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边换过曹军衣装,三人上马,一路往青州方向而行,沿途倒也未遇阻碍,至临淄后,太史慈对此间地理,早就了然于胸,三人日夜兼程,不过三日,便至北海周瑜屯兵之处,太史慈与周瑜再见,周瑜激动不已,数日来的面上愁容,一扫而空,对太史慈道:“子义,你是如何归来的?”
太史慈也不多说,当下便将刘备,赵云二人,引荐于周瑜面前,周瑜见了刘备,殷勤招待,心中却是暗道,不知为何庞山民会对眼前之人,如此忌惮?
莫非刘备真有异于常人的本事?
周瑜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异常热情,与刘备言及青州事务,也不避讳,当刘备得知,江东军马如今已被声势浩大的曹军逼退于群山之中,且太史慈万余军马,数日之前便被悉数歼灭,心中更是暗暗叫苦。
此来本欲雪中送炭,可是当今局势,貌似他与赵云这点小小的“炭火”,于此严严隆冬,作用不大。
只是周瑜对眼下局势,并不颓丧,江东军马于青州战至如此局势,对周瑜而言,心中知足,十五万大军未得全功,数月也只损了太史慈一支军马,周瑜麾下还有万余军马,可于北海,频生祸乱,一旦打乱了那贾诩,郭嘉二人部署,便可险中求胜。
便是青州难胜,最不济便引败军,离青州而入徐州,周瑜如今已对这袭扰战法,颇有心得,只要小心谨慎,不被曹军大军围困,但凡这支江东军马所过之处,总能叫曹操治下,不得安宁!
这便是周瑜的最终打算,虽打的艰苦,却也可拖累曹操,不得机会安心发展,如今青州局势已呈乱相,周瑜也想要早些派人告知凌统,该引军马早入徐州,找找那程昱,于禁的晦气了。
刘备闻周瑜计策,心中也不禁大赞,暗道之前还是小觑了这江东都督,能把一支残军用的如此潇洒,绝非寻常智者。
想到此处,刘备抱拳一礼,对周瑜道:“既然备与子龙,已投都督麾下,我二人便任凭都督调遣!”
第一章 no.475 三人作保,宽恕刘备?
刘备,赵云二人离长安后,行踪隐秘,便是荆襄细作有着通天手段,也难寻得二人消息,所以刘备已至青州,投周瑜麾下一事,庞山民并不知晓。
只是庞山民知道的却是关羽,张飞二人入荆襄数月以来,始终对刘备念念不忘,看着这两大世之虎将,日渐憔悴,常与酒为伴,庞山民心中同样难以释怀。
莫非与此二人的君臣之谊,当真是有缘无份?
若果真如此,逼迫二人恪守着为臣荆襄一年的承诺,又有何意义?
数日以来,庞山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心情也难免纠结不已,如今关,张二人虽不似初至荆襄时那般处处与他针锋相对,可二人的冷漠相待,更令庞山民心中难过。
好话坏话皆已说尽,二人依旧无动于衷,庞山民心灰意冷,索性也不再劝,只是若就这般将二人及刘备家眷放掉,庞山民又不肯甘心,在庞山民看来,若可得此二人真心投效,便是有一丝机会,也当努力下去。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庞山民对二人本领,深有体会,且二人忠义,行事光明磊落,这也让庞山民心中难以对他们产生怨恨。
近些时日,便是甘宁也屡屡来往于长沙府衙,劝说庞山民还是将关,张放走的好,见二人颓丧,甘宁也心生不忍。
若上将征战沙场,亡于马上,那是为将者的荣耀,可如关,张这般,于荆南蹉跎下去,最终籍籍无名。泯然众人,那便是对这般良将的侮辱了。甘宁甚至觉得,便是与二人为敌,痛痛快快的沙诚量一番,也比现在这样,放任二人自暴自弃下去的好。
庞山民闻言,默然无语,心有所思。
许久之后,庞山民长叹一声,命人召关。张二人往太守府一叙。
四人于府堂相见,关,张二人依然冷脸相对,一言不发。庞山民见状。苦笑一声道:“云长,翼德,这是何苦来哉?”
张飞闻言。冷哼一声,关羽却对庞山民道:“唐侯有何指教?”
“若庞某今日便允二位离荆襄,寻刘备,不知二位,以为如何?”庞山民说罢,长叹一声。对二人道:“便是庞某富甲天下,坐拥大汉半壁江山。却也不得事事如愿,二位既然无心投庞某麾下,庞某也不再相逼,若庞某与二位再这般街下去,便成了害人害己,与其逼迫二位,强留一年,导致最终大家都不痛快,还是只让庞某一人,心中难过的好”
庞山民说罢,勉强一笑,甘宁闻言,亦唏嘘不已。
甘宁心中知晓,以庞山民爱财如命的性子,最后却难以求得二将忠诚,这心中失落,自然不小。
张飞,关羽二人闻言,驹愕然,半晌之后,张飞回过神来,对庞山民道:“此言当真?”
“骗你又对庞某有何好处?”庞山民闻言,白了张飞一眼,道:“只恨庞某福薄,不得二位相助,二位若欲离去,庞某这便予二位通关文书”
“且慢”关羽闻言,摆了摆手道:“唐侯之言,关某相信,只是我兄弟二人之前与唐侯相约以一年之期为誓,效命荆襄,这般誓言我二人亦不会背弃”
庞山民闻言,颇为诧异的看了关羽一眼,继而笑道:“便当庞某违誓好了,这些时日,庞某并无用兵打算,二位若去,对庞某谋划天下之大计,也毫无影响”
庞山民这番话说的甚是霸气,张飞闻言却颇为不忿道:“既然我二人对你大业并无影响,你又何必与我二人,纠缠日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