本没必须这般。如今,别动军的猛烈打击,让他们已经有些无处招架了,为了最快的挽回一些颓势,他们不得不用另类的方式了,这种方式,即使山田乙三和笠原幸雄不提,也迟早会被提出来。所以,山田乙三他们早一步提出来,自然得到不少人的拥护。
东条英机也是个狠人,什么牺牲不敢做出,反正又不需要他去死,又有这么多人支持,自然也迅速的同意了。随即,日本军部特批,将原来淘汰下来的一次飞机,迅速的送往朝鲜,然后迅速的组建敢死队,定名为“神风特战队”,用非常方式和别动军一战,而且这种战斗模式,也可以搬到海上去,大日本联合舰队,也可以借此培养一大批死士,用鲜血和勇气来捍卫大日本帝国海域的安全……
海阁.
第五九四章 夺朝鲜(五)
2月15日,别动军成功的占领平壤的门户平城,大军继续南下,直指平壤。山田乙三和笠原幸雄,迅速的将日军在朝鲜的总指挥官向南迁移,但却没有放弃平壤的防守,他们在离开之前,甚至还下了死命令,准备执行老蒋曾经提倡的“焦土抗战”。反正朝鲜又不是日本本土,他们更舍得了,即使守不住,也不能让别动军得了什么好。
而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大本营,东条英机内阁代表整个日本国,正式将朝鲜守备军的名称,公开改为关东军,其意思不言而喻。
“自从别动军无耻进攻我大日本皇军开始,表明中日之关系,已经完全破裂,我大和民族,虽然谦卑,但却不懦弱,一切敢于侵略我大日本帝国的异族,都会遭到我大和民族一致反击,他们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大日本帝国,一直极力缔造大东亚共荣圈,已于去年下半年基本完成目标,眼看着亚洲人民就快过上幸福、安康、快乐、和谐的生活。野心勃勃的中国人,却一手破坏了所有亚洲人民建造的美好世界,他们是文明的破坏者,是所有爱好和平、爱好幸福生活人民的共同敌人。我大和民族,不能任由这种民族再蹂躏整个亚洲,甚至是整个世界,所以,我大日本帝国,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阻止他们,谨此,我们也希望所有亚洲人民,所有向往自由的人民。能够和我们一起,构筑一些反中战线。彻底粉碎中国人的狼子野心……”
日本人那种冠冕堂皇的言辞,那种无耻之极的话语,就这般公开的表露了出来,顿时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被日本占领,被扶植起来的当地傀儡政府,自然是立即拥护日本人,而更多的。则是嗤然一笑。而轴心阵营那边,以德意为领导的欧洲区,更是没有响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