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苏兄还知‘士为知己者死’,以为我灵州志士不能为大义赴难么?张静斋恶贯满盈之时,天理也难容,我等便是立时死了,也是青史留名,后人只会说道我们慷慨就义,不似苏兄这般,就是帮那张静斋取得天下,篡得大位,也不过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难道这便是苏兄一心所求的结局么?
“守信义者有大有小,苏兄以那张静斋施舍之蝇头小利而弃天下大义而不顾,居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洋洋得意,奢谈什么忠诚信义,不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么?
“我等才智算计或许都不如苏兄,但我们为国为民,其心可昭日月。哪像苏兄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作交易!”
呼延豹听得连连点头,他有一肚子话却表达不出来,吴忧这番话正说到他心坎儿里去了。
阮香却是暗暗惭愧,自己为了所谓“大业”是不是有了太多的顾虑,以至于不能如吴忧一般义正言辞地驳斥苏平?又感激吴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苏平被吴忧一顿痛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沉默良久,字斟句酌道:“吴兄之言未免过于偏颇。周君失道,群雄逐鹿,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死守愚忠,智者不为也。值此天下变乱之时,我们应该择明主而事之。周朝气数已尽,诸位都是当世英杰,奈何为一个没落的朝廷殉葬?”
吴忧笑道:“苏兄何必自欺欺人?气数之说,虚无飘渺,不过是那些意图不轨之徒妖言惑众罢了。我闻当今皇帝仁爱聪明,颇有抱负,却处处受那张静斋胁持。张静斋若果有济世救民的胸襟抱负,便该辅佐明君,重振朝纲,而不是像现在——把持朝政,擅专征伐,搅得国家狼烟四起,民不聊生。”
苏平叹息道:“吴兄对大将军成见太深,我也没有办法。虽然我们观念不同,我对吴兄的才能还是很佩服的,可惜我们不能同在大将军门下共事,将来少不得兵戎相见。”
吴忧道:“在下也佩服苏兄是个磊落汉子,不然我等今天休想踏出这府门半步了。既蒙苏兄抬爱,在下保证,将来战场相见,必定全力以赴,不会客气的。”
苏平笑道:“吴兄此言正合我意,若能死在吴兄手里,我也可以不枉此生了。”
停了停又道:“其实我也是一番好意,想给诸位帮点儿忙。”
吴忧笑道:“恐怕我们也得给张大将军帮点儿忙吧?”
苏平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这件事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所以我才冒昧请诸位相助。”
“事已至此,我也不瞒诸位。泸州刺史赵熙与徽州刺史孙政正在密谋合兵攻我云州,两家趁这次比武大会我军关防松懈之际,已经暗中派遣小股部队渗透到京畿附近,准备在战役开始后,破坏我后方补给,据可靠情报,两州各有大约三千人马溜了进来。”
阮君道:“你们既然知道了,怎么不去把他们消灭掉?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苏平道:“灵州一战,大将军所部损失极大,而且军队作战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各地兵员都在整训,各种战略物资也需筹措,一切都为了云州即将到来的战役作准备,京畿地区兵力已然空虚,守城有余,进攻则力量稍嫌不足。”
阮君道:“京城不是有几万禁军么?还怕了这区区六千人?”
吴忧笑道:“两州所派必是精锐部队,讨伐军少则难胜,军多则恐其趁虚袭击京城——不过圣京城高水阔,易守难攻,问题应该不大吧?”
苏平苦笑道:“吴兄所料甚是,但这两支军队十分狡猾,我军几次出城索战,都没摸着他们的影子。显然他们是在等待时机,只要云州之战开始,如果那时候他们再出来,只需烧杀劫掠一番,京畿震动,军心不安,势必影响我军士气。”
阮香道:“这些都是十分机密情报,苏公子就不怕我们泄漏出去吗?”
苏平微笑道:“现在这些还是机密,但很快就不是了。”
吴忧道:“苏兄是想敲山震虎么?”
苏平道:“这次比武大会泸州、徽州都派了重要人物参加,泸州是赵熙次子赵扬为首,徽州是将军秦敬为主,目的就是掩护这两支部队的行动。目前大家还没有撕破脸,所有活动都在暗中进行。现在我有一计可使郡主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这六千精兵,当然还需要诸位稍稍配合一下。”
阮香等人怦然心动,六千精兵的确是一个诱人的条件。
苏平道:“此计说来也简单,诸位可以去见赵扬和秦敬,说服他们将这两支军队交给你们,大将军会作出一系列假象,配合你们的行动。”
阮君疑惑道:“他们会乖乖把军队交给我们?这不可能吧?”
吴忧略一思索便把握到了重点:现在三家都在积蓄力量,时机还未到成熟的时候,所以现在是各逞奇谋,极力削弱对方,谁也不会轻举妄动,若是在苏平的谋划下,张静斋采取一定行动,让两州以为这支奇兵失去了作用(相信以苏平的手段不难做到这一点),到时候以阮香的名义去借兵,两家很有可能做个顺水人情,真的交出部队,毕竟三千人对拥有十多万部队的一个州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但对阮香他们现在情势来说却是雪中送炭。如此则张静斋去了后顾之忧,阮香则得到了急需的兵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