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闻言,神情一阵黯然,却闻庞山民叹道:“庞某于小姐家中,适逢其会,向甄逸先生提及纳妾之事,只是委身为妾对一女子而言,终究名声有损,所以庞某并未于治下,广为宣扬。”
甄宓闻庞山民轻声言语,复杂不已,此去西凉,多少也与庞山民未及时向甄家下聘,有些关系,甄宓艳绝河北,亦是心高气傲之人,入长沙后,不被庞山民所重,心底又何尝没有负气的意思?
去河北购马,也无非是甄宓想要于庞山民面前,展现自身的价值,用行动告诉庞山民,她甄宓并非花瓶,便是庞山民欲行诸侯霸业,她这个柔弱女子,亦是助力。
只是甄宓没有想到的是,庞山民并不是看不起甄家只是商贾世家,也不是对甄宓姿色,毫无迷恋,而是在顾忌如何于纳妾之时,让甄宓少受委屈。
庞山民说过心中顾虑,嗟叹不已道:“此事的确是庞某行事,对小姐亏欠不少,如今甄家已于我荆襄安定下来,小姐若是不喜庞某,庞某自当昭告天下,还小姐自由之身,只是若小姐对庞某,有些情谊的话,还请小姐再做考虑,若愿嫁入庞家,庞某这便让家中长辈,挑选吉日。”
甄宓闻言,默然许久,半晌无语,显然庞山民之言,令其颇为震惊。
先前随袁熙入长沙时,与庞山民初识,甄宓只是好奇,这年纪尚浅的荆襄上将军,如何可统辖二州之地,令群雄不敢妄动,对于给庞山民做妾,甄宓起先,也并非心甘情愿,只是后来庞山民见其姿容,并未假以辞色,二人相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冷淡,这让向来心高气傲的甄宓,如何甘心?
可是见貂蝉之后,甄宓才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也自然不会如先前那般,认为自己艳绝天下了……原本甄宓已然认命,为家族于河北能够不被袁氏所欺,想要不图名分,留在庞山民身边,可是将袁熙赶走之后,庞山民却颇为守礼,虽住在庞山民的竹舍之中,可是甄宓并未对庞山民有多少了解,反而与貂蝉,相处的更加熟稔。
直到袁氏被曹操所灭,甄家举家南迁,甄宓才下定决心,为家族于荆襄兴旺,势必要融入庞山民的生活,讨其欢欣。
若说二人情爱,甄宓懵懵懂懂,对庞山民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可是当庞山民入甄府一叙,甄宓嫁与庞山民作妾一事顺理成章之后,庞山民又绝口不提此事,甄宓心中,如何不气?索性随父亲一道往西凉一行,做她最擅长的商贾之事了。
即便是归荆襄后,庞山民出言相责,甄宓亦有对策,他庞山民本就是行商之人,甄宓亦是商贾,大家都一样,还是谁也别笑话谁的好。
只是在听过庞山民心中顾忌,皆因她而起,怕她委屈之时,甄宓为之动容,双目泛红道:“纳妾于上将军而言,非重要事,上将军却如此深思熟虑?”
“关乎你我二人,日后生活,庞某岂可草率?”庞山民见甄宓情动,心中暗喜,对甄宓笑道:“且庞某之前便与甄逸先生说过,欲将家中买卖,交出一些,叫你这丫头代为操持,世人皆知庞某知人善任,甄丫头可勿要坏了我庞某名声才是!”
NO.403 借钱征战?!
如今甄家从西凉购来巨量战马,大功一件,于长沙也渐渐立足,且荆襄官员皆知晓庞山民欲纳甄家女之事,自然不敢交恶甄家,不过对纳妾一事,庞山民并未大操大办,无非是为他的竹林房舍,又搭了一座竹楼而已。
只是对于庞山民的安贫乐道,多有人心中不解,如今庞家巨富,天下皆知,庞山民便是学武帝金屋藏娇,也没人能说得他什么,可是实际上,庞山民对物质的需求向来不高,便是二蒯也时常谑笑庞山民,只知赚钱,不知花钱。
不过这般说法倒是有些冤枉庞山民了。
庞山民经手财帛,不计其数,便是昔日汝南一战,予数万军马抚恤,荆襄财政力有不逮,也多靠庞山民出钱帮助,庞山民如今花钱如流水一般,使荆襄,西川日渐富庶,只是于他日常生活间,难以窥见罢了。
又过数月,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随着西凉局势渐渐趋于平稳,天下诸侯,少有征战,皆在努力休养生息。
这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无非是幸福的日子,只是随着江东战舰靠岸青州沿岸之际,天下局势,又有改变。
江东朝堂之上,孙权召群臣议事,周瑜得舰队信使来报之后,喜形于色。
这数月以来,江东努力与荆襄修好,且两家之主,多有书信往来,庞山民已应下孙权,虽荆襄短期之内,无北伐之念,可若江东需要他庞山民震慑许都之时,荆襄自然会增兵汝南。
于诸侯间,庞山民向来言出必践,得庞山民承诺,孙权心中胆气,明显比之之前,壮大不少,知已靠岸青州,且并未被曹军发现,孙权心中,怎能不喜?
此时便是江东一家,亦可两路军马,攻伐曹操,一明一暗,如此境遇,之前孙权根本就不敢想象。
将舰队消息告知百官,堂上文武,欣喜不已,孙权见状,颇为感慨,轻声叹道:“我那妹婿,鬼神之才!我江东人士毗邻大海,却不知有此捷径,可入中原之地。”
孙权之言令堂上诸人尽皆惊愕,以孙权自傲,如今却亲口承认智不如人,倒是难得一见。
鲁肃闻言笑道:“主公无须感怀,若依山民之计,得北地战马,主公只再经营数年,我江东威势,便不逊荆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