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已仕三任太守,如今多少也明白一些官场之中的猫腻,自打黄忠回到长沙,便知城中政务皆出自于诸葛亮的手笔,那年轻士子,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倒也有一番太守风范,怕是如今,刘太守手上权力,已然不多。
想到此处,黄忠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我武人,只要有军令,便可调动于我,其他的事情,我不想管,也管不了。”
“老将军过谦了。”庞山民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对黄忠道:“将军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多为令郎考虑,如今寂公子已经无法为将,那日后从政,也是一条出路,做的好了,也可光耀门楣。”
“吾儿都与公子一般年纪,之前与黄某一般,只是一介武夫,如今重头再学,怕是晚了。”黄忠心知庞山民打算,笑着摇了摇头,道:“公子好意,老夫心领。”
“我有一法,可使寂公子弃剑从文。”庞山民闻言笑道:“如今大公子于孔明边上,学习理政,不差再多教一人,老将军可为公子性命,奔赴江陵,难道就不能为了公子前程,试上一试?”
庞山民说罢,黄忠颇为心动,许久之后才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那老夫先谢过公子,若犬子日后学有所成,全赖公子提携。”
“此事与庞某倒没什么关系,在下也只是给老将军提个建议。”庞山民说罢,二人已来到太守府前,庞山民请黄忠先行,二人到了府中,便看到刘琦无精打采的坐于堂上,一脸颓色的看着桌上卷宗,诸葛亮滔滔不绝的于刘琦身旁指点,只是收效似乎不大。
“见过太守大人!”
庞山民与黄忠二人躬身施礼,刘琦回过神儿来,连忙起身迎了上来,凑到庞山民近前,低声叹道:“大庞公子,你可来了,那《封神演义》还有没有了?”
“此事须问孔明,如今我书稿全在孔明手中。”庞山民说罢,诸葛亮苦笑连连,刘琦却叹道:“孔明哪里都好,就是太过聒噪,如今看来,我于政事之上,并无天分。”
“勤能补拙。”诸葛亮说罢,对黄忠和庞山民二人笑道:“老将军与兄长联袂而来,似是有事。”
“恩,老将军没事儿,与我同行只是适逢其会,只是我找你与大公子有事商议。”庞山民说罢,见刘琦和孔明二人的目光引来,微微一笑道:“如今城中已有一关键人物,可解我荆南蛮人之乱!”
;
NO.72 蛮族攻略
一劳永逸的解决蛮乱,这个噱头让太守府内一下子变的落针可闻,就连不懂政务的刘琦也明白,若荆南没有了蛮乱,其中的好处有多么的巨大。
尽管庞山民已经于诸人面前展现过无数次的神奇,可是诸葛亮却依然不信庞山民能完成如此壮举,蛮族边患,自古便有,大汉未乱的这四百多年里,无数任职荆南的太守,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山民兄长真有如此智慧,可将蛮汉之间的乱局,化解于无形之中么?
“五溪蛮的小蛮王如今已至城中客栈,待我等商议出个章程,便与之会面,如何?”庞山民说罢,诸人又是一愣,唯有黄老将军点了点头,道:“此事我可做个见证,只是先前老夫孟浪,射了那蛮族小王一箭,还请刘太守责罚!”
“责罚?”刘琦虽为太守,却从未责罚过别人,愣了半晌,才用求救的目光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轻叹道:“老将军勿要急着领罚,我等可先听山民兄长细说此事。”
“老将军无须受罚,那小蛮王且不欲与老将军为难,我等又何必自己人为难自己人?”庞山民说罢,向刘琦挤了挤眼睛,刘琦连忙点了点头,道:“山民先生所言正是。”
“如此前事可不再追究,只是兄长欲解决蛮乱,且可做到一劳永逸,亮心中好奇,山民兄长计将安出?”诸葛亮心中急切的想要听听庞山民的计划,庞山民点了点头,对诸葛亮道:“稍安勿躁,此事可听我细细说来……”
也许在这个时代,一劳永逸的解决民族问题只有靠屠刀和鲜血,可是在未来的几千年后,民族问题虽然麻烦了些,却不是无法解决,庞山民拥有着超越诸人的认知,当然也不会一根筋的用现有的手段,去对付蛮人了。
授予蛮人土地,教导蛮人礼仪,知识,蛮汉混居,予以蛮人与汉人同等的地位……庞山民滔滔不绝的说起了种种不兴刀兵,便可民族融合的办法,让众人于一时之间,都愣在了那里。
许久之后诸葛亮的眼中异彩连连,赞叹不已,可黄忠与刘琦却久久的没有回过神儿来,二人还无法理解庞山民如此优待蛮人的策略,会有什么作用。
蛮人野蛮,且时常见利忘义,在黄忠与刘琦的眼中,蛮人就像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一般,汉人之前难道没有厚待过蛮人么?蛮人到时候不是遇到灾年,该作乱的时候,还会作乱?
“山民兄长,这计略比打过之后再行安抚的效果,怕是更好。”诸葛亮赞叹许久,心有戚戚道:“若此计成功,那荆南便再无蛮汉之分,只需数年之功,蛮人习性,怕是全化作汉人一般了,不仅为荆南增添数万人口,就连能征惯战的蛮军,我等也可募得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