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东周郎_草牛【完结】(149)

  长史明白张咨的意思是怕自己会步王睿的后尘,便劝说道:“宛城墙高水深,有精兵一万,且军备完整,粮草充足,岂是那么容易就被攻破的?大人不必多虑。”

  张咨和王睿一样,都自诩为读书人,本也看不起孙坚这样的靠军功出身的武将,听长史这么一说,便安下心来,把孙坚的公文扔在一旁,对长史说道:“传我命令,全城戒备,以防孙坚攻城!”说罢,张咨微闭双目,继续沉浸在小曲的意境之中了。

  孙坚营寨,中军大帐。

  “啪”的一声巨响,孙坚猛地一拍案几,将案几上的水杯震得凌空飞起,摔落在地。

  “可恶……张咨这厮着实可恶!”孙坚棱角分明的脸上溢满了怒气。

  孙策也在一旁怒道:“这些所谓的儒士,真的是迂腐之极。不参加讨伐董卓老贼的大业也就罢了,还摆什么臭架子,说我们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无权调拨他们的粮草。看样子,我们直接发兵把城池打下来就是了,让他们睁大眼睛看看在这世道上什么才叫说了算!”

  第九十二章 河内方悦

  南阳,孙坚中军帐外。

  得知孙坚有事传唤,程普、黄盖、祖茂、韩当四员大将忙匆匆赶来。

  程普在军帐门口仔细地询问了入城军士一些关于宛城的情况,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形,走入营帐对孙坚说道:“主公,从情报来看,宛城城高墙厚,又有三丈宽的护城河,城内防守器具精良,有精兵一万,如果我们贸然去攻,恐战果未必乐观。”

  黄盖却跳了出来,大声反对道:“区区宛城,何惧只有?想当年你我剿灭宛城黄巾乱党,俱都身先士卒,率先登上了宛城的城墙,那是何等的威风!德谋,怎么你今日反倒胆怯了呢?”

  程普尴尬地笑笑,方欲说话,孙坚摆摆手说道:“公覆,你恐怕是误会德谋了。他绝不会是因为惧怕宛城敌人而说此话的,我想,德谋的本意是怕我军徒增伤亡,是吧。”

  程普见孙坚替自己解围,不禁颇为感动,忙回道:“属下正是此意。我们的主要敌人还在北方,我们不可多树强敌,也最好不要增加无谓的伤亡。”

  “可是,我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如果不从南阳郡就地调拨,难道我们就饿着肚子去打董卓?”黄盖反问道。

  “呃……这个肯定是不会的,我们须得另想办法……”程普沉吟说道,显是他心里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哼!什么另想办法,我看你就是没有办法。”黄盖明显是在和程普斗气,嘴上的胡须都一翘一翘的,看得孙策直想笑。

  “我有一法,可以讨得粮草。”忽有一人信步走入帐中说道。

  “哦,原来是子衡啊。”孙坚忙招呼吕范道。

  原来吕范自避乱寿春后,结识了孙策与周瑜,待孙策回到长沙后,写信邀其加入,吕范便携带家小到了长沙,被孙坚任命为主簿,主管军中的钱粮开支。

  孙坚问道:“适才子衡所言,到底是何方法?”

  吕范微微一笑,用手轻轻掸去所穿华服上的灰尘,然后说道:“我的方法就是……如此……如此……”

  众人皆恍然大悟,向吕范伸出了大拇指。

  司隶,河内郡郡治怀县,太守府。

  河内太守王匡已经领兵前出到了黄河边上的河阳津,整个太守府便留给了关东盟军的盟主袁绍居住。此刻,袁绍正端坐在书案前,凝神细看手中的快马信报。

  “武卫都尉周瑜领兵两千为前锋,于中牟城下大败张济率领之西园军,斩敌两千、俘敌两千,余众一千溃散,张济左肩负伤逃回荥阳。中牟县令陈宫见我军势大,开城投诚。”

  袁绍念罢,对坐在身侧的陈琳和许攸说道:“孔璋、子远,我军初战得胜,可喜可贺啊。周公瑾真乃一员虎将也。”

  闻听道周瑜的名字,许攸的脸不觉微微地抽动了一下,在洛阳时曾被周瑜所佩戴的纯均之剑所深深吸引的他,自然对周瑜印象深刻。许攸向袁绍拱了拱手,说道:“主公,我盟军讨伐不义之贼,乃顺天意而为,听得盟主的名字,敌人必将望风而逃。此战获胜,乃是盟主的威名所致,未必就是那周瑜的功劳。”

  “哦……哈哈!”虽然袁绍心知许攸在大拍自己的马屁,心中仍是十分高兴,咧开了嘴巴直笑。

  陈琳冷眼看着许攸,心中冷笑,好你个许攸,除了贪财,你还这么爱拍马屁呀。

  袁绍笑毕,指着许攸说道:“子远,此言差矣。我袁本初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初战获胜,与我无关。”

  陈琳这才接道:“主公所言极是,这个周瑜文武双全,我曾去过他居巢,不大的一个县,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派盛世景象,不断地有外地的百姓移民过去,于是人丁也兴旺了好多。这样的人才如能为主公所用……”

  袁绍的眼睛一挑,暗道:“是啊,周瑜算是个大才,如能在我手下,我就可以省掉好多事情了。现在不如多加笼络……”

  于是,袁绍对陈琳说道:“孔璋,你的文笔好,还是麻烦你写信给周瑜,就说为嘉奖其初战胜利,我已上表表奏他由武卫都尉升为右典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