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色警戒之民国_华丽的虚伪【完结】(1207)

  这是一项重要措施。飞机和水面舰艇一发现潜艇,就实施攻击,往往是打完再说。由于识别信号方面的失误,中华军队至少已有2艘潜艇遭到己方飞机的扫射和轰炸,另有5艘潜艇受到己方水面舰艇的炮击。所幸并没有悲剧发生。

  像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潜艇部队中,到是常事。因为中华的潜艇的威胁太大了,一旦声纳发现可疑目标,导致很多美国军舰都是高度紧张。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华参战后,伤在美国反潜部队中的己方潜艇,就高达34艘,其中直接沉没28艘。这个数据比他们击沉中华潜艇的总数量还多一倍。

  中华军队在使用潜艇方面曾经有不少例外,即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进行到5月情况相当危急时,曾派一艘周级潜艇把航空汽油运到图拉吉港。这是太平洋战争中中华唯一一次把潜艇作为油船使用。

  作为半辈子都在潜艇上面度过的狄狼,在战争开始的之后,便发布了一项新的潜艇部队准则。

  因为潜艇兵是所有兵种中最辛苦的一个兵种,没有之一。充分考虑到战争的紧张情况,为了舒缓士兵们的精神和状态,在下一次出航后,能够拿出最好的精力。所有的潜艇完成巡逻任务返航后,必须使艇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必要的文娱生活。因此,无论军官或士兵,在交班后都要去疗养院或专用旅馆进行疗养。

  这样,从海上执勤回来的艇员,在潜艇为执行下一次任务而开始备航之前,对自己艇上的事务不负任何责任。即使是艇长,在此期间对本艇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是由战斗建制以外的潜艇军官负责实施该艇的维修和保养计划。

  装备维修和人员疗养按计划结束后,艇上的原建制艇员立即回艇,出海进行几天复习旧科目的训练,然后出航执行巡逻任务。实践证明,这种作法对艇员为完成其战斗任务而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是非常有益的。

  第六百三十二章 潜艇的价值(下)

  潜艇部队在作战方面由其兵种指挥官指挥。但涉及到多兵种协同作战计划的问题,则由刘令飞和有关的太平洋舰队各分舰队司令本这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有些人的意见是,应把潜艇部队部署在盟军舰队驶往海上战场所要通过的海域,尤其是海峡附近,而不应把潜艇巡逻线设置在大洋上。

  这时,可使用潜艇执行以下几种任务:1:集中使用潜艇切断敌人通往目标区域的补给线;2:进行照相侦察,查明预定登陆地域以及与未来作战有关的敌军事设施;3:空袭时,遂行救生任务;

  4:在目标区域或敌基地附近,遂行侦察任务,以查明敌人的动向,并对企图反击之敌进行阻击;5:拦击企图逃离目标区域的敌舰船。

  中华潜艇战绩卓著,而盟军潜艇则相形见绌,对此似有必要略加分析。盟军的各型潜艇普遍吨位小,较陈旧,显然比中华的周级潜艇差得多。但是,曰本新造的伊型潜艇则完全可以与中华国的大型潜艇媲中华。

  中华加入战争时,中华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潜艇在数量上与盟军的大致相同。然而,中华国的潜艇大部分是周级的,而盟军潜艇则多是旧型号的。

  此外,中华的鱼雷比盟军的更为可靠,速度快,射程远,雷头威力大。当然,盟军潜艇某些技术上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艇的战斗力。直到战争后期,盟军潜艇还没有装备雷达,水声探测装置远比德国潜艇的落后,在对付水声探测方面还没有什么有效办法。

  然而,盟军在潜艇作战方面的失误,主要是曰本统帅部对潜艇的战略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曰本海军从未把其强大的潜艇部队用于破坏盟国的商船运输。显然,曰本的战略决策人物对后勤保障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根本未予重视。

  紧靠美国一家的潜艇在对航道进行破坏,可在中华先进的反潜驱逐舰和反潜直升机的配合下,美国方面的潜艇,基本上也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也无法改变战争的态势。

  德国曾经强调指出,潜艇是袭击运输舰船的最有效的武器,在德曰还未决裂的时候,并再三敦促曰本使用潜艇袭击美国的护航运输队。曰本对此置之不理,仍然一味使用潜艇袭击对方的军舰。

  而中华国潜艇则对盟军的货舱不断进行袭击,使盟军的战争潜力濒于枯竭。在这种情况下,曰本对中华国舰队赖以生存又最易受损的油船和货船却不屑一顾,依然派其潜艇去袭击戒备森严的舰队。

  中华军队开始实施越岛作战以后,曰军陷于绝望状态,甚至放弃了以潜艇袭击战斗舰只的企图。可是,此后盟军潜艇的使用更不适宜。为了对被围困的守岛部队进行补给,盟军统帅部根据陆军的要求把潜艇当做补给船来使用。

  一些姓能很好的潜艇,逐渐被用来担负这种很不适当的任务。当时,中华部队的战斗活动越来越远离本国基地,而更加接近曰军基地。尽管如此,曰军潜艇的战斗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每况愈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虽然使用了潜艇,可是并不真正了解这种主要兵器的潜在威力,这在古今战史上也是罕见的。

  当曰军潜艇每况愈下时,中华国潜艇连连击沉许多盟军舰艇。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战果还是中华国潜艇对盟军赖以生存的海上补给线的破坏。

  对盟军来说,海上运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曰军控制的原料产地没有工业,而在工业地区又缺乏资源。曰军必须把原料运回本国进行加工,然后再把成品送给海外各地的部队以供战争消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