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钦插话道:“居巢毕竟也太小了,我们就是再发展又能强大到哪里去?”
袁涣接话道:“公奕的话很有道理…袁绍雄踞渤海,手下兵多将广,背靠冀州的千里沃野,要粮有粮,要兵有兵;曹操背后有曹氏、夏后氏两大家族的支持,又获得了卫兹的财力支援,陈留一地亦是卧虎藏龙,不可小窥;袁术家境巨富,南阳乃中原第二大郡,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兵员和粮草都不是问题;孙坚从军已久,号称“孙无敌”,作战勇猛,手下俱是得力悍将,他的军队战斗力非同一般,又占有长沙之地。跟他们比起来,居巢不过弹丸之地尔,我们如要发展,还是需要更大的地盘方行。”
周瑜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袁涣,说道:“曜卿,你的分析很是入木三分啊。”
臧霸有些急了,问周瑜道:“大哥,大家讨论了半天,出马讨伐董卓吧,怕拔苗什么长,窝在家里吧,又怕失去发展的机会。你也不讲话,你到底是个啥意见啊?
周瑜呵呵一笑,问道:“这封密信是东郡太守乔瑁发来的,那么,你们了解乔瑁么?”
王越答道:“据我们调查,乔瑁,字元伟,乃梁国睢阳人。原太尉桥玄的族子,曾为兖州刺史,中平五年迁东郡太守。”
“嗯。”周瑜微微点头道:“乔瑁其人,乃当世之文士。其文文采斐然,不可多得。他身为一郡之守,亦心怀汉室,见董卓倒行逆施,天下英雄欲讨之,却少一个由头。我估计此密信乃他自行写就的。”
见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周瑜继续说道:“乔瑁一向与陈留太守张邈、渤海太守袁绍、奋威校尉曹操交好,而袁绍家族乃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海内,他登高一呼,必有从者如云。奋威校尉曹操、后将军袁术必将呼应。而冀州刺史韩馥虽乃毫无野心的大儒,其手下人才济济,必会逼其呼应。豫州刺史孔柚、兖州刺史刘岱是韩馥的故交,想来也不会袖手旁观。河内郡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皆汉室忠臣,见有剪除董贼的机会哪里会放过。”
“而长沙太守孙坚,胸怀大志,非普通人所能及。其子孙策,武艺高强,与我亦是好兄弟。他们这样的人,岂会让这大好机会白白溜走?”
甘宁拱手说道:“大哥,你这一番分析,我算是明白了。感情天下群雄,早就憋着要灭董卓呢。但是,我们该如何做,还请大哥明示。”
周瑜起身拎起水壶给每个人都续了一杯水,慢慢地将水壶放在火炉上,缓缓说道:“我想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一条了,那就是响应号召,出兵讨伐董卓!”
“好啊!太好了!”臧霸带头大叫起来,众人也兴奋起来,一时间屋内一片热气腾腾。
“但是……”周瑜举手示意大家冷静,继续说道:“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能征惯战之兵应该说很少,只能团结在讨董群雄的周围,做一支偏师用用。”
“借着讨伐董卓的机会,我想我们要达到两个目的。”周瑜举起两根手指头说道:“一是顺应民意,起兵讨董,博得百姓和别的势力的支持。二是锻炼队伍,在残酷的战争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斗士。”
听闻周瑜决定要派兵讨董,众人群情振奋,纷纷向周瑜请战。
“主公,派我去吧!”
“大哥,讨伐董贼我可要当先锋。”
“公瑾,我来做做后勤工作吧。”
周瑜在屋内来回踱步,反复思考后,说道:“你们大家也别争了。以后打仗的机会还多得是呢。命臧霸率二百斥候营骑兵、周泰率四百飞龙军、甘宁率五百锦帆军、高顺率八百陷阵营,王越与女兵营在中军听令,你们即刻做出发的准备,待我与各地郡守联络好后,立刻出发!”
“得令!”臧霸等人喜形于色。
周瑜又说道:“居巢余下的兵马都由蒋钦统一调度指挥,目标只是守城,不得轻易出击。明白么?”
“末将明白!”蒋钦抱拳回道。
周瑜又向袁涣等人说道:“我们奔赴战场了,居巢的政务就交给你们了。曜卿,拜托你一定要把水利建设的事情抓好;德润,整个后勤工作就交给你了,我大哥周道会协助你的;张范、张承兄弟,这屯田、招贤馆、读书馆的事情责任也很重大哦。”
“请公瑾放心!”众人答道。
袁涣补充了一句:“你可要带着好消息回来哦。”
冀州,邺城,郡守府。
韩馥召集了众从事过来议事。
韩馥见人已到齐,便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向众人说道:“今收到东郡太守乔瑁转来的密信,三公俱言董卓之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我们该当如何做呢?”
沮授上前问道:“董卓残暴,天人共怒,此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不知大人之意如何?”
韩馥沉吟半晌,方说道:“董卓于我有恩,是他推荐我为冀州牧的,而渤海太守袁绍已经率先举起了讨董的大旗,如今,我们是助袁绍呢,还是助董卓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